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的學生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是沒有升級考試的,只在要入讀大學時才有一次正式的考試。面對國語程度普遍都處于初級階段、口語普遍使用粵語、說普通話大都有些吃力的境外學生,容理誠老師別出心裁地上了《賣油翁》一課。這節課的教學體現出以下的鮮明特色。
教學目標具體實在、集中。在當下的課程改革大潮中,巡視組會議越來越猖獗,一些地方語文課堂上的教學目標在宏大與空泛上越走越遠,在所謂的人文性上使得不少學生學無所獲。針對如此的語文課堂教學痼疾,容老師將學習任務確定為學習用文言文來翻譯白話文,教學過程中也緊緊扣住這一主線進行運作,不信手拈來,不隨意生發,不旁逸斜出,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很好地完成了預定的教與學任務。
教學內容富有挑戰與啟迪。在文言文教學中,幾十年來我們習慣于用現代漢語翻譯文言文,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卻很少去反過來思考,用文言文來翻譯白話文。在近60年的語文教學中,這是具有挑戰性的實踐嘗試,雖然在全國初中語文課改中,深圳的夏志明老師也曾要求學生依據老師的現代漢語的譯文說出課文中的文言文句子,但是,沒有具體要求學生依據教師另外創編的白話文故事(如《琴女與球手》)來翻譯成文言文。盡管是局限在《賣油翁》一課所學的9個文言文實詞和一個句式,對學生來講,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成功喜悅和了不起的進步,這對我們的文言文教學是一個很好的啟迪。
教學觀念前衛淡定。教學中處處體現出資深語文人的教育職業道德修養,非常坦誠地面對教學,非常真誠地面對學生。容老師一上課就直言相告:這一課我們早已學習過了,今天的學習不是重新來一次,而是在過去學習的基礎上重溫加深,即學習怎樣用文言文來翻譯白話文,以鞏固自己所學到的文言文實詞句式。在預熱重溫的過程中,教師不斷以身示范,教學生朗讀,要求大膽、大聲跟讀,不斷表揚,不斷示范,課堂上抽了十多位學生的單獨朗讀。然后進行9個單音節詞以及一個句式的競猜性質的重溫,為本節課學習的主任務做足了鋪墊,大大減輕了學生用白話文來翻譯文言文的難度。在學生翻譯之后又非常及時地進行評價,很好地激勵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手法嫻熟老道。一節40分鐘的課,容老師從容自如,教學任務的確立、教學節奏的有效掌控、教學方式的嫻熟運用,都體現出了一位老語文教師幾十年的沉淀與積累。要求學生采用多種方式進行重溫,進行有關實詞與句式的復習,有關翻譯的小步子嘗試,對照翻譯的搶時競答,以及最后的自評展示等,下課前,對翻譯對學習所做的干凈利索的總結,這些對中青年教師都是一種很好的示范。
這節課略顯不足的是白話文翻譯成文言文的信息價值挖掘不足,應該給學生講:在凝重的場合里應該或可以適度運用到一些文言文,在以少勝多的表達中可以顯得更加莊重嚴謹,如司法語體和重大的簽約文本,包括莊重的請柬等,以此來更好地提升學生學習的內在需求。
(作者單位:深圳市南山區教研中心)
責任編輯 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