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會計模式的職能是指會計模式在運行過程中所產生的作用,會計模式的社會職能主要包括行為規范、資源分配、利益保護和行業管理,因此,會計必須有嚴格的行為規范和職業素養。
關鍵詞:會計模式 職能 行為規范 職業素養
會計模式作為會計的作業方式,其本身就是一個經濟信息系統,所以會計的主要社會職能是信息的加工和傳遞。會計從其產生之日起,就是借助于特定會計方法,收集加工、記錄和報告信息。會計的信息職能必然在會計模式中得到體現和發展。
一、行為規范職能
在會計僅僅用于記錄剩余產品數量時,或是僅僅作為累計家庭收支的工具時,還沒有具備行為規范職能。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制度的演進,需要通過會計核算與記錄的業務數量越來越大,參與會計工作的人員越來越多,會計逐漸成為一種專門職業。在這種情況下,產生了監督會計人員忠誠與否和考核其工作效率高低的需求,會計模式對會計行為的規范職能應運而生。隨著經濟的發展,會計模式的行為規范職能日益受到各國政府的認可和重視。長期以來,我國始終非常重視會計模式的行為規范職能。除了制定和實施規范會計業務的準則和制度,還頒發并不斷修訂用于直接約束會計人員行為的法規文件如《會計法》、《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等。
二、資源配置職能
會計模式的資源配置職能是隨著經濟的發展而由人們逐漸認識并逐步強化的。會計產生于對剩余產品的計量。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經濟生活中開始出現合伙與委托代理等形式的兩權分離,并發展成為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形式,會計開始走出家庭和莊園,逐步演進成為一種社會公共產品。會計的資源配置職能因此更為人們所重視。例如,在記錄和呈報會計信息時,按照什么標準計量資產,按照什么方法確認收入和費用,按照什么原則報告可分配收益,會 對企業各方面信息使用者的利益產生直接和間接的影響。這是因為,價值耗費量的確定,是對補償基金的確定,也是對收入中需要扣除金額的確定。在此基礎上才能計算出當期收入中有多少用于已消耗價值的補償,多少可以用于分配。會計核算中的確認和計量過程,同時就體現了會計的資源配置職能。會計因此而成為傳導資源信息,分配社會資源的重要手段。在會計信息已經成為公共產品的社會中,所有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業務都作為會計核算規范而被置于會計難則和會計制度的管轄范圍中。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會計準則中的會計核算規范既執行著規范信息活動的職能,同時也執行著規范分配活動的職能。
三、利益保護職能
利益保護職能是資源配置職能的延伸。在發揮會計模式的資源配置職能過程中,必然會產生一定的經濟后果。所謂經濟后果,是指會計報告將影響企業、政府、工會、投資人和債權人的決策行為,受影響的決策行為反過來又會損害其他相關方面的利益。也就是說,無論是通過會計制度制約會計人員,還是依據會計準則規范會計信息,其實質無非是借助對會計行為的規范,實現對某些利益主體的保護。
四、行業管理職能
會計工作是經濟管理工作的組成部分,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對會計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目前會計工作出現會計信息失真、財務管理混亂、跑冒漏嚴重、財會基礎工作薄弱化的現象,究其根源,是因為會計人員違背了會計工作中應當具備的基本職業道德標準。因此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應遵循的會計職業行業規范或道德標準。建立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會計職業道德規范,使其成為各行各業會計人員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既是貫徹執行新《會計法》整頓經濟秩序的客觀要求,也是我國進一步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治理腐敗的有效措施。我國《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中專門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標準做出了規定,包括愛崗敬業、熟悉法規、依法辦事、客觀公正、搞好服務、保密守信。在新《會計法》全面實施的今天,財務管理混亂的現象,具體表現為會計工作界限劃分不清,會計賬目不清、弄虛作假、信息失真。這些現象都與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密不可分。
從我國目前情況看,會計正常教育和后續教育尚無足夠的職業道德內容,機制尚未有效形成,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素養以及認識水平和認識能力相對較低,沒有把自己的職業責任感和道德義務感相融合。職業道德要求從事職業的人員要具有客觀、公正嚴謹的工作態度,敢于監督,勇于守法、護法、執法的責任感。但在現實中,會計人員受所屬單位管轄,其職能的有效行使受到了限制,在是非面前,服從領導,被動監督,不能發揮出會計人員應有的監督反映功能,不能做到客觀公正,會計信息往往不能準確真實反映客觀經濟現象。
市場經濟呼喚建立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中操作的會計職業道德規范體系,包括職業精神,職業修養、職業責任和職業公正。同時為保證財務報告的可靠性,應該建立切實可行的內部控制制度,從而避免和消除管理上的漏洞,促使會計人員遵守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為此,就要求會計人員要具有創新思維創造性工作,在更高層次上培養自己職業情感,認識自己的職業責任,信守契約,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形成良好的現代商品社會會計職業道德。要把會計基礎工作和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與改善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等有機地結合起來,積極采取措施,改善和加強會計基礎工作,使會計基礎工作逐步規范,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水平穩步提高,從而使會計工作在經營管理中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