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為了振興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發布了《關于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中發[2003]11號)(下文簡稱11號文件),在文件中明確提出振興老工業基地不是不加區別的振興所有產業,而應立足于整合現有資源,集中力量發展和振興重點優勢產業;全面推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應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積極發展第三產業等戰略措施。在2009年,國家又發布了《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33號)(下文簡稱33號文件),提出進一步的戰略意見,以鞏固振興戰略實施5年多以來取得的成果。因此,有必要分析三次產業對于東北三省(以吉林省為主)老工業基地的經濟增長有何種影響來識別優勢產業,有必要研究農業和服務業的發展是否能夠促進工業振興。
三次產業VAR分析脈沖響應函數分析
在往年的數據基礎上,我們將進一步研究他們之間的作用機制問題。我們通過向量自回歸模型測度東北三省經濟增長與三次產業之間的作用機制,具體分析三次產業對于經濟增長的影響,以及經濟增長、第一、第三產業發展對于第二產業的影響,檢驗農業和服務業是否能帶動工業發展;對于黑、吉、遼經濟增長與三次產業間的關系進行脈沖響應函數分析,檢視某一變量的變化對于其它變量的隨時間改變的影響狀況;通過對東北三省經濟增長以及三次產業進行方差分解分析,識別各變量的貢獻度,揭示各省的優勢產業,進一步揭示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是否能促進第二產業的發展。在本章中,我們也基于經典的工業化理論建構衡量地區工業化進程的指標體系,比較分析東北三省工業化進程綜合指數以及所處工業化階段。
一、吉林省經濟增長與三次產業關聯性的VAR分析,貢獻度分析
我們將能夠直接表述吉林省經濟發展水平的GDP增長率時間序列(JLGDP)與吉林省三次產業增加值增長率的時間序列(JL1、JL2、JL3)共同構建一個四元向量自回歸(VAR)模型。其中,我們根據AIC準則以及BIC準則,確定我們所構建的VAR模型的最優滯后階數為4階,最終獲得如表2.2所示的模型各個參數具體估計結果。
從表2.2列式的估計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出,以前年度的GDP增長率、三次產業增加值增長率對于吉林省當前年度GDP增長率的影響程度不同。吉林省前四年的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率對當年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率的影響方向和大小各有不同。除了三年前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率對當年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率有負向影響以外,其它年份均呈現正向影響,并且影響的大小先增加后減弱。
二、吉林省經濟增長與三次產業間的脈沖響應函數分析
在本部分,我們將基于經典的脈沖響應函數分析思路,對吉林省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率(JL1)、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率(JL2)、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率(JL3)與GDP增長率(JLGDP)之間的沖擊反應隨時間推移的變化路徑進行直觀鮮明地刻畫和描述,最終獲得如圖2.3所示的吉林省GDP增長率對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率、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率及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率的沖擊反應軌跡,如圖2.4所示的吉林省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率對GDP增長率、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率及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率的沖擊反應軌跡。其中,橫坐標表示沖擊發生后的時間間隔(在此指年度),縱坐標表示沖擊反應程度,圖中虛線表示1倍標準差范圍內的置信曲線,藍色實線表示沖擊響應函數的軌跡。
圖2.3中左側的坐標系描繪了當吉林省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率上漲1%的時候,對此后十年間GDP增長率所造成的影響軌跡。我們可以看出,吉林省GDP增長率在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率上升的當年基本保持穩定不變,在第二年吉林省GDP增長率出現下滑,并且下滑幅度為十年之最,一直到第四年吉林省GDP增長率一直處于下滑狀態,但降幅逐漸減小,在第五年吉林省GDP增長率以最大漲幅呈現上升狀態,此后吉林省GDP增長率基本處于上升狀態,但上升的幅度時有波動,在第五年到第八年增幅逐漸減小,在第八到九年增幅逐漸增加之后又趨于減小。圖2.3中居中的坐標系刻畫了當吉林省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率增加1%的時候,GDP增長率在十年時間內受其影響的波動軌跡。從中發現,吉林省GDP增長率在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率變動的當年基本不受影響,在第二年吉林省GDP增長率以最大的增幅上升,之后GDP增長率的增幅逐漸減緩,在第四年吉林省GDP增長率出現下滑,并且下滑趨勢緩慢增加,在第五年下滑幅度達到最大,其后減幅逐漸放慢,第七年的時候吉林省GDP增長率又呈現上升的狀態,但僅維持一年,之后又迅速下滑,并且下降的幅度逐漸增加。圖2.3右側的坐標系描述了當吉林省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率正向變動1%的時候,GDP增長率在十年間的變動情況。我們發現,在吉林省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率上升的當年,GDP增長率基本不受影響,自第二年開始吉林省GDP增長率增加,并且增幅逐漸上升,第三年達到最大的增幅,其后吉林省GDP增長率依然呈現上升的狀態,但增幅逐漸減弱,自第五年開始吉林省GDP增長率以微小的幅度呈現上升或下降的狀態,到第九年和第十年GDP增長率基本保持穩定不變。
