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丹 謝楚如
摘要: 教師的人格魅力是吸引學生的主要源泉,它對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具有示范、熏陶、激勵等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教師要通過各方面的努力塑造個人的人格魅力,用自己的人格影響學生的人格,使學生人格健全。
關鍵詞: 教師人格魅力作用塑造
一、引言
人格魅力就是一個人在能力、氣質、性格等人格特征方面所具有的吸引力。而所謂的教師人格魅力,即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憑自身的修養引導學生學習的能力。它是由其理想信念、學識水平、知識能力、個性情趣、品德修養等綜合素質熔鑄而成的,是吸引學生的主要源泉。它對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其潛在的教育價值不容低估。
二、教師人格魅力的重要作用
前蘇聯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應以教師人格為依據。因為教育力量只能從人格的活的源泉中產生出來,任何規章制度,任何人為的機關,無論設想得多么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業中教師人格的作用。”教師高尚的人格魅力是對學生最生動、最具體、最深遠的教育,教師通過言傳身教,用自己模范的品行影響、啟迪和感化學生的心靈,激發學生對理想的追求,不斷滲透到學生的靈魂深處,塑造他們的美好心靈,促進學生優秀品質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和發展。
1.示范作用。
“師者,人之榜樣也。”與學生朝夕相處的老師自然是學生模范和學習的對象,他們的思想觀念、言行舉止對學生的教育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示范性,對學生健康成長有著直接的影響力。在北大流傳著這么一個故事,有一年的9月份,一位外地的年輕學子提著大包小包來到北大報到。后來實在走累了,就把行李擱路旁了。這時迎面正好走來一位老人。年輕人走上去說:“我要去辦入學手續,您能幫我照看一下行李嗎?”老人爽快地答應了。等到那個年輕人一個多小時辦好手續回到原地,發現那個老人仍站在那里幫他看著行李。幾天后,在北大的開學典禮上,當主持人介紹坐在主席臺上的學校領導時,年輕人驚訝地發現,那天幫他照看行李的老人,竟然是北大的副校長季羨林先生。年輕人在強烈的震撼中想到這樣一句話,人格,才是最高的學府。園斯金曾說:“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季先生事務繁忙,能夠在開學期間為學生看守行李一個多小時,實在是難能可貴。季羨林先生平易近人,樂于助人的風格,是學生學習的榜樣。
2.熏陶作用。
羅曼·羅蘭說:“要散布陽光到別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陽光。”要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教師自身必須具有人格魅力。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師如同一支粘合劑,能將每個學生都緊緊地凝聚在其周圍,使學生迷戀而樂于接受教誨。在學生成長過程中,教師的言談舉止,處人處事,乃至氣質、性格等,都對學生起著熏陶、感染的作用,這種作用是潛移默化的。“自避桃源城太古,欲栽大樹柱長天”的楊懷中先生和“救亡存斷指,入黨在危時”的徐特立先生,對學生時代的毛澤東、蔡和森的政治成長道路影響很大。可見,教師高尚人格產生的積極影響,能促進學生人格健康發展,從而使學生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
3.激勵作用。
教師人格魅力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要有深淵的知識,作為最打動和鼓舞學生的素質,這能夠對學生產生激勵作用。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學生可以原諒教師的嚴厲、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諒他們的不學無術,如果教師不能完善地掌握自己的專業,就不能成為一個好教師。”教師淵博的知識的涵義不僅包括書本知識,還包括具有高超的教育教學技能,從而使學生能夠輕松愉悅地接受學習任務的挑戰。教師只有具備淵博的知識才能當好學生高明的舵手,學生才能在遨游知識海洋的時候感到浩瀚無比,繽紛絢麗,才會激起刻苦奮進、揚帆遠航的豪情壯志。同時,現在的青少年都想得到周圍親人和同伴的關懷、信任、尊重和求助,并且愿意用同樣的感情去愛周圍的人。學生更為關注的愛是教師的愛,因為教師的愛不僅是一種態度和情感,更是一種評價、認可,因此學生往往把教師對自己的關懷、愛護、尊重、信任與教師對自己的評價聯系在一起。于是,教師的這種情感實際上就轉化為一種社會環境因素,在每個學生的心目中都產生非同尋常的心理作用,從而轉化為內部動力,激發學生努力學習,積極向上。正所謂:“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善于激勵喚醒和鼓舞。”
三、教師人格魅力的塑造
1.教師要有高尚的品德。
