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鑒于企業管理層在企業中所處的重要位置,假如對管理層人員的廉政風險教育不到位,其他各個方面的風險管理都將是紙上談兵。本文分析了當前企業管理層腐敗現象,并提出了加強企業管理層廉政風險教育的幾點對策。
關鍵詞:企業 管理層 廉政風險教育
基金項目: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項目(201059)
1.對當前企業管理層腐敗現象的分析
1.1企業管理層腐敗具有復合性
企業要想取得發展,提高經濟效益是根本方法。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深化,各大企業在社會與市場當中進行了十分激烈的競爭。因為我國現階段存在著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各種經濟成分,由于受到政策的影響與各類條件之制約,無法確保競爭完全做到公平和公正。因此,一部分企業管理者以企業要生存與發展為名義,用放開搞活為借口,公然用行賄及送禮等不正當手段來搶占市場。一部分企業管理者覺得,在當前社會風氣不大好的狀況下,假如不去吃、喝、玩、送,就無法繼續經營企業,效益更是無從談起。為了提高經濟效益,廉政建設要靠邊站。一些本可按照正常途徑能夠辦成的事無法辦成,但是通過非市場經濟等不正當渠道卻能快速辦理,這就導致一部分企業管理人員形成了腐敗出效益的錯誤傾向。其手段也從以往的單一轉為復合,很多人見怪不怪,而且習以為常。一部分企業為了能在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得到生存與發展,不得不運用各種方式甚至是不正當手段和競爭對手進行競爭,尤其是一些技術能力較低,而且資質較差的企業也在沒有資格參與競爭時投入到競爭之中,通過各種非常手段來承攬業務。而一部分資質比較高,技術水平也比較高的企業在依靠正當手段難以取勝的狀況下也開始進行仿效。由此而導致技術競爭與質量競爭在一部分地區及部門演化為在賄賂上的競爭,從而讓商業領域中賄賂之風越來越嚴重,甚至出現了惡性蔓延。
1.2 企業管理層腐敗具有群體性
一部分企業管理層出現了任人唯親和搞小圈子的不正當現象。在企業尤其是一部分歷史悠久的企業中,同學、同鄉及親友等關系顯得錯綜復雜,一部分人已形成了利益上的共同體,也就是織成了關系網。這一關系網附著于公共權力中具有新特點的封建陋習,已變為引發腐敗之溫床。關系網從表面上看是一種風氣,實際上則是在為一種不正當的權力運行規則推波助瀾。在以權力為主線的關系網當中,人和人之間所講求的是私情與私利,當這種規則占據了主導性地位之后,廉政紀律就會失去了公正,競爭也就會不再顯得公平。一部分企業管理者為了追逐個人與小團體之私利,甚至不惜損公肥私,其腐敗行為已經逐步從個人推向單位、從個體發展到群體,人們所深惡痛絕的權錢交易已變成企業追求經濟效益與處理經濟關系的一種重要行為方式。
2.加強企業管理層廉政風險教育的幾點對策
2.1強化企業管理層思想道德教育
一是要建立起正確的權責觀并倡導愛崗敬業精神。企業中有著各個不同的管理崗位,每一個崗位均具有相當大的職權,與此同時也會履行相應的職責,不僅要行使能夠擁有的權力,而且也應當履行好相應的職責,且這一職權也只能運用于實施職責,而不能用以謀取個人的私利。所以,每一位企業管理者均應當做到愛崗敬業和盡職盡責,并在各自不同的崗位上為企業作出自身的貢獻,并為員工謀取更多的利益。二是要建立起正確的苦樂觀并倡導艱苦奮斗精神。在愈來愈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企業將面臨越來越多的競爭壓力與困難,這就需要企業管理者通過艱苦奮斗和努力拼搏以克服各種困難。有鑒于此,不僅應當樂于吃苦,敢于拼搏,而且應當更加辛勤的勞動以享受企業發展之成果。因此,絕對不能畏懼困難,甚至用投機取巧與違法亂紀等不正當手段以獲取所謂的利益。三是要建立起正確的公私觀并倡導集體主義精神。企業作為一個團隊,必須要團隊中的每一位成員都能同心協力地維護企業共同利益。企業管理層人員必須切實提高團隊意識,而且自覺地顧全大局,認真處理好公和私之間的關系,全心全意維護企業的總體利益。在市場經濟條件之下,人們常常會注重于利益的獲取,一部分人之所以會貪占公款和收受賄賂,均是為了得到私利而不講求道義,一部分只求索取而不講求奉獻。作為合格的企業管理者,應當積極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追求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
