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運用聲樂藝術來進行情感的抒發和表達,聲樂藝術是一種高雅的藝術門類,擁有著自己獨特的藝術表達效果。在實際的演唱過程中,必須準確的把握其技法,但其技法不是一日就可形成的,在大學的聲樂專業教學過程中,要對聲樂演唱技法進行重點的練習和準確的把握,教師要科學安排其教學過程,進行合理的教學,使學生的聲樂演唱技法不斷得到提升,有效實現聲樂教學效果。
大學 聲樂 演唱技法 音樂教學
一、前言
大學的音樂專業與其他的一般地理論性學科有所不同,它更注重的是情感的融入和表達。聲樂的存在價值與藝術魅力便是在聲樂中融入情感。對大學生進行聲樂演唱技法的訓練和培養,其目的是使學生更好地把握和運用聲樂發聲技巧,生動具體的將聲樂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及內涵演繹出來。每一位老師和同學都不只是單純意義上的教歌者及學歌者,而應該是聲樂作品的情感解釋者及演繹者,他們都需要將其自身的修養不斷提高,用心靈去解釋、理解、演繹樂曲作品,在感染自己的同時還能感動聽眾。這就需要老師不斷加強對學生的有效教學,注重學生聲樂演唱技法方面的訓練,已更好地實現音樂教學效果,讓學生可以更加完美地去演繹音樂作品。
二、有效開展教學
1.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
在大學音樂專業的教學活動過程中,必須制定切實可行的音樂演唱技法教學目標,使整個知識的傳輸和接受過程的目標性更強,以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實現教學效率最大化,學生也可以更好地掌握音樂演唱技法。
2.完善教學環節
當有了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之后,就必須對教學環節進行有效設計。在對教學環節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必須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圍繞整個課堂環境,為達到音樂的教學目標,針對性的加以開展,以更好的實現“有效教學”。
3.設定教學情境
從以下環節對課堂情境進行設定:首先,運用音頻、視頻等現代教學技術,使學生很快投入到課堂學習;其次,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使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得以表達,讓學生以自己獨到的方式去理解和詮釋音樂;最后,鼓勵學生參加實踐,讓他們可以積累更為豐富的閱歷,讓其音樂素質得到提升,從而加強對作品的理解。
三、演唱技法的提高
1.對歌曲語言進行準確把握
在樂曲中其語言表達也很重要,必須注重對歌曲語言的掌握、表達與運用,不管是對于民族唱法還是美聲唱法都必須對其加以重視。在對歌唱技術的進行教學時,必須要求學生對歌唱語言進行準確地把握。由于我國語言文字的獨特性,導致其某些發聲技術與別國的發聲技術存在很大差異,部分學生在演唱過程中,過分的關注發聲技巧及聲音,而不注重文字的準確性,導致出現聽不清歌詞的現象,更不用說如何體會詞曲中的內涵,而部分學生又過于的咬文嚼字,忽視了字與字之間的關聯,使語言缺乏美感,嚴重違背了音樂的完整性及連貫性原則。聲樂藝術是文學和音樂的相互結合,語言是聲樂的關鍵性組成部分,若沒有語言,歌曲就失去了意義,也就不能稱之為歌唱藝術。因此,聲樂教學及聲樂演唱過程中必須對語言加以重視,這就必須加強在這方面的技法練習。在其學習初期可以對某位歌唱藝術家的演唱風格及感覺加以借鑒,從而使自己的聲樂技巧得到提高。后期如果想在音樂演唱道路上得到更遠的發展及更深的造詣,就必須探索出適合自己的樂曲演唱風格,這樣才可以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才能,譜寫自己的歌曲演唱之路。老師在課題上要鼓勵學生對自己的聲音進行一個合理的定位,唱出自己的獨特聲音和風格,發揮出自己的特色。這個過程實際就是要求學生把自己內心世界的真實情感運用表演而表現出來。因此,要想達到理想的藝術效果,就必須讓歌者與作品完全融為一體,可以給人們帶來無限美感。
2.加強歌唱訓練
聲樂技法的提高不僅需要重視情感的表達和抒發,還要加強歌唱方面的訓練。豐富的情感可以通過優美的聲音表現出來,只有將獨特的藝術曲風與純熟的演唱技巧加以完美的結合,才會醞釀出完美的音樂境界。因此,要詮釋“唱情”,就必須依賴于“唱聲”,寓情于聲,以聲托情,只有加強“唱聲”的訓練,才能更好地演繹出“唱情”。部分學生在日常的歌唱練習過程中,通常會出現當自己想要表達某種情感時,由于缺乏技巧方面的掌握,會出現情緒混亂而導致注意力下降,最后致使表演缺乏完美性及統一性。因此,在平時就必須加強訓練,注重情感地表達與歌唱發聲的同時進行,聲情并舉,融為一體,掌握用心歌唱的技巧。與此同時,聲樂情感的表達和運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進行不斷的認知和學習,不斷的加強練習,在反反復復的練習和表演中可以對歌曲情感內涵進行更好的把握和詮釋。這既要求我們必須加強對音樂作品的認識和了解,又要求我們可以熟練運用自己的獨特風格去詮釋樂曲,感動受眾。聲樂藝術可以對人的情感產生直接影響,它可以將“曲情”、“詩情”融為一體,并通過樂器及人的聲腔將其隱涵在樂器中的“曲情”、“詩情”詮釋出來,當受眾與樂曲產生情感共鳴的時候,就達到了聲樂表演的完美效果。樂曲的美既含蓄又直觀,既表面又內在,這就需要同學們在不斷地練習中去挖掘去探尋。
四、結束語
在大學音樂專業的教學中,如何更好地培養學生們的聲樂演唱技法,使他們的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除了讓他們準確掌握聲樂理論知識以外,還要讓他們更好地理解樂曲中的情感,加強音樂知識在實際演唱中的融會貫通,同時需要對歌唱曲風進行正確的把握,以更好地詮釋樂曲中的情感,在不斷地練習過程中,使自己的音樂技法不斷得到提高,最終以自己的獨特風格在樂曲的演唱道路上有所造詣,讓自己成為一位樂曲靈魂的表達著、詮釋者及感染者,這樣整個教與學就充分發揮了其價值。
參考文獻:
[1]徐瓊. 高職院校聲樂課“實用—多元—互動”創新教學模式改革[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09).
[2]莫成練. 中荷大學聲樂教學與實踐的比較——以荷蘭阿爾特茲藝術大學教學模式為例[J].美育學刊,2011,(02).
[3]侯凌燕. 聲樂訓練中的“氣”和“韻”——淺析呼吸和氣息對聲樂訓練的重要意義[J].大家,2010,(23).
[4]李艷. 職業視野中的職業教育——以技能為本提升個體的生存質量[J].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04).
[5]鄭璐. 略論民族聲樂演唱技法與藝術風格之辯證關系[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