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游戲具有趣味性、普及性、競爭性、娛樂性、智能性和知識性等特點。它的易行性為體育設施差的學校提供了豐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體育游戲內容廣泛,所有的體育運動項目都可以成為體育游戲的內容。而且場地器材可多可少,簡單易行,便于普及和開展。同時體育游戲具有一定的情節和競賽因素,富有思想性、生活性和直觀性,形式生動活潑,是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之一,因而是體育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
體育游戲在教學中的運用
體育游戲在準備活動中的運用。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一般準備活動是慢跑、進行操、定位操等,反復使用會使學生感到枯燥、厭倦、課堂氣氛呆板沉悶。如果在課堂中穿插一些奔跑類的游戲,如蛇行跑、螺旋跑、跑動中的“聽號抱團”“拉網捕魚”等,既起到活動肢體、提高興奮性、集中注意力的效果,又有利于組織教學,還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體育游戲在技術技能教學中的運用。在體育技術技能教學中,正確運用游戲法,可以改變單一枯燥的練習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變化的情況下強化動作技能,促進動力定型的形成。例如,籃球教學中“一人運兩球”“投籃晉級”等游戲將對籃球的基本技術游戲化,激活了教學方法,增加了練習的趣味性,能吸引學生全身心投入,有利于掌握動作技能。又如中長跑是一項有效發展學生心肺功能、培養學生意志品質的運動,如果一味按中長跑競技比賽的要求,逼著學生繞著田徑場一圈圈地跑,學生容易出現恐懼、厭倦的情緒,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如果采用一些追逐游戲、越野跑等方式,可以使學生在快樂的氣氛和豐富的想象中達到教學目的。
體育游戲在身體素質練習中的運用。身體素質練習,一般動作難度小、負荷大、比較單調。采用游戲法練習,不僅可以增加趣味性,還能調動學生的練習積極性。如發展腿部力量的“立定跳遠”“蛙跳接力”“雙人蹲跳”,發展上肢力量的“推小車”“推人出圈”,發展靈敏素質的“打龍尾”“擲沙包”等游戲,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目的要求進行選擇運用。
體育游戲在整理活動中的運用。游戲法用于整理活動,有助于消除疲勞,促進身體機能盡快恢復,使人體能更快地由緊張狀態過渡到相對安靜狀態。一些小負荷的游戲活動,在大腦皮質所引起的興奮可以加深運動中樞的抑制,促進其恢復。整理活動的游戲內容和形式力求做到輕松、活潑、精彩幽默,使機體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放松。在游戲的具體運用中,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年齡、性別等特點,選用和創編一些帶有舞蹈動作的游戲和以放松為主帶有智力性競賽的游戲。
體育游戲的作用
游戲教學能培養學生的德育。道德教育的本質,在于發展孩子內在的性質,讓他們自發地產生創造性活動,在自我體悟中生長自己的良好德性。在各種游戲的教學和練習中,我要求學生遵守游戲的規則,尊重裁判的判決,強調比賽的真實性和公平競爭,體現“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良好賽風。由于是集體競賽活動,且富對抗性的特點,我著重對學生進行團結、配合、用集體的知識與力量去爭取勝利的集體主義教育;并利用競爭的特點,進行競爭意識、尊重對方、尊重裁判、相互學習的體育道德風尚的教育。
形式多樣的游戲能調動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和積極性。體育運動能有效地發展學生的心肺功能,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這就要求我們應從學生的興趣特點出發,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選擇適應學生身心發展的游戲,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習和鍛煉的主動性,在樂中學、學中樂、樂中練。這樣不但增強了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又能激發學生的好勝、好學之心,還能在游戲中學到體育教學內容,達到體育教學目的。
運用游戲鍛煉學生的綜合身體素質。身體素質是任何運動的基礎,在教學中應重視身體素質的培養,要有目的、有步驟全面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但不宜單純地安排身體素質練習,學生容易出現疲勞和乏味,影響教學效果。教師應在枯燥練習中加入游戲,如“貼人”“運輸物品”“打口袋”等,都能全面提高身體素質,提高學生練習的興趣和興奮性。另外,由于游戲多是以集體形式進行的,在集體榮譽感和責任心的驅使下,可以使學生克服怕苦怕累的思想,全力以赴地參加游戲競賽,因此可以較好地達到練習效果。
責任編輯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