2.2建立企業管理層廉政風險教育防線
認識廉政風險只是實施廉政風險教育工作中的首要步驟。應當依據風險管理理論來開展廉政風險防范教育,并構筑起前期預防教育、中期認真監控、后期嚴格處置等三大防線,從而形成健全的企業管理層廉政風險防范教育體系,保證當權力運行到哪里,風險防范教育就隨之跟進到哪里。
一是前期預防教育。所謂前期預防教育,就是指應當針對所查找出來的廉政風險點,采取積極主動的各項防范措施,通過查缺補漏和建章立制,在最大限度上減少發生腐敗之機會。前期預防教育之關鍵在于結合企業中管理層人員的工作崗位實際,從而制定出切實有效的防范措施,并且形成積極防范風險的教育機制。首先是在預防措施當中應當明確具體的工作任務,做到貼近實際工作,而且摒棄原則化與抽象化之要求,不能簡單地大而化之,不能只是看起來十分全面,但是在實際實施中卻顯得無從下手。其次是預防措施當中應當明確相應的責任主體,從而做到落實到位。預防措施不能滿足于表面上的修修補補,而是應當嚴格落實到位。最后是預防措施應當便于進行操作,讓管理者能夠在具體工作中加以執行,從而讓預防措施能真正管用。
二是中期認真監控,應當建立起企業管理層人員中期監控機制,通過綜合應用定期自查、垂直檢查及信息化監測等手段,對企業當中的管理層人員實施前期預防措施之情況加以全過程監控,從而及時地發現苗頭性與傾向性等問題。為此,一方面應當嚴格自查,管理層人員應當定期對自身實施預防措施情況開展自查,并撰寫自查報告以促進工作。另一方面是要在企業當中形成廉政風險防范信息化體系,并對管理層人員的廉政風險防范管理情況進行垂直檢查。在此基礎上,應當將在自查與垂直檢查當中確定的檢查結果轉化為信息化系統當中的具體數據,從而形成管理者個人的風險防范指數,這樣就能實現對管理層人員實施前期預防措施情況的全方位監測。
三是后期嚴格處置。后期處置環節應當對針對中期監控中所發現的相關問題實施懲戒性的措施,也可以將其形象地喻為懲處性環節。開展后期處置之重點在于充分地體現出處置措施所具有的剛性,也就是要對有可能出現的腐敗問題進行提前處置,從而及早地糾正偏差,并且避免將廉政風險轉化為實際腐敗行為。對于在中期監控過程中所發現的對執行前期預防措施未能到位的管理層人員,應當要對進行整改,并督促其加以落實改進,讓其能夠更加扎實地進行工作。對于一些苗頭性和傾向性的問題,應當通過警示、誡勉糾錯或者批評教育等方式,讓責任人能夠正確地認識,并且積極改正錯誤,以避免小問題逐步演變發展成為違紀甚至違法的行為。對于拒不整改的管理人員,應當從嚴從重地追究其責任。
2.3深化企業改革以推進管理層廉政風險教育
眾所周知,企業管理層的勞動是一種十分復雜的創新型勞動,需要冒極大的風險,承擔相當大的責任重。所以,對于企業管理者,不僅應當強化監督,而且還應當合理地解決好企業管理層人員的報酬問題。有了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就能激勵企業的管理者更好地投入到企業經營之中,并且減少貪念。當前,我國企業分配體制尚存在一些不盡合理之處,比如,一部分管理層人員的責任和待遇不相稱,貢獻和報酬相互脫節,甚至是沿用計劃經濟時代的“大鍋飯”模式發放薪酬,未能合理地拉開彼此之間的差距,加之如今社會上富有階層人士的大量出現,有可能會讓一部分企業管理者感覺心理失衡,出現了失落感甚至進行利益補償的欲望,從而引發了經濟上的違紀現象。因此,必須深化企業改革,合理地提高企業管理者的物質待遇,并且堵住企業利益分配中的機制性漏洞,讓企業管理層人員的廉政風險教育能夠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李鋼. 堅持走反腐倡廉與企業管理結合之路[J]. 馬鋼職工大學學報,2003(1)
[2]馮明,羅蔚萍. 論廉政建設[J]. 廣東科技,2007(2)
[3]王蘭海. 深化國有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探索[J]. 法制與社會,2008(10)上
[4]丘仲宜. 加強國有企業反腐倡廉建設[J]. 理論前沿,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