摘要: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由于奧運會組織者開始按市場經濟的規律舉辦奧運會,奧運會對舉辦國的經濟發展顯示出不容忽視的促進作用。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給北京帶來巨大經濟利益的同時也推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但是我們也應注意舉辦奧運會給經濟發展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
關鍵詞:奧運會 經濟發展 影響
作為一項世界性體育盛會,現代奧運會已經是一項巨大的經濟利益活動,奧運會的成功舉辦給主辦國帶來豐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縱觀近幾年各國奧運會的經濟收益,我們不難發現,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給南加利福尼亞地區帶來了32.9億美元的收益;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給加泰羅尼亞地區帶來了260.48億美元的經濟效益;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為佐治亞州帶來了51億美元的總效益;2000年悉尼奧運會給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斯州帶來了63億美元的收益。申辦奧運會將有助于提高國家的政治地位和國際知名度,還有助于拉動投資需求、消費需求和擴大就業、調整經濟結構等棘手的問題。但是事物的發展都有兩面性,它同時也會給主辦國和主辦城市的經濟發展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一、北京奧運會對我國經濟產生的正面影響
1.提升了我國的國際形象
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使我國國際形象得到極大改善,隨之而來的是進出口貿易擴大,經濟、技術交流加速發展,國際信用評價部門對我國的信用評價指數也相應提高。"從96%的民眾支持率,到102個國家和地區的35萬海外華人華僑及港澳臺同胞捐款建設國家游泳中心,從113萬人報名參加北京奧運會賽會服務工作,到火炬接力傳遞活動遍及神州大地,北京奧運會把全國各族人民和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力量進一步凝聚起來。大量圍繞申辦和舉辦奧運會,以愛國主義、首都意識、集體榮譽為中心的宣傳工作,有利于進一步激發全體市民愛國家愛首都的熱情,在形成和諧互助的人際關系、奮發進取的工作精神和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等方面創造新局面。此外,舉辦奧運會對于促進北京文化事業的發展,在世界面前樹立北京文明開放團結的現代化國際都市形象,以及為國有企業改革創造更為寬松的環境都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2.為我國帶來了直接和間接經濟效益
(1)直接經濟效益
奧運會承辦國組委會在對奧運會設施、安全、環境、服務投入的基礎上獲得的收益。這些收益包括企業贊助、電視轉播權出售、組委會贊助商、特許經銷商、奧林匹克紀念幣和郵票、門票、捐贈資產處置、體育彩票等帶來的收入。
(2)間接經濟效益
舉辦奧運會可以促進關聯產業,如建筑業、制造業、電力、通訊、交通、旅游、餐飲、房地產等行業的發展,從而產生出巨大的間接經濟效益。為舉辦奧運會所建的城市基礎設施、商業環境、環保措施等將使首都北京受益幾十年,甚至更長時間,使北京真正成為最發達、最文明的國際大都市之一。奧運會不僅帶來交通、通訊、娛樂、餐飲、文化等各行業的發展,還刺激了消費需求,我國新建并完善大批體育設施以及城市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這些大規模的需求將對北京的建筑、通訊等行業產生推動作用,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3.為我國增加了就業機會,提高了人民的收入水平
在籌辦奧運會的幾年中,各種體育、交通、通訊、服務等設施的營建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因此,奧運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們國家,特別是北京市失業人口的壓力,提高了人民的收入水平。如洛杉磯奧運會創造就業機會共2.5萬個,漢城奧運會給3.4萬人提供了工作。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增加2.3萬個全日制就業機會。據有關專家分析,由于北京勞動生產率、資本和技術密集程度以及勞動力價格都低于發達國家的奧運會主辦城市,因此2008年奧運會為我國帶來200多萬個就業機會。
二、北京奧運會對我國經濟產生的負面影響
1.政府資金壓力加大,城市發展不均衡
“馬太效應”是社會經濟學中一個非常著名的效應,指的是富者越富,貧者越貧這種兩極分化現象。實際上,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在中國的城市之間產生“馬太效應”。毋庸諱言,作為奧運會的舉辦城市——北京,肯定是從2008年奧運會中獲益最大的城市。但是北京相對于中國其他城市而言,所獲得的城建投資和優惠政策已經夠多了,由于政府預算有限,政府增加對北京的投資,就意味著其他城市所獲得的投資會相應減少,這樣一來就會造成了政府資金壓力加大,城市之間經濟發展的不均衡。
2.奧運會結束之后出現的“低谷效應”
在對歷屆奧運會的回顧中,人們發現了這樣一個事實,即一旦奧運會結束之后,舉辦城市或者舉辦國往往會陷入一定程度的衰退。這就是所謂奧運的“低谷效應”。 奧運經濟一個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具有明顯的階段性和周期性。在奧運會籌備期和舉辦期,由于投資的大幅增加,引起了總需求的增加和就業增長,從而拉動了經濟的快速增長。但是在后奧運會時期,隨著奧運會投資的結束,大量的奧運場館和體育設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閑置或浪費,房地產市場出現不穩定,旅游餐飲收入下降,失業人數重新攀升,從而對我國的經濟造成明顯的負面沖擊。
綜上所述,面對經濟發展全球化的日益加強,我們在做任何舉措、對待任何事情時,一定要從正反兩個方面綜合考慮:有利于經濟發展的方面繼續發揚,使其為經濟發展服務;對經濟發展有制約的方面,我們要提前做好相關規劃,使其向著促進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玉超,李紅衛.2008年奧運會對北京經濟發展的影響. 體育學刊,2002年7月,第9卷第4期
[2]秦麗萍,王曉明.2008北京奧運與我國經濟發展研究[J].集團經濟研究,2007,243(9):32-34
[3]余秋萍.北京奧運:避免“奧運低谷效應”的產生[J].現代商業,2007,29(7)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