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市場經濟體系的逐步建立,舊的管理模式被打破,工程造價管理開始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要想有效加強工程造價管理,就必須在建設項目的全過程中進行造價控制,并建立一套完整的制約體制,使工程造價管理工作進一步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本文就對如何加強建設工程造價管理進行探討。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工程造價 造價管理
1.我國傳統的建設項目造價管理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
1.1建設項目造價管理的機制問題
它要求必須徹底拋棄原有計劃經濟體制下所形成的建設項目造價管理機制,轉而采用市場經濟體制下所形成的建設項目造價管理體制,最為重要的是按照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去開展建設項目的造價確定與控制。
1.2建設項目造價確定的方法問題
我國傳統的建設項目造價確定方法主要是按照國家或地方發布的建設項目定額通過套定額的方法確定的。這種方法違背了一個重要的原則,那就是任何建設項目造價或成本都是由于消耗和占用資源造成的,而任何資源的消耗和占用都是由于開展建設項目的活動造成的。所以,這就決定了建設項目造價的確定必須從建設項目的活動分解和項目活動具體方法分析入手,然后根據項目活動的具體情況確定建設項目的造價。
1.3 建設項目造價控制的方法問題
我國傳統的建設項目造價控制方法主要是通過對于建設項目造價結算的控制實現的。這種方法違背了建設項目造價管理的一個重要原則,那就是任何建設項目造價或成本都是由于消耗和占用資源形成的,而任何資源的消耗和占用都是由于開展項目活動造成的,所以建設項目造價的控制就必須從建設項目的活動合理消減入手,必須從改進建設項目活動方法入手,要根據建設項目活動的具體情況去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建設項目造價控制工作。傳統的建設項目造價控制方法并不是按照這種方法去做造價控制的,現有方法主要通過控制工程造價結算和變更的方法是無法實現對于工程造價控制的。
2.改變原有觀念,確立全過程造價管理意識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我國的建設項目造價管理體制和方法必須進行全面的轉變。尤其是加入了 WTO 以后,隨著建設服務走向國際和國際工程承包商不斷打入我國市場,在國際和國內建設項目的市場競爭中正在承受著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在這種競爭中項目管理和項目造價管理能力與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項目組織在競爭中的成敗,如果想要在這種競爭中取勝就必須提高我國建設項目管理和建設項目造價管理的水平,而這方面的唯一出路就是盡快實現從傳統的項目管理方式向現代項目管理方式的轉換,同時實現從傳統給予定額的建設項目造價管理方式向現代基于活動的建設項目全過程造價管理方式的轉換。
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我國建設項目造價管理界的工作者中就有一批人先后提出了對建設項目進行全過程造價管理的思想,其中,龔維麗和徐大圖等都有相應的著述。特別是在1988年,當時的國家計劃委員會印發了《關于控制建設工程造價的若干規定》(計標[1988]30號)的通知,在該通知中提出了“建設工程造價的合理確定和有效控制是工程建設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控制工程造價的目的不僅在于控制項目投資不超過批準的造價限額,更積極的意義在于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財力,以及取得最大的投資效益。”這是國內對于建設項目造價管理必須以投資效益最大化作為指導思想的較早描述。它確定了我國提出的全過程造價管理方式的根本指導思想。同時,該通知還提出了“為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價,必須建立健全投資主管單位、建設、設計、施工等各有關單位的全過程造價控制責任制。”這是我國政府最早有關全過程造價管理具體方法的說明文件。
