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合型高端文創人才的開發,是推動創意經濟發展的有力保障。通過前期的調研以及與國外高校在人才培養課程上的交流合作,以國際視野歸納總結了一些適合我國國情及浙江區域特點的文創人才開發培養經驗。
國際合作平臺 高端文創人才 人才開發
在文創產業大發展,國際交流日趨頻繁的背景下,依托國際合作平臺,推進商端文創人才的開發成了時代賦予高等教育復合型創意人產培養“政產學研”結合模式下的又一命題。
通過前期與意大利、英國、澳大利亞、美國等國高校在設計類人才培養課程項目上的交流與合作,從而整合資源,搭建起“文創業高端人才國際開發中心”的開放平臺,推進“政產學研+用”的有機結合、有效互動,本文在探索國際視野下符合中國國情的復合型高端文創人才開發策略方面,歸納總結出了一些適合浙江區域特點的經驗。
一、打造國際合作高端文創人才開發環境
1.硬件環境
依托政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意產業園。
隨著創意經濟的發展,創意產業公共服務平臺的日趨完善,早期單一、封閉的創意產業集聚區逐漸轉變成以大學為依托、以創意源頭為集聚、以知識外溢為輻射的開放式“多區聯動”的創意產業發展模式。在浙江,中國美術學院白馬湖生態創意城、下沙高教區浙江理工大學創意產業園、浙江傳媒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園名孵化中心、西湖區467創意聯盟——浙江工業大學設計產業園等都代表了未來圍繞高等院校建立創意產業集聚區和產業帶的一種趨勢。這種政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意社區模式以創意產業為中心,關注文創人才個人的發展,鼓勵創新與合作,它具備學習、創新、社會性和可持續性,使得大學、科研機構、文化或創意團體、各類專家教授、文化創意人才和企業等各種創意機構和創意人才能夠在共同推動創意產業的框架下,資源互補、利益共享、協作發展,發揮出市場主體的能動作用和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
2.軟件環境
創意產業園中教學產業相結合的導師工作室制的建立與完善:引入企業實戰項目,構建校企聯合培養模式,實行雙導師制。
導師工作室制是利用高校創意產業園的開放式培養環境,探索校企合作行動,結合課程體系建設、師資建設、開放式教學的管理與監督機制的完善等,在文創人才培養、企業設計解決方案的研發等內容上實現雙贏的一種復合型高端人才培養模式。例如,在課程開發上,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模式,即教師步入企業、企業人員進入園區課堂共同合作開發和完善創意設計人才培養的實訓課程;邀請企業設計師、產業鏈經營人員以講座形式,傳授實戰經驗,提升學生對文創設計的感性認識;通過“訂單教育、崗位實習與項目設計實訓相結合”的模式,挖掘學生個體技能潛力,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為其提供企業頂崗實習崗位,提高學生對文創產業中各環節崗位的認識和對創意工作的敏感性。
二、構建開放式高端文創人才開發平臺的模塊
1.以“workshop”工作坊式訓練營為代表的實踐課程建設
“workshop”工作坊式訓練營課程,一般通過校企聯合的方式,將企業具體的設計項目引入到實踐教學環節中,學生通過一周至兩周的集中訓練,在企業設計師與學校指導老師的雙重指導下,開展設計實踐活動,為企業的生產實踐中的問題尋找解決方案。這種讓學生參與企業具體項目的體驗式教學,注重課程教師、企業導師、學生與教學媒介等因素的整合,有利于形成強化學生主體意識和發揮主觀能動作用。在這種整合中,教學變成了一種持續互動的動態過程,課堂變成了一種動態的、生長型的“教學生態環境”。這樣的教學氛圍,有利于培養從創意到設計到產品經營(市場研發和運作等)的綜合創意執行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高端復合型文創人才。
2.強調“entrepreneur education”創業教育
復合型高端文創人才是高素質應用性人才,其“應用性”體現在滿足社會需求、在創業就業方面有競爭力,這樣的人才必須具備綜合的計劃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而創業教育對培養個人在這兩方面的能力非常重要。
創業教育雖然在我國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近幾年取得了不少成果。以浙江為例,許多高校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業技能,采取了教育與商業化運作相結合的模式。例如,建立大學生創業園,組織學生開展“創業計劃大賽”,參與“創業設計活動”,實施“科技創新計劃”,臨時組織“創業培訓班”,或在高校創意產業園區的導師工作室進行創業實訓等。無論是大學生創業園“incubator”,還是高校創意產業園的導師工作室,都是創意實踐的“孵化中心”,除了能為大學生提供就業、創業信息,開展創業設計大賽,提供與產業鏈對接、與產業市場互動的“workshop”工作坊式訓練營實戰設計課堂外,一般還設立創業服務中心,提供工商、稅收、信貸、項目評估審批、信息咨詢、財務顧問、產權交易等服務。在這種“課堂+基地+活動+服務中心”創業指導平臺環境中,有助于鍛煉學生的項目創意開發及實施等實踐能力,能全面鍛煉學生的綜合創意設計實踐能力和創意經營管理能力。
