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教學在現在的高等教育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實踐教學更是使醫學生從一名學生轉變為合格醫生的重要橋梁和紐帶,然而,現階段由于種種原因,醫學生實踐教學存在著諸多的限制和制約,本文就對我院近三年來的463名醫學實習生進行調查和訪談,了解醫學生實踐教學現狀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改進策略。
醫學生 實踐教學 現狀 改進策略
本文通過對三年來到我院實習的463名實習醫學生的調查和訪問,了解了西部地區高等教育院校醫學生的實踐教學現狀,并以此為依據,提出了幾點切實可行的改進策略,以期對如何提高醫學生實踐能力提供一些初步的參考和借鑒。
一、醫學生實踐教學現狀調查
1.目前大部分西部高等醫學院校的教學體制使學校不重視醫學生在校期間實踐技能的培養,從而導致學生從思想上不夠重視實踐教學。
眾所周知,目前高等教育逐漸成為大眾教育,各醫學院校也都相應擴招,而學校實踐教學資源相對匱乏,絕大部分院校仍然是以理論教學為主,學生在學校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學習理論和經驗,大部分院校也認為,醫學生學習的最后一年要到醫院去實地實習,從而把所有的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都寄望于最后一年的實習,認為學生學好理論和經驗,到了醫院實習自然就能學習好實踐技能。這種較為陳舊的教學體制和教學觀念也直接影響了學生的思想,很多學生也同樣認為在校學習期間,理論為重,實踐為輔,學生們大多在思想上也是更重視理論課的學習,對于實踐教學環節不甚重視,有的甚至覺得實踐教學中,任課教師沒有點名就可以不去上課,等等。我們認為學校和學生的雙重不重視是造成醫學生實踐教學效果不甚理想的根本原因。
2.大部分醫學高等院校還沿用過去的教學大綱,其內容沒有及時更新,且大綱中,也著重強調理論、經驗的傳授,實踐教學并沒有被足夠的重視起來,由此而導致了相關的教學內容更新較慢,同時教學方式、方法也比較枯燥,大多采用教師講,學生聽,沒有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生積極性,使得無論是教還是學都缺乏熱情和主動性。在我們的調查和訪談中,絕大部分學生(90%以上)表示:學校的學習內容枯燥,教師的講述千篇一律,實踐教學內容偏少,學生真正動手去實踐的機會并不是太多,在醫學生的五年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都表示,他們是最后一年到醫院實習,才真正開始鍛煉實踐技能的,而此時,學校的理論知識學習早已結束,經常會造成學生的理論學習和真正的實踐鍛煉脫節,大部分學生無法將兩者很好地結合運用,只有在實踐的過程中,又去復習相關理論知識,不但浪費時間,而且效果普遍不太理想。
3.醫學生臨床實習效果不甚理想。五年制的醫學本科生教學基本采用在校學習四年,最后一年到臨床醫院實習,也就是說,真正讓學生接觸臨床實踐的時間只有短短一年,而離開學校的醫學生大多是此時才剛剛接觸醫學臨床實踐技能,實踐時間相對較短,而學習任務偏重,取得的效果也不太理想。眾所周知,目前醫學生實習缺少相應的法律法規保證,同時更缺少患者的配合,絕大多數患者不愿意讓實習學生操作,因而使得實習學生實踐機會減少;而且由于很多的高等院校和臨床醫院之間也缺乏必要的溝通,大多數帶教醫生又工作繁忙,且工作壓力過大,同時,醫院中也存在著很多醫生對實習學生重視不夠或者是缺乏帶教經驗等情況,這也會影響學生實踐教學的效果;此外,最后一年中,學生除了要面對繁重的臨床實踐教學的學習,很多學生還要兼顧考研、找工作,現在很多醫學生畢業工作難找,從而轉向考研;還有部分學生在最后一年忙于交朋友,搞社交,希望提前適應將來的社會工作和生活。以上的種種都一定程度的使得醫學實習生的實踐教學工作的開展無法達到預期的目標。
4.大部分高校對于實踐教學效果都缺乏一定的考核機制和管理機制,從而也導致了無論學生還是教師都不夠重視實踐教學。
首先,我們在訪談中發現,各醫學高校學生在校期間參加的各種考核基本都是理論方面的,學生的獎學金評定等也只與理論考核成績掛鉤,從而造成學生在校期間對實踐能力的提高沒有足夠的重視。其次,教師教學效果的評定也往往只限于其理論課程的講述精彩與否,學校的檢查也大多限于教師理論課程的上課效果,這就使絕大多數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忽略了學生實踐技能的提高。此外,醫學生最后一年到臨床醫院的實習,也同樣缺乏相關的管理和考核,學校方面往往把學生派出后就覺得完成任務,基本很少有學校會在學生實習期間去檢查學生是否在崗以及學生的實習效果;同時,大多數臨床醫院也缺乏相應的管理和考核機制,一般臨床醫院對于實習學生都沒有統一的管理,也沒有統一的考核方式,都是帶教教師直接寫評語,給成績,這些不規范的管理模式和考核機制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實踐教學效果。
