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建設和諧社區已經成為了和諧社會的基礎和前提,成了我國政府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主要工作之一。本文概括了城市和諧社區的內涵及特征,通過我國城市和諧社區建設存在問題及原因的分析,就促進城市和諧社區建設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和諧社區 社區建設 社區服務
一、城市和諧社區建設的現狀
積極推進社區居民自治組織建設,完善居民自治制度。社區的民主選舉、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制度得到初步落實,新整合的社區基本按照法定程序,選舉產生了社區成員代表大會等機構和成員,建立健全了相關工作制度。目前,全國社區居委會和居民代表會議、協商議事會議制度已普遍建立,社區民主選舉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度進一步提高。有的社區還開展了人大代表評議社區建設工作,開設了社區建設論壇,邀請專家和各界人士共議社區建設,推進社區建設向廣度和深度發展。在社區黨建方面,大部分社區根據“黨是核心、議行分設”的原則,建立起領導、議事、執行三個層次的新型社區組織體系,對重大問題進行議事和表決,著力構建以街道黨工委為核心,以社區黨支部為基礎,以社區全體黨員為主體,由駐區單位黨組織參與的黨建工作新格局。培育和發展了一批社區民間組織。
各地不斷加大投入,努力改善社區工作條件。各地普遍撥出專款,補貼各地社區服務中心項目和居委會辦公場所建設。各地也想方設法解決社區辦公和服務用房,積極建設社區服務、文化、衛生、治安等方面的硬件設施。各地還結合實際,制定了社區工作者生活補貼標準和社保、退養等具體實施辦法。工作環境和待遇的改善,激發了社區工作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與此同時,隨著社區建設的推進,社區服務業加快發展,既創造了就業崗位,又壯大了經濟實力,有效地增強了社區本身的造血功能。各地緊緊圍繞社區工作隊伍素質的提高,注重選人機制、用人機制、育人機制和留人機制建設,一支以社區黨組織、居委會干部為骨干,社區專職工作者和社區志愿者為補充的社區工作隊伍初步建立。
二、城市和諧社區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社區建設主體缺失
所謂主體的缺失,是指在政策設計上,作為和諧社區建設的主體應存在,但在實踐中卻并不存在,或雖然存在但不能在社區建設中正常發揮作用。從理論上講,社區建設主體至少應包括開發商、物業公司、業主和業主委員會、政府部門、居委會、事業企業單位等。他們是社區內的利益主體,也是社區治理主體但在社區建設實踐中,他們或不存在,或功能失調,偏離自己的角色,造成利益協調機制失靈和社區矛盾激化。
(二)居委會協調作用缺失
居委會是國家政權在城市社區的代理機構,代表國家政權調解城市社區利益主體的矛盾和糾紛,但由于現行的城市管理體制和社區權力結構的限制,居委會在社區公共事務的治理和利益協調機制構建中面臨著錯位的困境。行政工作負擔過重,無力在社區利益主體的矛盾沖突中發揮協調作用。居委會功能異化。依據法律規定,居委會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是居民的利益代理人。
(三)業主參與社區治理缺失
社區建設的內在動力在于業主參與,只有廣大業主積極參與社區事務,社區建設才能獲得不斷的動力源。但目前業主對參與社區公共事務普遍表現出冷漠。和諧社區的內涵決定和諧社區建設的過程將是政府、社區中介組織、社區居民、駐區單位等主體的共同參與。
三、促進城市和諧社區建設的對策思考
(一)提高社區參與廣泛性,構建城市和諧社區自治體系
和諧社區的內涵決定和諧社區建設的過程將是政府、社區中介組織、社區居民、駐區單位等主體的共同參與。當前,社區建設與發展的一個關鍵性問題就是如何使所有社區成員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社區建設和發展之中,整合社區資源,共創共建美好家園。社區成員自覺參與社區的公共事務是社區建設和發展的根本動力,社區參與在一定意義上決定著社區發展的程度。社區建設的實質是社區居民廣泛參與和促進社區發展的過程。通過社區居民投身社區建設、解決社區問題、謀求社區發展、參與社區管理等活動,社區居民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實現社區自治。
(二)理順各主體關系,創建城市和諧社區多元、協作治理格局
各類社區治理主體,功能不同,角色各異,科學、合理界定不同社區主體職能權限,明確各自在社區建設和發展中的角色定位、管理邊界和服務職能,理順不同社區組織間的關系,努力做到權、責、利的統一,是當前城市和諧社區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
和諧社區治理主體主要包括:政府、公眾、其他各種市場組織、非營利組織等。每個主體都有責任、有權利參與解決社區公共事務。這些主體之間會因為相互依賴而形成相互合作的關系,并最終形成一個自治的網絡。也就是說由社區各主體成立社區自治機構,自我管理社區內的公共事務。
(三)完善和諧社區基層組織建設體系
隨著社區內各種新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的大量出現,隨著城市管理重心的下移,和諧社區建設必然要求從封閉式的社區管理向以協調、指導、服務為主轉變。和諧社區建設需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因此,要通過加強社區隊伍建設、整合社區資源,完善社區機制,充分挖掘社區內人力、物力、財力資源,共同為創建和諧社區服務。
參考文獻
[1]肖偉.淺議當前我國應如何加強社區居委會建設[J].世紀橋,2007,(12)
[2]郭強.中國社區建設報告[M]. 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7年
[3]馬寶娟.和諧社區建設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其對策[J]. 理論界,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