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商業秘密事關企業核心競爭力。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商業秘密已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一部分,成為現代企業最重要的無形資產。特別是面對高新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原有的知識產權保護手段已無法包容或調整新出現的有價值的信息,企業從維護競爭優勢的角度出發,更多地采用商業秘密的方式進行自我保護。
關鍵詞:商業秘密 優勢與風險 措施
一、商業秘密的涵義
1.什么是商業秘密
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0條規定:“本條所稱的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
2.商業秘密的構成要件
商業秘密的構成條件是指決定權利人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受《反不正當競爭法》保護的條件。有效的商業秘密必須同時具備四項法律特征。
(1)秘密性:不為公眾所知悉。有兩方面含義,一是指不為本單位或本單位允許知悉范圍以外的其他任何單位或個人所知悉;二是指不為同行業或者該信息應用領域的單位和個人所知悉。
(2)價值性:能為單位帶來經濟利益。價值性既可以是現實的,即已經為單位所應用并為單位帶來經濟利益或競爭優勢;也可以是潛在的,即雖然還未被單位運用于生產和經營之中或者正處于研究、構思之中,但是一旦應用就可以使單位獲得經濟利益或者競爭優勢。此外,一項信息對本單位來說顯示不出價值,但對競爭對手卻十分有用,這種信息也同樣具有價值,其價值等同于情報交易對價。
(3)實用性:具有現實的或者潛在的使用價值。商業秘密必須是一種現在或者將來能夠應用于生產經營或者對生產經營有用的具體的技術方案和經營策略。
(4)管理性:包括:(1)限制了接觸范圍;(2)明確了接觸的準許條件或者采取了限制接觸的技術手段;(3)對接觸人員明確賦予了未經授權不得使用、披露的義務;(4)接觸到該商業秘密的人都顯然識別和認識其為商業秘密。
二、商業秘密保護的優勢、風險
(一)商業秘密保護的優勢
1.保護對象的廣泛性優勢。有些商業秘密是不能獲得專利法保護的。對于商業秘密可以分為兩類:技術信息與經營信息,顯而易見,經營信息是不可能得到專利保護的,技術信息也是有一部分可以獲得專利保護。對于技術信息是否適合專利保護的方法也需要進一步加以區分。那些不為產品直接反映的結構、工藝、不能利用“反向工程”獲取的技術、工藝性、配方性的技術信息,采取商業秘密保護的方法將更加適宜。
2.期限優勢。各種專利的法律保護都是有一定期限的,最長20年,期滿后便進入了公共領域,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商業秘密的保護期則與此不同,如果能永久保密,則享有無限的保護期,可口可樂的配方已經保密了一個多世紀,成了最著名的例子。如果在短時期內就泄了密,那么保護期也隨之結束。
3.地域優勢。商業秘密無地域性特征,它的所有人可以向任何國家的任何愿意得到它的人發放許可證;而知識產權則都有地域性限制,在一國有知識產權不一定在另一國有相應的權利,但你的信息卻是在世界范圍內的公開。
4.保密優勢。商業秘密是不公開的,而專利、商標、著作權都是公開的。商業秘密只被少數人知道,一旦被侵權,也比較容易發現。而專利在世界公開,在地球的某個角落發生侵權行為,很難及時發現。
5.保護費用較低。專利的申請是一個漫長而成本高昂的過程,而商業秘密不需要履行注冊等程序,只需采取合理的保密措施即可,可以說是保護知識產權的一種經濟、實用的手段。
(二)商業秘密保護的風險
1.商業秘密的獨占性不是依靠任何專門法律而產生的,而只是依據保密措施而實際存在的,一旦公開,便不再受保護;而專利權、商標權則由專利法、商標法直接賦予,不能靠當事人的行為而自然產生,并不像商業秘密那樣,如果無保密性即無所謂秘密的權利。由此為保持秘密性,必須要求企業有一整套的保密措施,否則風險很大。
2.商業秘密不能對抗獨立開發出同一秘密技術、知識的第三人,任何獨立獲得相同技術知識的第三者,都可以使用、轉讓這種知識;而其他知識產權則一般說來具有排他性,可以對抗任何人,其中工業產權表現得尤為明顯。
三、商業秘密保護的措施
1.將傳統的知識產權保護與商業秘密的保護綜合運用,對企業知識產權進行綜合保護。假設企業研制了一種新產品,通過技術人員和法律專家分析,其中某一創新點在產品投放市場后易于被反向工程解密,而其他都是不易被產品所反映的工藝程序、結構等信息,那么企業完全可以針對那一項創新點去申請專利的保護,而對后者適用商業秘密的保護。
2.具備商業秘密基本特征的經營信息、技術信息、技術秘密的事項,確定為本企業的商業秘密,并在密品、密件的封面上標出明顯的標志。再通過一定的形式使有關人員明確這是本企業的商業秘密。
3.合實際情況,制訂保密措施,明確保密職責。企業可同接觸商業秘密的人員簽訂保密協議,保密協議的內容包括:保密的內容和范圍、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保密期限、違約責任等。
4.強對商業秘密載體的管理,在生產、傳遞、使用、歸檔、銷毀等環節中,要嚴格控制接觸范圍,制定管理規定。在參觀、交流等活動中,要內外有別。總之,要通過嚴密的保密措施,將本單位商業秘密保護起來,使其他人不用非法手段難以得到。對單位的干部、職工進行保密教育,提高保密觀念,增強保密意識,為自覺地保守本單位的商業秘密盡義務,自覺地履行況業限制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