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海軍
摘要: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在此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教師要創造性地組織教學活動的開展,重視活動過程,最大限度地提高數學教學效率。
關鍵詞: 開展初中數學教學活動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明確指出:“數學不僅是一門知識,更是人類實踐活動創造的產物,對數學的學習更應該從數學活動的親身實踐中去體驗”,“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數學教師肩負著數學教學的重任,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深入,如何進行數學教學活動,提高數學活動的效率,就成了每位初中數學教師的重要研究課題。下面就此問題談幾點看法,與同仁探討。
一、轉變觀念,發揚教育民主,主動使自己成為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
傳統的數學教學活動給人的印象是:教師負責教,學生負責學,師生關系不平等、教學方式單一。教學活動幾乎成了教與學兩方面的簡單機械疊加,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學習自由不充分,學習積極性不高,致使學生創新活動無法進行,數學知識在生活生產實踐中不能很好地得到應用。要徹底改變數學教學的此類局面,數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徹底做到:一是樹立新型的師生觀,明確認識教師與學生是教學活動中平等的個體,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控制者,學生也不再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師生雙方是平等對話關系,這種對話既包括知識信息,又包括情感態度、價值趨向、世界觀等方面。二是轉變教學活動方式。變“單邊活動”為“雙邊活動”,變“灌輸—接受”為“觀察、操作、比較、概括、猜想、推理、交流”的教學活動方式,教師在活動中是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三是全面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活動模式。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的作用特別要體現在引導學生思考和尋找眼前問題與自己已有知識體系之間的關系方面,在于提供把學生置于問題情境中的機會,在于營造激勵探索和理解的氣氛,在于為學生提供有啟發性的討論模式,促進合作交流的學習態度,從而營造良好的數學活動氛圍,提高數學思考、探索、應用的效率。
二、注重過程教學,鼓勵學生大膽實踐,敢于創新、樂于創新。
《標準》指出:“數學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的和富有個性過程。”在數學教學活動中,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正確的結論很重要。但是,如果沒有經過學生一系列的質疑、判斷、比較、選擇,以及相應的分析、綜合、概括等認識活動,結論就難以獲得,即使偶有所得,也很難真正理解、應用,更無法應用于生產實踐,是“死知識”。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更應注重過程教學,包括教學內容和過程本身,在活動中提供給學生創新的條件。具體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做到:一是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學情適時利用數學名人的示范作用、數學發展史、數學實用性等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因為華裔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崔琦曾說:“喜歡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當然,這是一個長期的教育引導過程,教師需要做好計劃。二是把數學教學置于生產實踐和學生生活中,從身邊數學現象引入,從身邊數學實踐結束,讓學生感受數學原來就在身邊。教會學生既能從生活中感知數學知識,比如:通過對實際物體的觀察抽象出幾何圖形的有關知識,通過成績匯總理解統計知識,等等;又能把數學理論、知識應用到生活生產當中,比如:用方程知識、不等式知識判斷商場打折是否真正優惠;用統計知識進行產量估算,等等。三是科學地組織數學活動,讓學生經歷“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拓展”的過程,不斷掌握數學探究過程、方法,豐富探究經驗,為實踐、創新奠定基礎。比如,在學習《相似三角形應用舉例》一節時,提出問題:如何測量旗桿的高度?讓學生分組探究并根據已有知識設計測量方案,然后組織學生到操場測量旗桿的高度,讓學生真正在實踐中體驗知識,應用知識。事實證明,學生在活動中積極性越高,思維越活躍,數學能力越會得到明顯發展。四是創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合理利用一切資源,因材施教。在數學活動中,教師要用發展的、創新的精神不斷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創新教育,組織創新活動。通過設計探索性、開放性問題,在觀察、實驗、猜想、歸納、分析、整理的過程中理解一個問題的提出、一個概念的形成、一個結論的推斷、一種方法的熟練,創新精神得到培養。
三、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體差異。
《標準》指出:“人人學習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傳統教學中,教師通常關注學習好的學生,忽視所謂的“學困生”、“問題生”。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不要讓任何一位學生在活動中落伍。當然,學生的數學能力發展不平衡,數學水平存在差異,這就需要教師積極關注個體的差異。在活動中要做到:一是鼓勵“學困生”樹立自信心、自尊心,培養他們敢于面對挫折,勇于面對困難的學習態度、人生態度。二是及時指導學法,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三是因“材”施教,及時表揚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的點滴進步,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能,全面提高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在認真鉆研《數學課程標準》、認真鉆研教材、認真鉆研學生的基礎上,切實加強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豐富數學活動的形式,創新數學活動的方法、途徑,提高數學活動的效率,達到有效利用數學活動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