二、提高醫學生實踐教學效果的策略
1.學校要做好實踐教學的思想動員和相關培訓
首先,要從學校層面上做好相關的思想動員和培訓,這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要做好教師方面的動員和培訓,就目前情況來說,大多數教師仍拘泥于過去的教學模式,理論研究為主,真正的動手能力以及如何引導學生開展實踐教學這兩個方面相對較差,所以,從學校層面上來講,首先,要做好教師方面的培訓和動員;其次,還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動員和培訓,一定要讓學生對于實踐教學從思想上重視起來,這樣他們才會在學習中重視實踐能力的提高,另外,學校還應該對學生進行集中的實踐能力培訓,以期提高學生實踐技能。
2.醫學高等院校應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
首先,學校應該調整現有重理論輕實踐的人才培養方案,在新的人才培養方案中,應該把實踐教學提到相對較為重要的地位,重視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其次,要制定新的教學大綱,根據醫學日新月異的變化,及時調整相關教學大綱內容,并且在新大綱中,把實踐能力的培養納入進去,做到理論指導實踐,實踐為理論服務;此外,根據醫學是一門發展較為迅速又重實踐的科學,任課教師應該根據最新的醫學發展,及時更新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了解最新的相關信息,從而有效地指導實踐;最后,教師在教學中還應該探索各種教學方式,改變過去的單純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單一教學方式,運用多媒體和網上教學平臺等等新的實踐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建立完善的見習、實習體系
我們從訪談中了解到,目前大部分醫學高等院校基本都是采取最后一年入院實習的模式,這已經不能滿足目前的教學需要,我們認為,從醫學生入校開始,學校就應該制定完善的見習和實習體系。我們認為,在醫學生低年級的時候,就可以利用寒假和暑假到醫學進行見習,這個時期的見習的主要任務主要是感受醫生的工作、熟悉醫院的日常運作、將學到的理論知識在一定程度上和臨床實踐結合起來等等,這時期的學生主要是要增強自身的責任心,增強對這個職業的熱愛程度。此外,當醫學生進入高年級學習的時候,要引入本科生臨床教學導師制,學生進入高年級的時候,學校可以挑選有經驗的臨床醫生,使其成為固定的帶教教師,對其進行規范的帶教培訓以及相關理論知識和實踐教學結合的相關培訓,從而使其能夠更好地指導學生的實踐技能的提高。
4.加強實踐教學管理,建立健全實踐教學考核體系
首先,學校要完善自身對實踐教學的管理,此外,還要加強與臨床醫院的聯系,成立專門的管理小組,不但對學生在校期間的實踐能力進行管理和考評,也要在學生到臨床醫院實習后,也要定期進行檢查,以保證學生按時到崗。其次,學校也要與臨床醫院進行良好的溝通,臨床醫院也要加強對實習學生的管理,并且定期進行考核,相關考核成績要與學生的獎學金評定等掛鉤,從而引起學生足夠的重視,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總之,醫學生的實踐教學目前存在種種問題和困難,要想提高醫學生實踐教學效果,需要學校的積極改革,教師和學生的積極配合以及臨床醫院的完善管理和考核制度,從而使醫學生的實踐教學效果得到明顯提高。
參考文獻:
[1]戴洌,吳毅梅,鄭東輝.低年級醫學生預見習實踐及教學效果分析.中國高等醫學教學,2007,(8).
[2]馬肖容,張軍,馬延生,于楠.在臨床教學中綜合運用多種教改方法提高醫學生實踐技能的探索和評價.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9.
[3]張國偉.臨床實踐教學的困境及對策.基礎醫學教育,2011,13(8).
[4]苗傳麗.淺議實踐教學在教學中的作用.科技創新導報,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