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高職教學也隨之發生了新的變化。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從而有針對性的學習,增加對建筑給排水學科的興趣,尤其是能將建筑給排水知識有效融入課堂,融入生活,使學生對建筑給排水知識學習達到三個層次的結果:聽懂、學會、會學,從而達到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建筑給排水教學 能力培養 自學能力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學取得成功的關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興趣決定著學生對課程掌握的能力,決定著對知識的探索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生興趣一直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探索的問題。從學生剛接觸建筑給排水開始,要讓其對建筑給排水學科產生新鮮感、好奇心,因為作為一門新的學科,產生興趣是培養學生熱愛這門學科的關鍵。因此,建筑給排水安裝知識教育對學生以后建筑工程技術的學習發展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通過一系列建筑給排水安裝實驗,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用實驗喚起學生對建筑給排水的興趣是可行的。趣味實驗更容易對高職學生產生很強的吸引力,這符合青年的心理特點。例如,在接觸熱水供應之前,可以創設各種各樣的實驗去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如帶學生到公寓樓對開啟熱水供暖的房間溫度和進水、出水的水溫進行測量,然后再到化工實訓中心對食品試驗區的蒸氣采暖室內溫度和蒸汽溫度進行測量,讓學生進行對比試驗分析,看到低溫水供暖的優勢和穩定性及安全性。通過實驗解釋了為什么民用建筑都采用低溫水供暖系統。這對學生的求知欲與興趣都會起到激發作用,從而對這門學科產生興趣。這也為以后的教學做好鋪墊,也對學生樹立起上進心,并且不斷向自我發出新的挑戰,為推進自身素質的不斷完善打下良好基礎。
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是學會學習的重要方法
自學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自學能力的強弱,對于學生知識的探索掌握有重要的作用。怎樣在建筑給排水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呢?建筑給排水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大綱的要求,讓學生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自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避免學生自學過程中的盲目性。如在進行“給水工程”內容教學時,可提出以下問題讓學生在自學過程中解決:給水工程主要分為幾類?名稱各是什么?包括幾個組成部分,各部分的名稱是什么?高層建筑中分區給水和集中給水的水壓有何區別?集中給水中水壓怎樣轉化?如何確定分區供水的區域?在給水過程中是如何調節水壓差?水壓在不同區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分區給水系統的原理和優勢是什么?分區給水的特征是什么?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自學,不但容易掌握學習內容,而且還可以對知識點進行梳理、總結、歸納,使知識點條理化,在閱讀課本時先全面通讀,然后對基本知識重點讀,對概念、規律要逐字逐句的讀,深入領會、準確理解,注意關鍵字眼特定的科學含義,知識難點反復讀,難點內容要通過反復閱讀了解其內涵和外延,結合上下文,切忌斷章取義,對于易混概念對比讀,使之更加明確,清晰,加深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深化對概念的理解,更好地通過現象看到本質,文中如有插圖,更要認真仔細觀察,根據提供的信息,切實了解掌握其含義,不可輕易放過任何一處細節。通過閱讀課本,學完一章,總結一章,理順一章,這樣對所學知識能系統的歸納,避免了所學知識在頭腦中的零亂,總結歸納就是要讓學到的知識達到“由厚到薄”的過程,是一個逐步提高總結歸納能力的過程。隨著建筑給排水知識的增加、積累,逐步讓學生培養起勤于歸納,善于反思的習慣,引導學生對學過的建筑給排水知識進行梳理、歸納、總結,分門別類地吸收到學生自己的知識庫存里,以便應用自如。
三、善于提問質疑是培養個性思維能力的重要因素
教育心理學家認為: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質疑,能引發學生探索反思,舉一反三,讓學生對建筑給排水知識產生興趣,消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惰性和封閉性。通過質疑,促使學生思維方式日趨嚴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創造條件,找出一些類似、易混淆的問題讓學生分辨、討論,以此提高學生由于認識疏忽導致片面甚至錯誤的認識。例如,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教學中,先列舉學生熟悉的實例提問學生:當火災發生時噴淋系統的噴頭能噴水滅火?學生常回答:那是因為噴頭里面有水和水壓。這時,明明知道學生的回答有出路,但不忙于給他們下結論。再進一步提問:為什么噴頭平時不噴水卻會在著火時自動噴水呢?這一問使學生對“只因為里面有水和水壓”的結論產生了疑問。從而進一步思考推敲使答案更加嚴密。趁此引導學生進行討論、辨析,使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在知識內容上相互補充,思維方法上互相啟發,情緒上互相感染。讓學生變單向思維為多向思維,從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去認識了解事物,通過以上的例子,說明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是一個綜合的智能控制系統,能及時、迅速地進行滅火,將損失減小到最低限度。由此可見,質疑能引發學生的思維能力變得嚴密,從而促使學生對知識探索產生強烈的探索欲望,以此打破教師的“一言堂”的傳統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多層面、多角度的思考問題,培養學生思維的嚴密性。
總之,隨著新課程教學的改革,對學生的能力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較強的學習能力會讓學生受益終身。所以我們在以后的教學中,少一些機械記憶,多一些動手動腦活動,多加強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方法的指導,努力將學生培養成新時代發展的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