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院校的美術基礎教學作為美術專業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對學生繪畫藝術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搞好美術基礎教學,教師要以美術基礎教學為主,開展學習方法的指導,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關鍵詞:美術基礎 教學 高職院校 方法
美術基礎教學是藝術設計各專業在進入專業課學習早期的必修基礎課,美術基礎教學和其他各門課程一樣,可以培養學生的表現力、想象力、創造力、觀察力和感受力。科學地實施美術基礎教學,有利于培養富有創新精神的合格人才。學生基本功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自身以后專業課的學習,學生設計思維的培養、開發、成功直接關系到他們將來在專業領域里能否實現可持續的發展。因此,學生進校一年半的基礎課訓練尤為重要。作為我們一線教師,必須打好這個基礎夯實他們的基本功,并且認識到除了傳授基本知識和技能,還要啟迪和培養他們多元化的設計思維。當前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美術基礎教學依然沿用過去傳統的純繪畫美術教學體系,注重光影造型、明暗對比表現。在新時期高職美術教學中存在著明顯的不適應性,表現為學生現在的基礎課學習與將來的設計專業課各自為政,彼此沒有很好的銜接,基礎課沒有起到為專業課服務的作用和角色。學生基本功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自身以后的專業課學習,學生設計思維的培養、開發的成敗直接關系到將來專業領域里能否實現良性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必須打好這個基礎,夯實基本功;作為教師一是傳授基本知識和技能,二是啟迪和培養他們多元化的設計思維。我們必須研究新方法、新路子,探索真正屬于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所需的美術基礎課教學。藝術設計專業的美術基礎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和藝術創新能力,而不是純繪畫技巧。目前藝術設計專業的美術基礎教學主要進行設計素描、速寫、色彩寫生的訓練。由教師事先擺好靜物,學生寫生的程序和方法完全是在教師規定的模式下進行,寫生過程中嚴格的造型技法,對創造性思維和創造能力的產生形成了一種束縛,學生沒有發展、想象、創造的空間,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設計師所畫的呼之欲出的效果圖,并不是以寫生方式獲得的結果,而是設計師根據預想的設計構思所畫的結構圖,經過科學的推敲、推算出來的。因此,素描、色彩寫生技法,并不是設計美術教學的關鍵。設計師成功的關鍵,取決于設計師是否有創作的靈感,他的設計構想是否有很高的藝術性、獨創性。繪畫和表現技巧,僅是設計師表達構想的媒體。一個設計師如果在設計上沒有突出的表現,那么再高的繪畫技巧也無濟于事。特別是計算機的使用,電腦繪圖軟件為設計師提供了便利的繪圖條件。因此,繪畫技巧已不再是設計師創作表現的重要問題,必須要選擇有利于引發學生創造性思維、創作靈感以及有利于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教學方法。藝術設計專業和繪畫雖然在藝術規律方面有著共性,但在功能和目的上有明顯的差別。繪畫在教學中是通過再現對象的具象描繪來反映意識形態的創作,而藝術設計的美術基礎教學核心問題是造型與設計,提高造型能力和設計能力在訓練過程中應始終貫穿的一條主線。所謂造型能力是包括寫生能力、速寫能力、默寫能力、臨摹能力和想象能力的綜合能力。設計能力包括對造型的構思、形式的探求、意識的萌動等方面想象思維和創造力,以具象、意象或抽象的方式有效傳達感受、認識和構想的表現能力。教學中首先強調學生對形體結構的理解,要讓學生在觀察物體時透過現象看本質,由表及里地深入研究物體的內在結構和形體特征,突出物象的結構組合關系應從以下入手,即解剖結構、形體結構、構成結構、透視結構。研究構造、探索空間是設計意識的體現,也是踏入設計的第一步。具象繪畫體現的是自然界的客觀存在,抽象繪畫體現的是人的思想、精神的存在。
抽象藝術看來似乎脫離現實生活,抽象藝術家們在人們還不太理解情況下,不惜付出巨大代價去追求,因為抽象藝術是藝術家對自然界所產生的感受為前提,用這種感受去提煉夢幻中的美,然后用夢幻中的美去概括感受中的美,兩種高級的美正是抽象藝術所發展壯大的生命力。通過從具象圖像逐步演變到抽象圖形的路徑,可以使同學們初步涉及設計思維的模式及方向性。這在寫生觀察中對學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人們常常依賴于正常眼睛反映的現實物象而思考,創造性訓練就是打破習慣性,重新發現,通過這種訓練來誘發學生的想象,使學生多角度地思考、分析、運用多種形式去表現自然和設計新形態,以此獲得設計的眼力、設計的思維方式、設計的表現技能,達到眼、腦、心、手的高度協調統一,為今后的進一步深入設計領域,創造必要的條件。一個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素質的提高。所以,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藝術素養,更新知識結構,不要以個人藝術情趣去判斷學生作品的好壞,更不要以此來約束學生。