北宋大儒張載有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一個品德高尚的教師應該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熱愛教育、獻身教育的精神,不斷提高個人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將自己的生命融于人類和民族的發展進程,不斷磨煉意志。教師的這些品德往往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想與行為,可以說教師純潔高尚的人格對學生來說無疑具有顯著的示范作用。教師的學識不應停留在他在本專業學習研究中的深度廣度,還包括對本民族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對民族歷史文化的掌握。
2.教師要有廣博的知識。
21世紀是一個知識和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新思想、新觀念、新產品層出不窮,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有終身學習的理念。陶行知說:“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教師必須強化知識學習,不斷汲取新知識、新信息,及時掌握新技術、新理念,用最先進的教育理論武裝自己,充實自己,完善自己,努力做到學識淵博,業務精良,既有精深的專業知識,使學生獲得某種自然、社會和思維領域的規律性知識,又具有廣博的相關知識,還具有堅實的理論功底和較強的業務能力,給予學生人文啟迪美的享受。因為教師豐富的知識不僅能擴展學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所以“知識淵博的教師往往更能贏得學生的信賴和愛戴”。
3.教師要有創新意識。
西方有位教育家說得好:“最好的教師通常是那些思想開放,有能力并樂于在圖書館和實驗室進行創造性工作的人;最好的研究工作者是那些有責任感和影響力,能鼓舞同事,能激勵學生并引起注目的人。”江澤民說:“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不斷興旺發達的小竭動力。”因此,社會的發展、學生的成長都需要富有個性的創新型教師。教育改革呼喚新型教育,創新型教育需要具有現代創新人格的教師。教師的創新人格主要表現在教師的探索欲望、批判思維和創新能力上。只有建立一支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的教師隊伍,才能培養出一群鮮活的具有創造個性的學生。
4.教師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良好的心理素質也是教師人格魅力的體現之一,教師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從容面對教育工作中的一切困難和挫折。教育工作是復雜多變的,對于每一位教師來說,都不可能一帆風順,難免會遇到挫折和失敗,這就需要成熟的理智感,正確的挫折觀,積極的自我暗示,教師必須加強心理素質教育,同時,更要以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質感染和激勵學生。
5.教師要以無私愛心,激勵教育學生。
一個教師能否贏得學生的信任和愛戴,主要是看他是否真正地關心愛護學生。中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用四塊糖果,對學生進行教育,至今仍是經典事例。面對犯錯的學生,陶充分了解情況,得知男同學是為了保護一位女生不受某位男同學的欺負,才用泥塊砸自己的同學。陶行知將該學生叫到辦公室,通過逐一表揚學生的優點,將四塊糖果逐一獎給該學生。該學生非常感動,最后十分后悔流淚承認了錯誤。這樣的教育方式取得的效果是非常好的,但是要求教師必須有無私愛心,信任學生,鼓勵學生,引導學生的思想和行為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
四、結語
總的來說,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首先要做一個充滿人格魅力的人。因為教師的人格魅力是影響學生成長的重要方面,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以深刻的教育思想、高度嫻熟的教學技巧出神入化地帶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激勵學生超過自己,還要在教育實踐中用自己的品德、自己的智慧啟迪學生的智慧,用自己的人格影響學生的人格,用自己的靈魂塑造學生的靈魂,使學生人格健全。
參考文獻:
[1]JerryMBurger.人格心理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4.
[2]教育心理學[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3]袁振國.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
[4]馮海珍.芻議教師的人格魅力[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7,(457):75.
[5][6]王榮德.教師的人格魅力[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