圖2.4中左側的坐標系描述了當吉林省GDP增長率增加1%的時候,對于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率隨時間變化的影響軌跡。從中可以發現,在吉林省GDP增長率上升的當年,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率以最大的漲幅呈現上升的態勢,其后一直到第三年吉林省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率均處于上升狀態,但增幅逐漸減小,在第四年吉林省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率出現下滑冰箱下滑幅度為十年之最,從第五年開始吉林省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率均呈現上漲的狀態,但增長幅度先增加后減小,到第十年的時候上升的幅度已經十分微弱。圖2.4中居中的坐標系描繪的是當吉林省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率上漲1%時,對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率隨時間變化的影響軌跡。我們可以發現,吉林省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率在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率上升的當年以最大的降幅下滑,其后下降的幅度逐漸放緩,第五年的時候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率開始上升,并且增幅為十年之最,而后直到第七年吉林省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率均處于上升狀態,但增加的幅度逐漸減弱,在第八年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率又開始下滑,但第九年和第十年均處于上升狀態。圖2.4中右側的坐標系刻畫了當吉林省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率上漲1%的時候,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率受其影響的隨時間變化的軌跡。可以看出,吉林省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率在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率上漲的當年基本不受影響,其后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率開始上升,并且增幅逐漸增大,在第三年達到最大的增幅,之后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率的增幅逐漸放緩,第五年和第六年吉林省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率處于下降的狀態,但第八年和第九年又呈現上升的態勢,在第十年的時候吉林省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率有微弱的下降趨勢。
三、吉林省經濟增長與三次產業間相互影響的貢獻度分析
在這一部分,我們運用方差分解的方法具體考察吉林省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率(JL1)、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率(JL2)、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率(JL3)與GDP增長率(JLGDP)之間影響的貢獻度問題,從而深入刻畫吉林省各個產業與GDP之間的影響程度,最終獲得的方差分解估計結果在表2.7和表2.8中詳細給出。其中,表2.7刻畫了吉林省GDP增長率的方差分解結果,表2.8給出了吉林省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率的方差分解結果。
觀察表2.7我們發現,前六年內,隨著時間的推移,吉林省GDP增長率對其自身影響的貢獻度逐漸減弱,而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率、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率和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率對GDP增長率影響的貢獻度不斷增強,其中又以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率對GDP增長率影響的貢獻度最大。自第七年起,GDP增長率、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率、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率和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率對GDP增長率影響的貢獻度基本保持穩定。其中GDP增長率對其自身影響的貢獻度最大,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率對GDP增長率影響的貢獻度排在第二位,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率對GDP增長率影響的貢獻度次之,而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率對GDP增長率影響的貢獻度最低。
觀察表2.8我們可以發現,前八年內,隨著時間的推移,吉林省GDP增長率對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率的貢獻度逐漸減弱,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對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率的貢獻度也逐漸減弱。而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率和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率對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率影響的貢獻度不斷增強,其中又以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率對其自身影響的貢獻度最大。自第九年起,GDP增長率、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率、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率和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率對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率影響的貢獻度基本保持穩定。其中GDP值增長率對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率影響的貢獻度最大,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率對其自身影響的貢獻度排在第二位,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率對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率影響的貢獻度次之,而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率對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率影響的貢獻度最低。
參考文獻:
[1]孫燁.東北三省老工業基地經濟增長與三次產業作用機制的計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