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當代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有利于社會的發展和當代大學生自我價值的實現,所以我們必須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積極幫助當代大學生培養核心價值觀,本文從培養當代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意義和現實情況出發,著重探討了培養當代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養模式與途徑以及需要恪守的原則等,希望可以幫助我國高校樹立良好的風尚,使當代大學生樹立起普遍的、具有認同性的核心價值觀。
當代大學生 核心價值觀 培養模式與途徑
一、培養當代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意義
1.培養當代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是民族文化建設的現實要求。文化多元化是一股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世界越來越發展,文化融合越來越成為一股強大的勢力,讓很多原本歷史悠久的文化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消退,比如說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氣氛已經遠比不上圣誕節和情人節了。我們之所以要培養當代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就是要讓他們產生一種意識,即怎樣在融入到這個世界潮流的同時,保持住自己獨有的文化特色,這是非常值得我們思考的。
2.培養當代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是社會轉型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的關鍵。在這個社會轉型期,我們必須要做的就是培植一種社會所普遍認同的價值體系,對于我國來說,就是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體系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可以幫助我們優化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讓我們國家逐步變成一個更先進的國家。而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之中,當代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尤為重要,因為現在的大學生是未來社會建設的中堅力量,只有牢牢把握住當代大學生這個群體,才能把握住社會核心價值觀培養的底線。
3.培養當代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是引導大學生走出現實困境、實現自我價值的重要途徑。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大學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壓力,學校和社會都希望通過一定的途徑緩和大學生群體的焦慮,讓他們擁有實現自我價值的信心,培養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比較有效的途徑。培養當代大學生群體的核心價值觀,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就業觀、戀愛觀,更好地應對現階段面臨的問題。
二、當代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概況
1.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取向趨于合理。在實際情況中,大多數的大學生都認可我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且認為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非常有必要,這充分說明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取向較為合理。我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流的價值觀是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只有樹立這種先進的價值觀才能更好地融入社會,顯然,大學生群體能夠對此有正確的認識,他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說明了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先進性和大學生集體素質的樂觀形勢。
2.當代大學生群體心理中的現實主義色彩較為濃重。由于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和大學擴招造成的后備人才過量,當代大學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社會壓力,社會發展等原因也造成社會環境的日趨復雜,基于這些原因,當代大學生的價值取向中帶有濃重的現實主義色彩,他們過分關注自身利益而不同程度地忽視社會責任,功利化現象太過嚴重。
3.當代大學生普遍存在誠信缺失現象。誠信是一個社會得以存在的基礎之一,但是在當代大學生這個群體中,誠信危機的存在日益成為核心價值展現的短板。不僅在生活中他們缺乏誠信的意識,比如說有很多大學學生在圖書館借書不還,在學術這個最圣潔、最崇高的事業中,也存在很多無視誠信、褻瀆學術的現象,例如花錢請人代筆寫作業、考試抄襲、論文抄襲、買版面發表論文等等,這些現象在當代大學日漸成為一種不良的風氣,對大學學風產生極其惡劣的影響。
4.當代大學生的人性多面性情況普遍存在。隨著社會的發展,社區分割情況日益突出,很多時候人需要在不同的場合扮演不同的角色,而很可能某些角色是與他的性格不吻合的。由于大學生的社會地位比較特殊,他們所要扮演的角色較多,他們需要在不同的環境中展現不同的性格和價值觀念,這種內心的沖突會造成心理壓力加大,難免會影響他們的心理發育。
三、當代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養模式與途徑
隨著社會的發展,核心價值觀的培養模式也得以創新,在新時期,我國當代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養主要是遵循以理論教育為主,實踐教育為輔,以人文認知為內修,以校園文化為外在環境的一種培養模式。這種培養模式的主要途徑有:
1.開設思想政治課程。我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推行的也應該是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所以在當代大學中開設社會主義思想政治課程非常有必要,這樣既可以有利于大學生學習社會主義的優秀思想成果,也可以從思想上教育學生,幫助他們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等課程可以為當代大學生的價值取向提供參考。
2.開展人文通識教育。我國大學專業劃分較為明晰,基本上還是一種專才的培養模式,這就容易使大學生的知識面變窄,他們難以應對社會發展所帶來的知識更新。所以,在大學里應該開展人文通識教育,全校對開設一些旨在提高學生嘗試認識、人文素養的課程,如昆曲欣賞、西方音樂欣賞等,這些課程不僅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對于學生的長遠發展也很有好處,可以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生活品味。
3.培養共同的價值認知。由于社會環境的變化,西方自由主義文化傳入中國,新一代獨身子進入大學,造成當代大學生普遍個性鮮明、特立獨行。在當代大學生這個群體中,不同的價值觀念隨處可見,共同的價值認知卻很難形成。這就需要學校通過一定的措施,尋找當代大學生這個群體中的共性,培養學生群體中共同的價值認知。
4.培植良好的校園文化。校園是大學生生活和學習的園地,它的文化氛圍也會影響到大學生的心理性格形成。所以大學應該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將大學校園建設成文化底蘊深厚、人文氣息濃厚、人性化的社區,為學生提供更好的環境,幫助其核心價值觀的形成和培養。
5.開展豐富的社會實踐。大學是學生走向社會的一個過渡,是學生在知識與能力的不斷的雙向磨合中發現自我的過程,所以在大學中應該提供機會讓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不僅各個專業有實習活動,新聞系進入報社、電視臺實訓,社會學系參加社會活動、組織社會調查,環境資源系搞環境測評和生態實驗等。
四、當代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培養時應該注意的原則
1.德智統一。核心價值觀一旦確立,就會影響到大學生今后的所有活動,所以在培養核心價值觀的時候就應該注意,以德育教育為主,做好學生的能力培養。
2.知行合一。當代大學生是未來社會建設的主要力量,所以在培養核心價值觀的時候需要注意,既要使他們掌握知識,也要增強他們的實踐能力。
3.義利雙贏。培養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就是要讓他們樹立一種觀念,在履行社會責任的同時,為自己爭取恰當的利益。
五、結語
培養當代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有利于社會發展和大學生自身價值的實現,值得我們重視,我們應該采取理論加實踐、自省加環境構建相結合的方法,遵循德智統一、知行合一、義利雙贏的原則,促進核心價值觀的培養。
參考文獻:
[1]王浩然.當代大學生核心價值觀培養路徑探討[J].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02).
[2]鄭鴻圖,霍志磊,楊慧慧.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路徑探討[J].大家,2011,(15).
[3]馬紹堯.對構建當代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思考[J].新西部(下旬.理論版),2011,(12).
[4]李勝宏.論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J].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