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地處城鄉結合部,生源素質參差不齊,家長對孩子的監督千差萬別。大部分孩子自覺、認真對待作業,但也有部分孩子對作業不夠自覺。有的孩子在應付作業,有的孩子不交作業是懶,有的是對作業不感興趣。家長也因能力和方法等原因對孩子作業沒有辦法,有的甚至對孩子作業不聞不問。為保證教學質量,迫切需要教師設計出能讓學生覺得有興趣的新型、有效的課外作業,以吸引更多的學生自覺地、有質量地投入到完成英語作業的隊伍中,以保證教學質量。
一、革新作業類型
各年級老師改變單一的抄抄寫寫的作業,布置新型詞句鞏固抄寫類作業。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老師收集學生作業進行整理,并把新型詞句鞏固抄寫類作業大體分為四類。
1. 實用型作業
新課程下的英語作業定位于課堂的“深化”,即以任務為中心、以英語語言為載體,體現真實性、生活性、人文性,實用性。可以給物品貼上英語標簽,制作名信片,讓學生制作英語賀卡,給自己制定作息時間表等。例如作業My Timetable通過讓學生寫和生活緊密相關的作息時間表,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又可以讓學生安排好自己平時或寒暑假的作息,培養學生珍惜時間和合理安排利用時間的意識。
2. 交際型作業
任務型教學強調直接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作業等讓學生用英語完成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各種任務(即做各種事情),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老師可以讓學生用所學的句型進行通信;亞運期間采訪來賓、采訪外國記者,并記錄下來;小組合作編故事,扮演角色等。這種交際型的創新作業,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也提高了他們交際能力。例如,給Miss Lu寫一封E-mail,介紹自己的作息時間,學校生活或者飲食習慣等等。一方面學生會饒有興趣地向老師介紹自己的情況,另一方面這也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交流。
3. 生活化作業
語言是為生活服務的。生活中處處有英語,也處處要用到英語,生活中有取之不竭的英語學習資源。為此,老師把作業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布置一些與學生生活有關的作業。平時大家總是比較關注自己所在城市的天氣,出門旅游也比較關心旅游城市的天氣。讓學生收聽英語頻道的天氣預報,并把主要城市的天氣或者旅游目的地的天氣記錄下來做一個Weather Report,這樣有效地運用和鞏固了詢問和描述天氣的語言知識。
4. 本土化作業
老師若能恰當地運用當地文化,創造一種熟悉的語言背景,定能使學生產生一種強烈的表現欲望。因為地方文化是他們生活中熟知的內容,學生易受感染而進入角色。我們要善于挖掘每個地方本土特有的元素,把它與英語作業的布置結合起來。吉山小學每個班都有為數不少的本地生,了解廣州和吉山的歷史,人文,生活,習俗等方面的相關知識很有必要,這樣可以保護和傳承本土文化。即使是外地同學,對這些方面的了解也可以促使他們更快地融入廣州,融入吉山的生活,加強同學之間的團結。讓學生向家長和鄰里街坊了解一些有關舊的吉山小學和新的吉山小學的信息。寫一些比較級的句子來描述兩者之間的變化。這樣也達到了操練比較級的目的。
二、改變作業完成方式
《英語課程標準》提倡英語教學與情感教學結合起來,創設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使學生相互學習,相互幫助,體驗成就,發展合作精神。布置作業要充分注意集體的作用。
1. 學生和學生合作
作業《本班之最》讓學生調查了解本班同學外貌,習慣或者才藝方面最突出的地方,同時理解和靈活運用最高級的語言知識。學生先是回答有關問題,到后來自己也可以設計一些問題來進行調查。學生對周圍活生生的例子非常感興趣,在復習最高級的同時,也增進了同學們之間的了解,發掘了一些同學的特長,樹立了他們的自信。
2. 學生和家長合作
作業“the New School and the Old School”讓學生向家長和鄰里街坊了解一些有關舊的吉山小學和新的吉山小學的信息,這樣加強了學生與家長和鄰里街坊之間的交流。讓學生了解了廣州和吉山的歷史,人文,生活,習俗等方面的相關知識,保護和傳承了本土文化
3. 學生和老師合作
作業E-mail一方面可以使學生饒有興趣地向老師介紹自己的作息時間,學校生活或飲食習慣,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老師了解到學生的情況,這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交流。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