全過程造價管理的核心思想與方法后來得到了進一步的開發與應用,這種建設項目造價管理方式的核心內容是一套按照基于活動的方法做好建設項目造價的確定和按照基于活動的方法做好建設項目造價控制。由此可以認識到:全過程造價管理是一種全新的建設項目管理方式,是一種用來確定和控制建設項目造價的方法。它強調建設項目是一個過程,建設項目造價的確定與控制也是一個過程,是一個項目造價決策和實施的過程,人們在項目全過程中都需要開展對于建設項目造價管理的工作。
3.培養一支優秀的工程造價隊伍
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各國對外經濟合作與交流進一步擴大,從而對相關領域的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我國加入了WTO后,在 2005年后中國造價咨詢領域可以設立外商獨資企業,國外的工料測量師可報考中國的造價工程師,并可以在中國設立工程咨詢公司。對于國內的造價工程師而言,那是真正競爭時代的到來。同時,在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投資日趨多元化的今天,也迫切需要一大批為項目投資提供科學決策依據的造價工程師。而要做到這些,必須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建立一批真正意義上獨立的工程造價咨詢機構,在業主與承包商之間起中介作用。在政府投資工程的管理方面,咨詢機構的活動使得政府不必對項目進行直接管理,而依靠間接手段達到調控管理的目的。在此過程中,造價工程師和其他專業的工程師具有同等的地位且相互制約和影響,在工程建設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這樣不僅可以讓政府官員從繁雜的經濟活動中解脫出來,還可以充分發揮工程造價專業人員的工作主動性和創造性。他們既為業主提供優質、方便、全面的造價管理服務,也為政府部門提供專業化的工程造價咨詢服務。
(2)縮小我國造價工程師在市場準入、知識結構、社會認知度方面與國外工料測量師之間的差距。a.在我國,造價工程師的授予是以考試為主,至于專業工作能力的考核則并不同步,故出現了業內常說的“高分低能” 的現象;b.我國的造價工程師對建筑技術、建筑管理與經濟等方面的知識是比較成熟的,但造價方面的專業知識尚有待提高,這不但從我國的造價工程師的實際從業經歷中可以看得出來,而且從他們所學專業也可以得知,他們大多來自非造價專業;c.在我國造價工程師的工作大部分局限于對工程造價的計價方面,而對工程造價的控制則非常有限。僅在造價計價方面,由于自身的原因,造價工程師的工作缺乏創造性。有許多人還認為造價工程師就是“拿著一套圖,帶上幾本書(估價表),算算工程量,電腦得出價”,從事著這樣簡單而重復的工作。在一些工程投標中,有許多人認為造價工程師的知識含量太少,與以前的預算員并無兩樣,所以造價工程師的社會認知度大為降低。
(3)工程造價人員自身的學習和提高。我國造價工程師與國外的工料測量師差距的產生,既有體制、 國情方面的原因,也有造價工程師本身的原因。這就要求造價工程師應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主動適應市場,方可減少國內外市場的橫向差距。造價工程師還應經常深入施工現場,熟悉工藝流程,虛心向工人請教,積累第一手資料;加強學習,特別是造價方面的專業知識學習,改善知識結構,逐漸適應工程造價與國際接軌。在工程造價方面既能進行計量、估價,又能參與工程項目全過程的造價管理以及建筑市場上承發包造價管理;熟悉 FIDIC條款和世界銀行有關的計價程序,積極面對國際市場。同時還需加強相關專業外語的學習。按照“拓寬專業知識,加強理論基礎,結合實踐應用,注重能力,研究市場需求,通曉國內、外建設管理規則,了解相關法律、法規、又懂一兩門外語”的原則,力爭成為能面對眾多建設規模大,技術復雜的國內、外工程項目的工程造價及管理的高級人才。只有這樣,才能使造價工程師在現代的建筑項目造價管理中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
4.結束語
總之,建設項目中加強工程造價管理是一項涉及面廣,難度大的復雜工作,重要的是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加強認識,提高造價人員素質,完善管理制度,高質量、高效益把好每個關,把控制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解決當前工程中隨意壓價,高估冒算及投資失控等問題,節約國家建設資金,促進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戚安邦,孫賢偉.建設項目全過程造價管理理論與方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2] 劉潁敏.論工程項目造價管理[J]. 山西建筑,2007 ,33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