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引導學生閱讀和討論與設計相關的藝術史、設計史及大師的優秀作品,了解藝術、科技的發展脈絡及審美的多元化,利用各種手段和途徑拓寬學生的審美視野。教師自身的審美意識、教學觀念及造型方法將直接對學生造成影響。因此,教師在堅持自己的教學思想的同時,應比較客觀地向學生介紹一些不同風格的作品,介紹作品可以涉及面廣一些,不只講解素描、色彩,可以是雕塑、版畫,也可以是油畫等等,一是讓學生開闊視野,增大知識面;二是要引導學生進入到求新、探索、嘗試的學習方法中。在寫生訓練中不要過于謹小慎微,“寧拙勿巧”、“寧臟勿凈”都是講究一種探索精神,起碼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當然,高職藝術設計領域所包含的范圍很廣,作為新時代的教育者應根據每個專業的不同特點,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敢于打破常規,設計有新意的課題,打開學生廣闊的想象空間,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用全新的、自由的角度去觀察和表現自然世界,這樣才能呈現出千人千面的作品,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有許多學設計的學生在認識上有這樣一個誤區,就是搞設計不需要美術基礎,只要有了靈感就什么問題都解決了,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這樣的情況也許在有些時候可以成立,但是如果想要成為一個優秀的、成功的設計師,這是遠遠不夠的。素描和色彩的訓練不但可以解決造型的基本問題和一般問題,還可以解決造型的應用和特殊問題。所以說,素描和色彩是工具簡單、表現豐富的造型形式,它可以完成從初級到高級的造型學習任務,因此,學習設計要從美術基礎開始,在教學期間很多專業課教師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在課程的初期,也就是需要繪制設計草圖的時候,很多學生會因為手繪能力差而表達不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效果,老師就需要利用更多的時間用在深入指導一些設計的問題上,這樣學生就有機會學到更多的專業方面的知識,也有了更多的實踐機會。雖然現在科技發展很快,做設計很多時候會用電腦,可是不僅僅將繪圖軟件學會就解決了所有問題,具有一定的審美水平對作圖的幫助是每一個作設計的人都能感受得到的,是決定一個設計是否會成功的關鍵。必須要有美術基礎的訓練過程,才能夠得心應手。
美術基礎教學實踐性很強,它培養的是藝術設計各專業設計的基礎,如果美術基礎課上好,對以后的專業課程教學會起到導向性和示范性。因此,在注重借鑒傳統文化,吸取豐厚的藝術營養,形成創造觀念的基礎上,在具體的教學內容實施過程中,老師應注意有針對性的實踐,培養學生記憶的能力,觀察的能力和表現能力,過硬的美術基礎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對于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來說是極其有必要的。有了這種種所見、所聞、所感,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美術基礎對于設計的重要性,所以職業技術學院在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同時,應該更加強調一點,就是基本功的訓練,提高了學生的素質,也提高了教學質量,最重要的是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資本去尋找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范夢.美術概論,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2] 滕守堯.審美心理描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
作者簡介:
魏磊(1983- ),男,籍貫:河北石家莊。廊坊師范學院美術學院學士,秦皇島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助教。研究方向:藝術設計。
董光達(1983- ),男,籍貫:河北秦皇島。太原理工大學建筑與土木學院學士,秦皇島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助教。研究方向:室內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