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分析我國供應鏈管理及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我國供應鏈管理設計與實施提出發展策略,以期降低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并改善企業的物流活動,進而提高企業整條供應鏈的表現水平。
關鍵詞:我國企業 供應鏈管理 改善措施
一、 我國供應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信用體系不健全
有效的供應鏈管理要求節點上各企業必須有誠信。誠信對企業所創造的價值是無形的。而我國目前信用交易的比例僅占20%。
(二)供應鏈伙伴關系不堅固
當前環境下,公司與公司之間的競爭實質上是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供應鏈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盡可能堅固。這需要在供應鏈的每一個階段都選擇最優秀的公司并與之合伙,還需要建立新的商業系統和流程以使產品、信息和資金的流動更為有效。從長遠來看,大部分的高層管理者認為在供應鏈合作伙伴之間應該建立相互信任,以實現信息的交換和共享,而且要在所有成員之間分享投資成果才有利于供應鏈的成功。這樣做有助于合作伙伴之間作為一個團隊來運作。
(三)信息共享困難
有效的供應鏈需要節點企業問相互溝通相關資源,且要求節點企業的各個業務接口密切地結合。對于我國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來說,由于標準化技術缺乏,不能很好地實現信息共享。因此,供應鏈運作時,企業不能及時分享商務實踐的知識和信息。而供應鏈管理要求各節點企業的商業秘密的信息能共享,對于企業來說,實施起來就困難了。
(四)缺乏一個有效的供應鏈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現行企業績效評價指標側重于單個企業,評價的對象是某個具體企業的內部職能部門或者職工個人,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現行企業績效評價指標的數據來源于財務結果,在時間上略為滯后,不能反映供應鏈動態運營情況;二是現行企業績效評價指標主要評價企業職能部門工作完成情況,不能對企業業務流程進行評價,更不能科學客觀地評價整個供應鏈的運營情況;三是現行企業績效評價指標不能對供應鏈的業務流程進行適時評價和分析,而是側重于事后分析,因此,當發現偏差時,其危害和損失已經造成,并且往往很難補償。
(五)供應鏈上缺乏相關人才
供應鏈引入中國只有五六年時間,國內企業界人士對此知之尚淺,目前這種情況嚴重影響了供應鏈管理思想的發展、傳播和實施,阻礙了零售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步伐。
二、我國企業供應鏈管理改善的有效措施
(一)轉變觀念,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我國企業要打破原來的傳統觀念,走出“小而全”的誤區,參與到供應鏈管理當中,與供應商,中間商乃至顧客建立密切的關系樹立合作共贏的價值觀。因此,要與供應鏈其他節點企業建立相互信任,相互依存的觀念,將有限資源集中于自己的主業中,積極尋求與核心企業的戰略合作,成為核心企業長期、穩定的戰略伙伴。因此,我國企業就必須為此注意樹立企業良好形象。講究誠信、提高經營誠信度,才能吸引供應鏈核心企業吸收中小企業參與自己的供應鏈動態聯盟。
(二)選擇恰當的戰略合作伙伴,進行供應鏈系統的優化與構建
選擇合適的對象作為供應鏈中的合作伙伴,是加強供應鏈管理中最重要的一個基礎。如果企業選擇合作伙伴不當,不僅會大大降低企業的利潤,還使企業失去與其他企業合作的機會,無形中遏制了企業競爭力的提高。供應鏈中聯盟伙伴的選擇,可以遵循以下原則:聯盟伙伴必須擁有各自可資利用的核心競爭力,能同本企業形成優勢互補;擁有相同的企業價值觀及戰略思想,具有相同的利益契合點;戰略伙伴盡量少而精,雙方的實力和規模應相適應。
(三)加強企業的信息化建設
實施供應鏈管理的實質是通過企業間的互補實現快速開發和制造產品,滿足市場多樣化、個性化需求。要達到這個目的,離不開現代信息通訊技術的支持。由于中小企業資金短缺、人力資源稀少技術落后等原因,因此可以通過與高校及相關研究所聯合,聯系企業實際,進行信息化建設或者參與企業、政府合作計劃,進行供應鏈管理,充分利用供應鏈中資源來提升自身實力。
(四)建立用戶服務方面的評價標準與激勵機制,形成有效的市場響應機制
部門主義思想使激勵機制以部門目標為主,孤立地評價部門業績,造成部門片面追求部門利益,物流、信息流經常扭曲、變形,供產銷系統沒有形成鏈。企業應建立以顧客滿意度作為目標的服務化管理,而且還應建立整個供應鏈績效的考核標準,而不僅僅是局部的個別企業的孤立標準度量方法。把過去對單個企業的績效評價指標用來衡量整個供應鏈,還是有差距的。對下游企業來講,供應鏈上游企業的功能不是簡單的提供物料,而是要用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好的服務。
(五)加快人才隊伍的建設
我國在供應鏈管理方面研究明顯滯后,經濟發展與人才短缺矛盾長期存在。對于我國企業來說,尤其缺乏既熟悉企業的生產工藝技術和企業管理知識、又懂得計算機知識和實務操作的人才。這就要求我國企業必須加快人才隊伍的建設。一是通過對外引進,通過引進在供應鏈管理方面的有特長的專門人才;二是通過自身隊伍素質的提高,盡快學習供應鏈管理的有關理論及實踐知識,以達到供應鏈管理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吳清一.現代物流概論【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05
[2]鄧彥.關于企業實施供應鏈管理的思考【J】.商場現代化,2006(9)
[3]徐建平.供應鏈管理與業務流程再造【J】.國際經濟合作,2001(8)
[4]姜俊.基于供應鏈管理的競爭優勢分析【J】.企業活力,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