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洋是生命的搖籃,廣闊的海洋不僅孕育和哺養了人類,還為人類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但是人性的貪婪使我們在對開發和利用海洋資源時顯得不負責任、無度、不計后果、肆意妄為。從而導致了海洋資源枯竭和環境破壞,同時也引發了許多倫理問題。因此,本文就污染引發的海洋倫理問題及解決對策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海洋污染 倫理 對策研究
一、海洋污染的涵義
眾所周知,海洋是地球中最大的水體,它約占地球表面積的71%,占地球水體的97%。這表明,海洋面積廣闊,儲水量大。這意味著海洋生態系統是地球上最穩定的。但是隨著人類進入工業時代和全世界工業的飛速發展,作為蘊藏著豐富資源的寶庫的海洋成為人類發展的載體。人類對海洋資源的開發和海上運輸等使得海洋受到污染。
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下屬的政府兼海洋學委員會把海洋污染明確定義為由于人類活動,直接或間接地把物質或能量引入海洋環境,造成或可能造成損害海洋生物資源、危害人類健康、妨礙捕魚或者其他各種合法活動,損害海洋的正常使用價值和降低海洋環境的質量等有害影響。
二、海洋污染的種類和特點
(一)海洋污染的種類
海洋污染的種類繁多,主要有四種:營養鹽污染、有機污染、油類污染和重金屬污染。
(二)海洋污染的特點
由海洋污染的種類我們可以看出,海洋污染有其獨特的特點。首先,由于海水循環等因素,使得海洋污染的污染源多;其次,由于食物鏈和生物的富集使得海洋污染的持續行特別強;再次,海洋面積遼闊、水體巨大使海洋污染繁殖起來特別困難;最后,全球海洋又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流動的海水很難控制,使得海洋污染范圍廣。
三、海洋污染引發的倫理問題思考
所謂倫理,按照字面意思可以解釋為:“倫”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理”則是道理、規則的意思。因此,當談到倫理就會很自然的跟道德聯系在一起。但是,現在我們談及的海洋倫理就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的聯系了,而是以海洋作為介質,把倫理以波動能量一樣傳遞給了大自然,包括動物和植物等。所以,海洋污染所引發的海洋倫理問題就是用道德來衡量人與人、人與動物、人與自然的關系,而這種關系是對立統一的。
(一)海洋倫理內部的對立
大多數的學者認為,海洋倫理就是一種生態倫理。而生態倫理的提出正是為了保護生態環境,給人們以道德的約束。由此可見,海洋倫理是為了保護海洋環境這樣一種目的而存在的。那為什么還會出現“內部對立性”呢?我這里所說的對立不是海洋倫理與生態倫理的對立,而是作為生態倫理的一個子集的海洋倫理與生態倫理一樣,存在著內部不同觀點學派的對立。即認為只有人類才是自然界唯一具有內在價值的存在物的“人類中心主義”和認為自然存在和人一樣也有其自身存在價值的“非人類中心主義”這兩種海洋倫理思想之間的對立。但是這兩者的關系仍然是類似于我們所說的“人民內部矛盾”而非“敵我矛盾”,因為這兩種同屬于生態倫理觀點,而且目的都是為了保護海洋環境,所以生態倫理應該是海洋倫理的一個重要內涵。
但現在我們不應該把精力放在討論是“人類”重要還是“自然存在物”重要;是“人類中心主義”正確還是“非人類中心主義”正確,我們應該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把矛頭對外,那就是反對一切破壞生態,污染海洋的行為,我們應該持有一種保護和敬畏的心態來保護全球生態,所以我們在保護海洋和生態的同時,更應該把海洋作為一個生態體加以尊重和愛護。
(二)海洋倫理外部的統一
讀到外部統一也許會使人們產生疑惑,大多數的人都會認為內部統一才是關鍵,這里為什么會出現外部統一呢?海洋倫理的外部統一其實只是想表現出海洋倫理的另一種性質,那就是公共性,筆者認為“公共性”的主要表現主要體現在兩點。第一,有價值并可提供價值標準。第二,是公眾共同所有。而海洋倫理正能體現出海洋的“公共性”并為海洋決策提供價值標準來體現其本身的價值。
四、解決方法與對策
作為一個以農業和工業為主的發展中國家,在針對海洋污染問題的解決方法和對策上主要有以下三點
1.優化產業結構;
2.相應的技術控制;
3.推廣環境責任倫理,提高人民環保意識;
小結
海洋具有獲得人類道德關心的資格,人們也有關心海洋的義務。走出人類中心主義, 在生態文明建設的契機下改變傳統評價事物的立場和觀點,運用新的價值尺度來認識、評價人類的行為,培養海洋責任倫理意識,重建和諧寧靜的海洋環境,這一切都有待于我們大家一起的努力。
參考文獻:
[1]史鄂侯主編.《大海的警告》【M】.北京知識出版社,1999
[2]史兆光主編.《航海倫理學》【M】.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2001
[3]鄭敬高主編.《海洋行政管理》【M】.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2002
[4]傅華主編.《生態倫理學探究》【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
[5]田秀云,白臣著.《當代社會責任倫理》【M】.人民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
張成林(1985- )男,遼寧沈陽人,研究方向:科技發展戰略與科技政策。
陳娜娜(1987- )女,遼寧大連人,研究方向;科學技術與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