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院校開設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信息技術應用水平。但隨著學科發展,及學生信息技術入學水平的變化,教學面臨著一系列新的問題。重新審視我們的教學,必須開展課程內容及教學方法方面的改革,更好促進學生多元智力的發展。
計算機基礎 多元智力 課程發展方向
一、醫學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內容專業特色不突出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引入高校的時間已經不短,但目前,全國各級各類高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所教授內容大同小異,對醫藥專業學生而言,由于缺乏符合醫學專業特點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材,使得在課程內容建設與組織方面沒有很好的體現出專業特點,因而,原有教學計劃中所設置的課程模塊近年來不斷受到教師、學生的詬病。長期以來,由于課程教育發展方向不明確,從而導致學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養目標不突出,應用水平相對偏低。
2.教學方法和手段實施效果不明顯
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目前普遍使用多媒體教學,但對多媒體教學的真正含義理解存在偏差,單一的教學方法致使學生學習興趣較低。盡管在教學中也引入了諸如任務驅動法等教學方法,但新教學方法實際應用效果不佳,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如任務設置與學生個體水平不符、任務設置與學科專業脫節、任務內容設置相對陳舊等。因此,教學方法改革實施效果不明顯。
3.教學評價方式單一
目前,計算機應用基礎的考核方式多為筆試+上機,以學生期末筆試、上機成績評價最終學習成果。重結果,輕過程的評價方式,忽視了學生學習起點存在的個體差異,要求不同起點的學生以是否站到同一終點線評價學習效果,不利于學生多元智力的發展。
近三年,作者對親自授課的本科、專科各專業及研究生共二十幾個班級所做的課程調查中發現,很多學生是所謂的計算機應用水平很高,但真正遇到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時會一籌莫展,從基本的計算機日常維護到工作文本、畢業論文的制作,再到利用計算機進行醫學分析、決策、應用,以及醫學圖像分析處理等很多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在對進入我校附屬醫院實習的高年級學生的抽調中發現,學生在實習前的課程學習中沒有很好建立起對目前醫院中廣泛使用的醫院信息系統的完整概念,因而對醫院信息化工作環境整體適應能力不高,對本應熟練掌握的計算機基本操作仍需較長時間復習與鞏固,影響實習,也不能夠滿足院方要求。目標不明確的課程教育發展方向、一刀切的教育方式都是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所在。
因此,如何體現學科專業特點,明確發展方向,并切實有效的進一步提高目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質量也就成為了醫藥類院校計算機教學工作者一個長期需要關注與研究的課題。
二、醫學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對策
1.重視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內容建設
教學內容是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的核心之一。醫學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內容應當充分反映學科專業特色,不僅培養學生掌握基本的計算機基礎操作及軟件應用,同時也要注重現代信息技術在醫學科研、臨床應用、輔助治療、輔助診斷、醫院管理、藥物分析等領域廣闊應用的內容建設。教學實例應當符合學生特點及專業特點,及時更新,加強應用型內容的建設。我校在進行教材改革、教學內容建設時,首先明確這一基本思想,在教學內容中增加了動畫制作、圖像處理在醫學領域的應用,并在未來新一輪的教材建設中將更多的涉及醫院信息化建設等相關內容,及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在臨床及基礎研究中的應用。
2.改革教學方法提高實際教學效果
(1)了解學習者學習水平
作者以臨床專業開設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二年級本科生兩個班為對象,利用簡單問卷調查與學生自我評價方式分析學生目前學習水平,參與調查學生人數分別為一班42人、二班43人。通過調查發現,學生普遍對計算機知識有一些了解,但不能熟練應用,更多的計算機使用集中在網絡應用方面,但將網絡應用在學習方面的偏少。其中也有少部分同學對計算機知識一無所知。來自調查對象所在班級入學前信息技術課程開設情況,如圖1所示。
(2)課程內容任務設置
課程內容的任務設置,應當盡量符合學生的起始學習水平,使他們經過努力可以完成任務并得以提高。
從調查結果來看,學習對象的學習水平基本處于三個不同的層次。作者將以中等學習水平對象為例設置課程任務,具體內容如下:
利用視頻資料回顧基礎知識中介紹的計算機裝機過程及相應配置。為學生提供實驗環境,學習搜索引擎的使用,并利用互聯網搜索計算機配置清單并提交搜索結果。從作業結果來看,大多數學生掌握了搜索引擎的初級使用方法,達到任務要求。
