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指導思想、原則、總體目標,聯系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的具體方法,對當前大學英語課堂教學進行分析,并提出對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進行的一些思考。
關鍵詞:大學英語 課堂教學 思考
當前的大學英語教學是教學、教養和實用三個目的的實現。這三個目的就是英語教學改革的總指導思想和原則。革新教學方式,重視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多媒體加大課堂容量,優化課程體系,以全面和諧地提高和發展學生的綜合英語素質。
1.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實施方法的思考
1.1教學模式從以教師為主體變為以學生為中心
現代大學英語教學的發展趨勢之一是以學生為中心。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認識的主體,發展的主體,實踐的主體。課堂作為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應該從知識傳播的場所變為師生溝通、學生的價值得以充分實現現的精彩舞臺,從簡單的知識接受過程轉變為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去體驗知識獲得的樂趣以及知識獲得的方法的過程。新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應是英語教學的知識性、實用性和趣味性相結合的,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都應充分得以調動,尤其是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應得以確立。
1.2網絡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推廣
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應該作為新的教學模式主體,因為網絡使大英教學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可以使學生朝著自主學習、個性化學習的方向發展??梢栽试S學生選擇適合自己需要的材料隨時隨地進行學習,以便完成在傳統課堂上無法完成的任務,如聽說訓練;教師應隨時了解、記錄、管理和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督促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促使學生的聽說能力同其他實用能力一起有較快地提高。曲雯從多模態話語角度對大學英語教學模式進行了多模態的研究,總結出了一些有益的經驗,認為:多模態教學模式打破了學習的時空限制,是多媒體技術在英語課堂上廣泛應用的結果,多媒體在課堂中的使用,打破了傳統教學的道具局限,為課堂帶來了圖片、視頻、音頻,是教學方式的一項重大突破。不受外界網絡的干擾的局域網教學模式使得教師能對學生的引導更為方便,課堂鏈接的網絡式教學彌補傳統英語課堂教學資源的局限性,比面授式的課堂英語教學更加豐富多彩。
1.3提倡自主學習、合作教學教學模式
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是讓學生學會學習,提高學習能力。開展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改革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既有利于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又符合現代先進的教學思想,,同時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自學能力和合作能力。學生應在老師的指導下運用如詞典、參考書籍、聽力磁帶、英特、網光盤等一切資料,自覺學習教材中的內容,處理教材中的重難,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及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深層次地理解課文以全面提高聽說讀寫譯各種技能。
1.4 引入國外“SCLT APPROACH”教學模式
專業學習有關很大程度上與大學英語學習相關。國外雙語教學中近十年來已越來越普遍地把專業知識或持續性學科引入雙語教學并逐漸形成一種語言教學模式即持續性學科知識。雖然仍在探索實驗階段,但該模式已受到外語界的普遍重視,并在雙語教學中越來越多地付諸應用。與其他教學模式相比,SCLT是專門集中于某一專業學科的語言教學。它把語言與專業課程分離的習慣做法拋棄了,既使得持續性的學科知識得以注重,又使語言教學得以強調。但是具有挑戰性的是,該教學模式必須解決好語言教學和專業知識的學習的關系,同時還要加強課程設置建設,師資配備和培養以及上述這些因素之間的聯系也需認真考慮。該模式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具有極強的借鑒意義,值得我們進行進一步探討和實踐。
1.5支持整合課型和分級教學
把課型整合為兩大模塊即視聽說、讀寫譯,即為整合課型教學方法。大學英語口語課堂中最重要的模態符號要數聽覺模態符號了?,F代化的英語口語課堂中的聽覺模態符號不僅包括人發出的聽覺模態符號,還包括其他一些聽覺模態符號。視聽說是緊密相連的,運用多模態話語理論,調動學生的多種模態符號,加強學生的交際能力。在讀寫譯教學中,教師應以多模態的方式向學生呈現自己的教學意圖,可以選擇并進行編輯處理有聲有色的語篇材料。這樣,在英語寫作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諸如視覺的、聽覺的、觸覺的多種體驗和多感官刺激,即多模態,給學生提供圖像、聲音等圖文環繞的交互式語境進行訓練,使學生獲得交際意識和語用能力。
筆者所在的藏區高校剛剛開始實行大學英語分層教學,該模式打破了行政班級觀念,按照學生的入學英語成績進行分層教學,在原有基礎上,不同層次的學生會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這既可以增強學生學好英語的自信心,教學效果也可以提高。
2.結語
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需求,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要適時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使用一個教學模式時,要深刻理解該理論的精髓,又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基礎、個性等方面的需求,而不能強求統一的模式,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我國高校學生的起點各不相同,不同院校之間或一個院校內部不同的教學層次和教學階段實施什么教學模式,還是幾種教學模式齊頭并進,要根據各校實際加以選擇。同時,對教師的評估方式也需改進為整體的立體的評估方式,以激起教師教學改革的熱情。
參考文獻:
[1]曲雯.藏區雙語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多模態話語研究[J].現代交際,2011,(12)
[2]曲雯.藏區高校雙語寫作課堂多模態話語研究[J].才智,2011,(12)
作者簡介:
李琰,甘肅民族師范學院外語系講師,現蘭州大學教育學院碩士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