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作為衡量經濟發展重要指標之一的供電企業售電量數據變得尤為重要。特別是國家“十一五”規劃的順利完成及“十二五”規劃的即將出爐,都使得供電企業售電量數據統計方法的選擇舉足輕重。作為行業特點非常鮮明的電力企業,面對的基本相同的管理熱點、難點問題,真正要思考的是如何進一步更好地運用適當的統計方法,將其轉化為有效的管理手段,為提高供電企業經營水平服務。從這個意義上,我們試著從實踐的角度對售電量統計方法在電力企業管理中的運用進行整理和分析顯得非常有必要。
關鍵詞:供電企業 售電量統計方法
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產業結構日趨合理,經濟效益不斷提高,國內生產總值遞增速度加快,一些省份地區甚至出現了“電荒”、“拉閘限電”的現象。因此,各地發展的速度不同,發展的觀念有別,反映發展情況最有效的佐證就是各地供電企業售電量的增長幅度存在差距,即經濟增長與用電增長具有較強的相關性。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售電量總是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關聯,即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均GDP水平緊密相關。
選擇一種適當的售電量統計方法不僅關系到統計口徑的正確與否,而且也關系到能否準確反映該地區甚至一國經濟發展水平的真實狀況。目前供電企業統計售電量數據的方法主要有三種:按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統計、按用電類別統計和按電壓等級統計。
1.售電量統計方法分析
1.1 按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統計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是作為國家標準對經濟活動進行的行業分類,且這項標準采用經濟活動的同質性原則劃分國民經濟行業,即每一個行業類別都按照同一種經濟活動的性質劃分,而不是依據編制、會計制度或部門管理等劃分。在劃分國民經濟行業時,一個單位的行業性質是根據該單位所從事的經濟活動確定的。
通過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方法統計的售電量可以直觀的反映出各類產業結構和各個細分行業的電量增減變化,從中找出導致該產業或細分行業電量變動的原因,為進一步分析各行業企業電能需求和利用情況提供基礎的依據。
1.2 按用電類別分類統計
銷售電價按用戶性質和負荷特性分類,主要分為居民電價、大工業電價、一般工商業電價和農業生產電價等。
按不同的銷售電價分別統計售電量即按用電類別分類統計售電量可以用于分析目前的銷售平均電價及電價結構是否合理。合理的電價結構不僅要能給出正確的經濟信號,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促使其他行業的合理布局,使電能發揮其最大的社會效益。合理的電價結構便于電價監管行為的規范化,有利于電價水平的形成,并且在電價水平相對控制的情況下,電價結構的合理設置與調整對促進電力工業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加快電力工業的發展,提高整個國民經濟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3 按電壓等級分類統計
目前我國常用的電壓等級:220V、380V、10kV、35kV、110kV、220kV、330kV、500kV,1000KV。輸電電壓一般分高壓、超高壓和特高壓。國際上,高壓通常指35KV-220KV的電壓;我國目前高壓電網指的是110KV和220KV的電網。
通過用電電壓等級統計的售電量可以幫助我們分析研究未來一個地區電網發展問題?,F階段經濟與社會的高速發展對輸配電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簡化電壓等級以利于優化配電網的結構,降低損耗,增加可靠性和便于管理等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2.售電量統計方法選擇的意義
通過以上分析比較,這三種售電量統計方法無論從統計口徑方面還是從意義影響方面均有著不同的各自優勢。采用哪種方法應該從實際需要出發,以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滿足內部經營管理需要、易于操作為最終參考。
目前供電企業內部的統計指標多而復雜,對統計信息的利用,不同管理部門的目的、要求不同。管理層次越高,對統計資料的加工程度、濃縮程度要求越高,反之亦然。只有建立完善現行的統計方法體系,高中級管理部門的統計人員才有時間、有精力加工出濃縮度高、使用價值大的統計信息,從而為供電企業的持久穩定發展與決策提供全面、準確的參考依據,促進供電企業管理與決策水平的提高。
3.結束語
供電企業通過售電量統計方法的合理選擇不僅是為了滿足內部經營管理的需要,還應能夠建立和完善工業用電預測、預警機制,完善企業電力消費統計、監測和考核體系,準確把握本地區工業用電構成,掌握所管轄企業的電能需求和利用狀況。從優化用電結構和促進科學、節約用電著手,全面推動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健康發展。對主要工業行業、產業和產品按照單位電耗創造工業增加值進行分類、排序,科學、合理配置電力資源,促進電力資源向單位電耗工業增加值高的產業和產品轉移,努力遏制高耗電、低效能的產業發展,爭取以較低的電力消費增長支撐較快的工業發展。
供電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通過對售電量等基礎信息進行及時統計分析,認真研究,可以真正做到及時了解市場和市場要素運行的狀況及客戶自身的經營動態。隨著國家電網“三集五大”體系建設的不斷深入,統計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面臨著由“數據統計性”向“統計分析型”的轉變。供電企業持續加強基礎統計信息工作,統計方法的日趨完善,數據質量和統計時效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這不僅有效滿足了供電企業的發展需要,也為上級部門的科學決策提供了第一手的基礎信息。因此,作為基礎性信息售電量的統計方法的選擇顯得非常的有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虹.中國電價改革研究,財貿經濟,2005.3
[2] 《電力技術經濟評價理論、方法及應用》[M].中國電力出版社,2004
[3] 胡恩同.我國電力短缺根源研究,經濟縱橫,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