介紹我國醫療衛生領域目前應用最廣泛、深入的管理系統——醫院信息管理系統(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為使學生進一步了解HIS系統,對授課班級同步開放我校醫學信息模擬實驗室(該實驗室完整模擬了醫院HIS系統),通過角色扮演,幫助學生進一步熟悉計算機基本操作及醫院HIS系統操作流程。
通過提供開放的模擬實驗環境,有效的幫助學生鞏固原有知識,并為課程的繼續學習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后續課程中office、醫學圖像處理、Flash動畫制作、網站建設教學模塊課程任務設置如下:
引導學生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國內各省、市、自治區綜合性三甲醫院,有選擇記錄搜索結果。中等學習水平的學生在過去的信息技術課程中大多數學生都有過Word軟件的學習經歷,因此,教師的講解重點在文檔頁面排版及一些實用功能模塊的操作練習上。根據教師所講解的Word軟件使用方法整理搜索內容,形成文檔。
鑒于國內綜合性三甲醫院數量較多,因此,按地域進行劃分,并根據劃分結果對學生編組,從受眾角度評價各自所屬地域內醫院網站的總體建設情況,評價指標設為“網站設計”、“網站內容/功能”、“網站更新維護”、“存在問題”四個方面。學習PPT、Excel軟件的使用,并利用PPT、Excel完成評價匯報及評價統計。
隨著病人臨床資料的計算機存儲及相關臨床輔助診斷技術與各種應用軟件的使用,加速了醫學信息處理的計算機化進程,同時為醫學信息決策提供了大量的潛在決策信息源。而教學模塊中的Excel軟件可以在臨床醫學決策中發揮一定的作用。因此,為學生進一步介紹如何利用Excel軟件進行初步的信息決策與分析,幫助學生打開思路,為學生在專業課程學習中更好的發揮軟件的作用打下基礎。
從日常熟悉的圖像過渡到醫學圖像,介紹其概念、醫學圖像數字化及醫學影像存儲與傳輸系統(pictur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等相關內容,結合PACS系統介紹醫學圖像處理在醫療工作中的重要性,從而引出Photoshop及圖像處理的相關概念,并利用Photoshop進行初級醫學圖像處理。作為擴展內容,進一步介紹目前國內外流行的醫學圖像處理平臺及相關算法,使學生更進一步了解計算機在醫學專業發揮的作用。
為學生展示南方醫科大學TOP醫學動畫網,講授有關動畫制作、網頁制作課程內容。并使用flash軟件模擬制作TOP醫學動畫網實例。其中部分醫學素材練習使用Photoshop處理。并將設計的動畫嵌入網頁文件。
3.課程分層考核
對于課程的考核來說,無論采取什么方式,通常對于所有學習者而言,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接受評定,這種不分等級的評定方式對于學習起點本不一樣的學習者而言無法真實的反映出學習的進步,不利于學習者信心的培養。因此除了統一的考試外,教師更應注重學習者在原有起點所取得的進步,以達到鼓勵學習者的目的。
4.課程任務改革體會
進行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改革,在強化課程內容建設的同時,進行必要的教學方法改革,并將與學生專業息息相關的知識引入課堂,不僅幫助學生在入學后更好的了解自己所學專業,極大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同時,鼓勵學生進行思考,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擴大知識面。目前,我校計算機類的課程只在一年級或二年級時開設,沒有貫穿始終,通過調整授課模塊可以為學生盡可能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幫助學生在后續學習中能夠獨立進行相關內容的學習,不斷鞏固,不斷提高。
作為培養學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一門公共必修課,通過授課內容與醫學專業的緊密結合,進一步明確了課程教育目標不應只停留在知識獲得的層面上,而是要進一步培養學生基本的信息意識與信息能力,始終以醫學專業發展為導向,引導學生通過課程學習能夠在專業領域內更好的利用好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并在不斷深入的專業研究中,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
三、總結
近幾年,在對教材建設不斷改進的基礎上,通過對授課模塊的改革、組織、建設,極大的豐富了課程內容,同時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于進一步在我校開展醫學專業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昌林,蘇小英.高等醫科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計算機時代,2007,(8).
[2]譚浩強.如何使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上新臺階[J].中國高等教育,2001,(7).
[3]周怡.醫學信息決策與支持系統[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
[4]李恩中.醫學圖像處理與分析軟件平臺綜述[J].計算機科學與探索,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