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先偉
(遵義縣第六中學,貴州 遵義 563000)
(1)導入課堂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課堂導入,它好比一場戲劇的序幕,要一開始就引人入勝,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產生求知欲,誘發出最佳的心理狀態,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教師創設最佳的教學情境。我在導入課堂時(課的開始準備部分),無論從場地的布置、學生活動的隊形、活動的內容以及組織手段的形式等方面,都根據不同類型的課時內容,因地制宜地為學生創設一種富有激情、新穎的外界條件。有時的場地采用的是多方位、或半園形的、梯隊形的、五角形的、馬蹄形的、梅花形的等不同常規的場境設計,給學生一種好奇、新穎的感覺。熱身活動時,有時采取否定上位的自由運動,通過教師的引導,師生一起自由練習、小組結伴練習;有時安排在音樂的伴奏下,師生一起自編自舞、或模仿各種動作跳躍的隨樂活動和無拘無束的唱游等。這種組織方式既給學生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誘發了學生的練習激情,達到熱身的效果,又縮短了師生之間的距離,為課能順利進入運動技能狀態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條件。通過一段時間的嘗試,先前擔心學生混亂的場面成為多余的問題了,結果發現同學們學習、練習的興趣盎然,減少了不少無效的勞動時間。由此可見,在教學時,只要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新授教學時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新授教學是學生理解知識、掌握知識的重要過程。教師要盡可能地創造條件,讓學生參與這個過程。為達到此目的,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對學生的啟發、引導,使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正確的思維,輕松地接受新知識。在新課教學中,要改變班級只是作為制約學生課堂行為的一種“靜態的集體背景”而存在的現象,使班級、小組等學生集體成為幫助學生學習的一種“動態的集體力量”。因此,在教學時,教師不要急于講解新授知識的動作要領,而是要創設教學情景,組織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開展討論,讓學生進行自學積極地思維,來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教師則根據學生所提問題進行邊整理、邊刪改、邊示范、邊講解的方法,最后很自然地引出了正確的動作要領,使學生在充滿熱烈探討的交談氣氛中和積極參與思維的過程中,自然地掌握了新授知識的內容。如我在新授“前滾翻”內容時,場地安排是把墊子擺設在斜面上,在帶著學生來到布置好的場地前時,用直問與曲問相結合的方法,來幫助學生進入學習角色,問題有:墊子的用處?為什么要放在斜面上等等?這時學生便圍繞著教師的問題提出了一連串的疑問。教師則根據學生所提的問題再用重問與輕問相互交替的方法,來抓住重點、引出關鍵問題,使學生能分清主次;最后教師再運用近問與遠問的相互配合,把知識和技能進行縱向連貫。通過這一環緊扣一環的提出問題,不僅促進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參與思維、公平競爭、彼此交流的活動過程,而且提高了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合作能力、評價能力等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的形象;同時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1)教給學生自覺學習的方法。體育教學是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不要把體育教學單一的理解為只是直接為增強學生體質服務,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自覺學習、自覺鍛煉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教是為了不教”和“自練通行,自學得之”的目的。教材是學生學習的重要依據,教師要精心創設問題情境,要因地制宣的組織學習材料,使教材中的圖案,文字表達方式能夠符合各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性,使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明確原理,掌握方法。
(2)教給學生練習的方法。體育教學間的知識結構雖然相當復雜,但知識間往往存在著某種類同或相同的成份。在安排練習時既要考慮到學生身體的素質情況,又要考慮到學生自身的知識體系的差異性,同時又要根據不同的內容組織不同的練習方式,所以教師在教給學生的練習方法時,應根據不同的教材內容而定。如引導學生嘗試自練;來體會動作的難易點。啟發學生通過自由組合的小組練;來開拓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組織表達能力,達到練習的效果。運用互比互練習方法,來促成學生對體育情感的產生和發展,達到全員參與;主動學習的目的。
(1)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思維。對知識的理解離不開學生的認知規律,離不開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隨著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將更透徹。尤其是當學生一次次地發現知識的規律和奧妙時,才會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信心倍增,學習的主支性更強力。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開啟學生思維的大門,爭取學生智力的發展。在體育教學中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勇于尋根究底,敢于發表不同的意見,盡管有時學生提出的問題有些在概念上混淆不清,但這正是我們教學中所要解決的本質問題,這也是學生思維創造性的體現。我在新授前滾翻教學時,有一位學生提出:前滾翻與翻跟斗動作一樣嗎?這時學生中立即出現了一陣喧嘩聲。有的說動作一樣;有的說動作不一樣;有的說有相似的地方等,并且每位學生對自己所提問題都有一個較明確的觀點。這正是我在教學中希望出現的情境,我對每位學生所提問題運用恰當點拔,精講提示、正誤對比等方法把學生的思緒引導到正規,最后得出正確的結論。
(2)培養學生的組織表達能力。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隨時給學生組織一個自我評價、自我檢驗、以及對知識點的簡單分析、對課堂教學中提出一些要求等的活動。這種活動既是對學生組織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合作能力、評價能力的培養,也給學生創造了一個剖析自己、彼此交流、公平競爭、鞏固知識的理想場所,后進生可以得到幫助和提高。在課堂中真正做到了給予每個學生足夠的參與時間、參與機會。
總之,在體育教學中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才是真正把開啟知識的鑰匙交給了學生,也是提高學生身心素質、掌握知識的最佳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