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守國
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培養中小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我們的小學教育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使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識,立志為人民、為祖國、為人類作貢獻的一代新人。在數學課程中教師應根據數學這門學科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接受能力,結合教材內容和教學活動,對學生進行滲透式的德育教育。
一、緊密結合數學教學內容,適應學生的年齡特點,寓思想教育于數學知識教育之中。
教學時,要認真分析數學教材中思想教育的因素,根據學生的接受程度,確定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例如,在低年級認識數時,要通過引導學生數各種不同的實物,把它們一一對應起來,使學生看到這幾種實物的個數都一樣,然后說明所有跟這幾種東西的個數一樣的,可以用相同的數字來表示就可以了;到了較高年級,可以舉例簡單說明數是從實踐活動中產生的;在解答課本中有教育意義的應用題時,要通過有說服力的材料使學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二、言傳身教,滲透人格魅力教育。
德育教育就是陶冶學生的情感,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教師自身的形象對學生的影響是直接的,也是深刻的。教師的人格魅力來源于對教育事業的忠誠。教師要以教書育人為崇高的職責,以自己的真誠去換取學生的真誠,以自己的品德去培養學生高尚的品德。學校無小事,事事皆育人,教師無小節,處處皆楷模,教師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來影響學生、教育學生,感化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德育示范作用,言傳身教、為人師表。例如:教師上課時,著裝樸素得體、簡單大方而不華貴,給學生一種美的感受,一種無形的教育和引導,引導學生不穿奇裝異服,教育學生不互相攀比,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講普通話,口齒清楚,板書整齊、書寫規范。對學生有愛心,不歧視學困生。輔導學困生時要耐心細致,要給他們更多的關愛,多多鼓勵他們,對他們說“你進步了或你也非常棒”等,利用肢體語言,如摸摸他們的頭等,這樣學生會感到老師是和藹的、親切的、慈愛的,愿意與老師交流。如果在教學中,老師總是繃著面孔、不茍言笑,則教室里的氣氛必然緊張、嚴肅,師生之間容易產生一種距離感,學生就不愿意與老師交流,不愿表達自己的想法,更無法激發學生學習的樂趣和潛能。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愛好、個性和人格,以平等、寬容、友善的態度對待學生,使學生能夠與教師一起參與教和學,做學習的真正主人,形成一種寬松和諧的教育環境。只有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由此可見,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自身的言傳身教,要善于發揮自身的人格魅力教育,這種教育作用是無形的、潛移默化的,也是巨大的、深遠的。
三、在數學教學實踐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
數學實踐活動是滲透德育教育較好的方式之一。例如教學《面積的計算》實踐活動,在學生認識圖形和會計算面積的同時,帶領學生開展實地測量教室、操場等活動,把測量的數據整理出來,再計算出面積。這樣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學生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在一起學習,既要為別人的學習負責,又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意識到個人目標和小組目標之間是相互依賴關系,只有在小組成員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使學生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加強了所學知識與具體生活實際的聯系,培養了學生與人合作的態度。既讓學生認識到了團體合作的重要性,又讓學生增強了集體責任感,學會了與人合作交流。
四、在數學訓練中滲透德育教育。
數學的科學性和嚴密性要求學生學習數學時要一絲不茍,那么教師在教學訓練中就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小學生而言,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主要是通過不斷地反復訓練、再現來實現的。通過嚴格訓練,學生能形成對任何事情都認真負責的態度,獨立思考,勇于克服困難的精神,敢于正視錯誤、改正錯誤的優良品德。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優良品德的訓練要有嚴格的要求,正確、積極地引導,從一點一滴抓起,既要注意循序漸進,又要貫穿始終。教學時,教師還要針對不同學段的學生特點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對于低年級學生在聽課、寫字時要有正確的姿勢,回答問題要完整,寫作業時字、運算符號要寫工整,畫等號的時候要用直尺,計算要準確等;對于中年級學生要求聽課要專心,分析題意是重點的字句要用尺畫出來,作業要干凈正確,要求驗算的要列式驗算等;對于高年級學生要求不僅聽課專心,而且要手腦并用做好筆記,解應用題時要借助線段圖分析題意,理解數量關系,計算時要選擇簡便的方法,要自覺檢查等。只有扎扎實實、一步一步地做好各個方面,才能在要求不斷提升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今后的做事態度打下良好的基礎。
五、利用生活中的數學滲透德育教育。
數學應用的廣泛性是數學學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加強數學與實際的應用聯系,強化應用已逐漸成為人們的共識,這不僅在于數學應用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而且可以利用它們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我在講授“全等三角形”時,結合課本中的“讀一讀”中的“巧測河寬”,向學生介紹早在1805年,拿破侖率領大軍與反法聯軍在萊茵河兩岸激戰,拿破侖想使炮彈準確的落到對方的陣地,就必須知道河有多寬,但直接測量是不可能的,拿破侖急中生智,巧妙地利用了“三角形全等”解決了這個難題。通過這個故事,不僅使學生看到了古代人民的聰明智慧,而且使學生深切感受到了數學知識的實用價值,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在以后講授知識時,再進一步啟發學生,數學知識只有最終同實際問題相結合,運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中去,才能真正體現出它的實用價值。另外為了加深學生對課堂講授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給學生針對性地布置了一些實習作業,如自己制作測角器,測量學校旗桿的高度,測量建筑物的高度;或者建議學生到農村、工廠、建筑工地參觀學習,了解數學知識在各方面的應用。
總之,思想教育無處不在,我們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時,應當做到自然恰當,切忌生搬硬套,發揮數學學科的育人功能,使學科內容與德育內容做到和諧統一。只要我們做思想教育的有心人,就會為祖國培養出更多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