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項目投資決策現狀,評價其指標體系,包括非折現指標和折線指標,并對兩個指標體系進行對比,為投資項目決策在中小企業中的應用提供依據。
關鍵詞:項目投資 評價指標 貼現
一、項目投資決策現狀分析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和不斷完善,項目投資的多元化和投資環境的復雜化,使得一些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所作出的項目投資決策缺乏科學性。
無論對于政府投資還是企業投資而言,資本性項目投資均具有投資內容獨特、投資數額多、影響時間長、變現能力差和投資風險大的特點。這也決定了項目投資決策的重要,如何取舍,要通過評價指標進行測算,保證企業的項目投資決策不失誤。
二、項目投資決策評價指標
大多數中小企業經營者的現金流量觀比較淡薄,或者說他們對現金流量的概念還比較生疏,缺乏現代經營理念和理財方面的知識,他們盲目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在進行項目投資決策時,往往主要運用財務會計數據進行定量分析。
(一)非折現指標
1.投資利潤率(投資報酬率)
投資利潤率=[年平均利潤項目投資總額] ×100%
投資利潤率的決策標準是:投資項目的投資利潤率越高越好,低于無風險投資利潤率的方案為不可行方案。
2.靜態投資回收期
靜態投資回收期,是指以投資項目經營期現金凈流量抵償原始投資所需要的全部時間。
(1)公式法
經營期凈現金流量相等時:
靜態投資回收期=建設期 +[原始投資額合計經營期每年相等的現金凈流量]
(2)列表法
經營期凈現金流量不等時
包含建設期的投資回收期 [t=0ppNCFt=0]
如果無法在“累計現金凈流量”欄中找到零,則:
投資回收期=[最后一項為負值的累計現金凈流量對應的年數] +
[最后一項為負值的累計現金凈流量絕對值下年現金凈流量]
企業進行投資評價時,首先要將投資方案的回收期同期望回收期相比較,如果投資方案小于等于期望回收期,此方案可以采納,否則不可采納。
(二)折現指標
1.凈現值
[凈現值=(項目計算期內各年的現金凈流量×復利現值系數)]
在原始投資均集中在建設期初一次性投入、其余時間不再發生投資的情況下:
凈現值=
[(項目投產后各年的現金凈流量×復利現值系數)-初始投資額]
采用凈現值指標的標準是:凈現值大于等于零為可行方案;小于零為不可行方案。如果幾個方案的初始投資額相等,且凈現值都是正數,那么凈現值最大的方案為最優方案。如果幾個方案的初始投資額不相等,則不宜采用凈現值,可采用其他評價指標進行分析和評價。
凈現值法的主要缺點是不能在幾個獨立方案之間評價優劣,但這個缺點在中小企業看來就幾乎不存在了。
2.凈現值率 [凈現值率=投資項目凈現值原始投資總額×100%]
如果某投資方案的凈現值率大于或等于零,就斷定該方案具有財務可行性;反之,就可斷定該方案不可行。
3.現值指數
[現值指數=項目投產后各年現金凈流量現值之和原始投資現值總額]
采用現值指數這一指標進行項目投資決策評價的標準是:如果投資方案的現值指數大于1,該方案為可行方案,反之則反;如果幾個方案的現值指數均大于1,那么現值指數越大,投資方案越好。
4.內含報酬率
內含報酬率又稱內部收益率(IRR),它是使投資項目的凈現值等于零的折現率。
(1)如果每年的現金凈流量相等,則:
①計算年金現值系數[年金現值系數=初始投資額每年現金凈流量]
②查年金現值系數表,在相同的期數內,找出與上述年金現值系數相鄰近的較大和較小的兩個折現率。
③根據上述兩個鄰近的折現率和已求得的年金現值系數,采用插值法計算出該投資項目的內含報酬率。
(2)如果每年的現金凈流量不相等,則:
①先預估一個折現率,并按此折現率計算凈現值。如果計算出的凈現值為正數,則表明預估的折現率小于該投資項目的實際內含報酬率,應予提高,再進行測算;如果為負值,則預估的折現率大于該投資項目的實際內含報酬率,應予降低,再進行測算直到找到凈現值的由正到負并且比較接近零的兩個折現率。
②根據上述兩個鄰近的折現率,利用插值法計算出投資項目的實際內含報酬率。
內含報酬率決策標準是:將所測算的各方案的內含報酬率與其資金成本對比,如果方案的內含報酬率大于其資金成本,該方案為可行方案;反之則反。
內含報酬率法計算比較復雜,中小企業業務也較少較簡單,企業會計人員缺乏這方面的專業知識,很少利用內含報酬法來進行項目決策分析。
(三)非折現指標和折現指標的比較
1.靜態投資回收期指標只說明投資回收的時間,但不能說明投資回收后的收益情況。
2.投資利潤率指標以相對數彌補了靜態投資回收期指標的第一個缺點,無法彌補由于沒有考慮時間價值而產生的第二個缺點,仍然可能造成決策失敗。
3.折現評價指標考慮了時間價值,彌補了非折現評價指標的缺點。
總之,折現指標和非折現指標各有利弊,在應用時,要充分考慮各個指標的優勢和不足,但是,當非折現評價指標的評價結論和折現評價指標的評價結論發生矛盾時,應以折現評價指標的評價結論為準。
三、項目投資評價指標在中小企業中的應用
中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問題正日益受到各國的廣泛關注,中小企業已成為各國的一個研究熱點。 中小企業對于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們與大企業一起共同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中小企業投資少,經營方式靈活,對勞動力的技術要求低,同樣的資本可吸納更多的勞動力,是失業人員重新就業和新增勞動力就業的主要渠道。
項目投資決策的評價與分析,并不是中小企業日常財務活動中的經常性工作,也許在一個會計年度都難得碰上一兩次。但是,它卻是企業財務活動中最重要的部分,因為中小企業流動資金少,機會少,但是對企業未來發展的影響很大,因此在進行項目投資決策時必須十分慎重。
參考文獻:
[1]祝伯紅.新編財務管理(第三版),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10,(20)
[2]李春獻.財務管理,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2010
[3]趙偉,吳智勇.財務管理模擬實訓教程,電子工業出版社 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