3.積極探索國際合作辦學“X+X”的聯合培養模式
復合型高端文創人才必須與國際接軌,是在全球化競爭中善于把握機遇和爭取主動的高次層人才,要具備國際化意識和一流的知識結構,視野和能力達到國際化水準。所以,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探索國際聯合培養的“X+X”模式是打造高端文創人才開發平臺不可或缺的部分。
“X+X”培養模式的內容,一般指的是學生在國內高校就讀一至兩年課程,經申請批準后,到國外指定的協議高校就讀后幾年的課程,或參加跨文化交流、海外實踐訓練項目、海外實習等。針對高端文創人才培養著重強調提升實踐應用能力,“X+X”的培養模式不僅僅局限于學位教育,還涵蓋了素質拓展、學習交流,例如海外學習、夏令營及暑期學校、文化交流活動、交換生項目、創新合作團隊等內容。在探索多元化形式的國際合作聯合培養模式過程中,注意課程課程體系的對接、服務和管理體系的建設和完善,如項目管理、咨詢指導、信息服務、派出管理、境外管理等。
4.打造國際化的師資隊伍
具有國際化水準的高端文創人才培養開發,離不開師資隊伍的國際化建設。浙江省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浙江省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規劃、留學浙江行動計劃等文件精神都體現了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性。在打造國際化師資隊伍時,遵從“走出去,請進來”的理念,通過多種方式派遣教師到境外高校、研究機構進修或參加國際會議,境外高校、專門的設計研究機構也派教授或專家訪問國內院校,進行短期授課或參與教學活動。通過這種互訪互學的交流機制,提升師資國際化水平,從而加強高端國際化文創人才培養的實力。
5.將職業證書培訓引入其中
復合型文創人才開發,還應注重學術、技術、職業三者的結合以及社會適應能力和職業技能的提高。職業證書的取得是體現這兩方面能力的手段之一。因此,在文創人才培養開發過程中,引入文創類職業資格證書的培訓很有意義,將直觀體現高端復合型設計人才的培養質量。例如,ICAD國際商業美術設計師職業資格認證,是國際商業美術設計師協會在全球范圍內推行的四級商業美術設計專業資格認證體系。ICAD證書由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注冊,不僅證明持證人所掌握商業美術設計原理和知識的程度,而且還反映其在實踐中的能力和創新水平。ICAD職業資格認證體系,代表了當今商業美術設計專業資質認證的國際水平,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和國際權威性。
三、爭取更多的政策支持
復合型高端文創人才開發,需要盡可能爭取更多的政策支持。以政府、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和社會群體及其他市場主體等為單位,在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基礎上,就人才政策、市場環境建設、人才資源開發等合作內容,采取一定方式途徑開展合作,并以公約、協議等形式結成人才協作聯盟,共同開發適應我國創意經濟發展實情的高端文創人才。
文創人才合作開發重點突出以下幾方面:
一是以為區域特色創意經濟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為目標。以浙江省為例,就是高端文創人才開發合作的籌劃與實施,要以浙江省經濟發展規劃實施的實際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二是中長期規劃與動態跟進計劃相結合。
三是以比較優勢整合與互利共贏為文創人才開發合作的實施操作原則,充分關注各合作主體、合作地區、產業與企業等共贏性。
四是以整合區域內外合作開發文創人才的各種資源和有利條件為基礎。
參考文獻:
[1]郭梅君.創意轉型——創意產業發展與中國經濟轉型的互動研究[M].中國經濟出版社,2011.
[2]唐紅軍.關于改進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思考[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1,(31).
[3]谷彥彬.創新型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裝飾,2005,(10).
[4]Yi Lin Wong. Kin Wai Michael Siu,A mode of creative design process for fostering creativity of students in design education, Technol Des Educ,DOI 10.1007/s10798-011-9162-8,Springer.
基金項目:2011年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科研課題(R2011B001);2011年度杭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A11WH01);浙江理工大學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實驗教改項目(1134243231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