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熱能轉移技術運用原理以及相關事例來闡述熱能相互分配而達到合理有效運用的效果,從而提高節(jié)約資源和熱能有效運用效果。該技術的有效運用能夠最大限度發(fā)揮熱能持續(xù)供給和保持相應恒溫的作用,使得車間達到生產溫度要求,提高產品的品質。
關鍵詞:紡織 熱能技術 節(jié)能
紡織企業(yè)對生產過程溫度要求較高,尤其在冬季需要一定溫度來保持機械的正常運轉和員工的生產溫度需要。熱能的供給則是企業(yè)在生產過程中不可回避的話題。合理有效分配熱能資源,節(jié)約生產成本,則是推動企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增加企業(yè)利潤、提高企業(yè)核心競爭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運用熱能轉移技術來合理有效供熱,不僅能夠滿足日常生產的需要,起到節(jié)能的作用,還能夠使得熱能供給滿足員工的工作需要,提高生產工作效率。
1.熱能轉移技術原理及特點
根據(jù)能量守恒與轉化定律,熱能的轉化傳遞是基于一定的物質媒介而進行的。該原理運用紡織車間,就是采用熱能轉移、風量平衡的方法,把熱量剩余車間的熱量轉移至需要供熱的車間。該技術稱為紡織車間熱能轉移技術。通過轉移多余的熱能來彌補其他紡織車間的熱能的不足。
我們知道,發(fā)熱量較大的車間主要是指細紗車間。細紗車間用電一般占全廠噸紗基本生產用電的70 %左右,除一部分轉化為加工產品的機械能外,絕大部分電功率轉化為熱能散發(fā)到車間中。細紗機的主要產熱部件是電機,電機表面溫度甚至高達60℃,遠遠高于車間的溫度。通過機械產生的熱能來進行有效的轉化,不僅能夠實現(xiàn)溫度的有機轉化互補,還能夠使得紡織車間的溫度達到一定的平衡,滿足生產的需要。
該技術原理運用主要呈現(xiàn)如下特點:(1)具有一定的季節(jié)性,主要在冬季,受外在溫度過低的影響。(2)與紡織車間的內部結構相關,有些車間機器數(shù)量較少,機器排布較稀,整個車間總體發(fā)熱量較低。在冬季,僅靠機器發(fā)熱量不足以保證車間的溫度。(3)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在媒介進行熱能傳輸,以此來達到熱能的平衡供給。
2.熱能技術在紡織車間中運用方法
2.1運用空調室傳送熱量
在一些熱能較少的車間,空通過一定的傳播媒介進行傳送熱能。就目前的實踐效果來看,利用空調室進行傳送熱能則是較為安全的方法。通過運用該種方法進行傳送熱能,一方面,能夠形成有效的熱能供給,減少不必要的流失;另一方面,能夠節(jié)約一定的資源,且不污染環(huán)境。
該傳輸?shù)闹饕朗枪に嚺棚L回細紗空調室過濾后,由工藝排風機通過主風道隔出的一條通道送至產熱量較小車間的空調室,然后由該空調室的送風機送至車間。在運用過程中,應該設計可調式排風窗,通過適當?shù)恼{節(jié)來保證在冬季工藝排風的有效運轉。在主風道內隔出一條風道,連接細紗空調的工藝回風室和產熱量較小的車間空調室。在隔出風道的兩端,裝有調節(jié)窗以保證冬季工藝排風可以暢通,以此來暢通通風的渠道。
2.2借助空氣流通傳送熱能
通過空氣進行互通式的流動,能夠起到傳輸?shù)淖饔谩.敿毤嗆囬g與產熱量較小車間相連,也可以利用細紗車間的空氣來加熱隔壁車間。此時,需要打通兩個車間的隔墻,安裝門或者窗。冬季時減少細紗車間的排風量,增加新風量,保證細紗車間相比隔壁車間為正壓狀態(tài)。隔壁車間關閉送風系統(tǒng),打開回風系統(tǒng)。則打開兩個車間之間的門和窗,就讓細紗車間的空氣直接流通至產熱量較小的車間。
該種方法的使用僅使用了門窗,把細紗車間的空氣流通至隔壁車間,熱能利用率很低,整個車間車間溫度不均勻,熱舒適性很低,但改造費用較低,而且不開隔壁車間的送風機。上述方法的運用能夠在不浪費熱能資源的前提下,能夠使得紡織車間的多余熱能進行有機的交流,不僅可不設供熱系統(tǒng),節(jié)能減排效果十分明顯。
3.熱能技術在紡織車間中運用中的注意點
3.1注意設計的合理性。在設計過程中,應該圍繞熱能的有效傳輸進行合理設計,注意彼此之間的通暢。山西的金元紡織公司在不增加鍋爐的前提下,將前紡并粗車間、后防絡筒車間的溫度提高了7℃,達到20℃左右,不采用鍋爐即可達到人體的熱感覺要求。一個采暖季節(jié)煤折合資金6.0萬元,遠遠高于投資改造的費用。
3.2注意設備的負荷性。在熱能傳輸過程中產生的能量是源源不斷的。這就需要設備能夠承受得住熱能的烘烤。鄭州某棉紡織廠將細紗車間和絡筒車間通過門窗來調節(jié)冬季熱能分配。增加很少的投資費用,就使絡筒車間的冬季車間溫度提高至22℃,滿足生產工藝要求,提高了車間的熱舒適性,節(jié)能效果明顯。
3.3注意管理的科學性。就是要在關注設備能量轉化的過程中,始終發(fā)揮好管理者的核心作用,即通過日常精心管理來增強熱能的有效供給,以此來滿足生產車間的生產溫度需要。這樣的方法運用,能夠使得熱能傳輸形成有效的機制。
總而言之,熱能技術運用能夠通過調節(jié)的方式,將細紗車間的熱量轉移至后紡的絡筒車間、前紡的并粗車間等產熱量較小的車間,形成互相運用和綜合配給的效果。這樣的技術運用,一方面,能夠使得生產成本降低,提高生成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能夠有效促進資源的合理運用,滿足企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需要。
參考文獻:
[1]王慧.紡織車間熱能轉移技術[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8年10期
[2]劉秀萍.環(huán)保節(jié)能的空調工藝運用實踐[J].上海紡織科技,2004年32期
[3]李曉英.紡織車間空調系統(tǒng)節(jié)能設計的探討[J].上海紡織科技,2010年3期
[4]樊麗娟,黃翔,唐永戩,于優(yōu)荀.紡織車間高性能加濕降溫機組的性能測試及分析[J].毛紡科技,2008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