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賀英 么會玉
摘要: 計算機和網絡的迅速發展不僅方便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而且給英語教學和學習提供了很好的環境和條件。對于非英語專業學生來說,基于網絡的自主語言學習不僅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而且對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語言綜合能力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討論了自主學習的定義和理論基礎,其次分析了計算機和網絡的發展對外語教學和學習帶來的影響,最后根據非英語專業學生的學習特點,提出了一個基于網絡的自主語言學習模式。
關鍵詞: 網絡環境非英語專業學生自主語言學習
教育部最新頒布實施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明確指出:“大學英語教學是高等教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大學英語課程是大學生的一門必修的基礎課程?!币虼?,對于非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學好大學英語是很重要的一項任務。另外,《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還指出,大學英語教學性質和目標的主要內容包括“學習策略”和“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方法的形成和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新教學模式應能使學生選擇適合自己需要的材料和方法進行學習,獲得學習策略的指導,逐步提高其自主學習的能力”。由此可見,提高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成為大學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計算機和網絡在教學中的應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得以越來越徹底地實施,對于建立個性化教學體系和提高大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起著積極的作用。
一、自主語言學習的理論基礎
自主語言學習屬于自主學習的范疇,而對于自主學習的定義并沒有統一的界定。Holec認為,自主學習是培養學習者管理自己學習的能力,其中包括確立目標、自我監控和自我評價等。Dickinson認為,學習的自主性是指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全權負責有關他(她)本人學習的所有決策和這些決策的實施。Little認為,自主學習“從本質上說是學習者對學習過程和學習內容的心理關系問題,即一種超越、批判性的思考、決策及獨立行動的能力?!表n清林認為狹義的“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科學指導下,通過能動的創造性的學習活動,實現自主性發展。而廣義的“自主學習”是指人們通過多種手段和途徑,進行有目的、有選擇的學習活動,從而實現自主性發展。陳水清認為,“自主學習”就是學習主體主導自己的學習,它是在學習目標、過程及效果等諸方面進行自我設計、自我管理、自我調節、自我檢測、自我評價和自我轉化的主動建構過程。
對自主學習產生影響的主要有人本主義理論、建構主義理論和認知學習理論。培養完整的人是人本主義探討的中心,它強調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它的教育理念是尊重學生的個人情感與需要,強調具有真實個人意義的學習。換而言之,人本主義就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不斷探索,主動發展。建構主義,尤其是認知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學習者主動的知識建構,是通過新知識學習與原有的知識經驗相互作用實現的,而不是簡單的從外到內的知識輸入。在建構主義教學模式下學生通過教師或他人幫助,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認知學習理論認為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積極參與的過程,他們可以有選擇地吸收信息,做出假設、比較和說明,重新建構信息的含義并將新信息融入已知的知識,大膽使用語言進行交際。外語學習的過程就是新、舊語言知識不斷結合的過程,而這種結合和轉化最終取決于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和參與性。無論是人本主義、建構主義還是認知學習理論都遵循“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原則,都以學習者的自主性為先決條件,以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為教育目標。
二、以計算機和網絡為基礎的語言教學和學習
新技術,尤其是計算機和網絡的發展對外語教學一直有著深刻的影響。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興起于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共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行為主義機輔教學,計算機被看做不知疲倦的機器輔導員,反復地為學生提供語言操練練習和反饋,學生可按自己的進度反復練習;交際主義機輔教學,計算機除了承擔輔導老師的角色之外,其作用還體現在激發學生開展討論、進行批判性思考、為寫作提供內容和條件,以及幫助學生理解和使用語言的工具等方面;綜合主義機輔教學,計算機作為輔導老師,提供了無數的網站,學習者可以從中獲得大量語言技能的練習,閱讀到大量真實的語言材料作為工具。計算機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交流模式——計算機輔助交流,包括電子郵件、電子論壇、電子聊天室、音視頻會議等;智能機輔教學,將超媒體技術和遠距離通訊技術相結合,將視頻、音頻、數據、圖形、圖像、文字等媒體元素與web應用、遠程協作、媒體信息的廣播和存儲等技術結合起來,教學中可以應用的超媒體元素更加豐富。
在計算機和網絡環境下,教師的課堂教學和學生的課后實踐可以結合起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始終牢記,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在課后實踐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設定學習目標,制訂學習計劃,選擇感興趣的學習內容,把握學習進度,評估學習效果,調整學習節奏和方法等。
三、非英語專業學生自主語言學習模式的構建
相對于英語專業學生來說,非英語專業學生在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上還存在不足。尤其是在課后實踐中,很多學生只是被動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而不會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課外的自主學習。因此,給學生創造一個優越的自主語言學習的環境對于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語言綜合能力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一個構建完善的基于計算機和網絡的自主語言學習模式包含如下幾個要素:學習資源、學習工具、評價系統等。另外,它應該能夠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等語言技能,并能夠使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交流即時化。
在這個基于網絡的自主語言學習模式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組織學習。他們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學習資料。例如,聽力部分提供不同題材的英文電影、歌曲、VOA/BBC新聞、電視節目、名人演講等;口語部分,學生可以模仿英文音視頻中的正宗口語,除此以外,學生還可以同教師及其他學生用英語進行在線交流;閱讀部分,學生可以瀏覽國內外各大電子英文報紙雜志,并能欣賞各種精彩的英文故事和小說;寫作部分,學生既可以利用電子郵件等與老師和其他同學交流,又可以發表英文博客和評論等。通過在線交流模塊,學生可以跟老師和同學進行實時或非實時交流,這也可以幫助提高學生的口語和寫作技能。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學生可以參考在線詞典、語法知識庫和文化知識庫等。另外,學生也可以通過在線交流系統與老師和同學溝通探討。在評價模塊中,學生可以通過測試系統對自我進行評價,系統也將對學生的表現作出評價,老師和同學也可以進行他評?;诰W絡的自主語言學習模式中的各個模塊互相促進形成了一個內部聯系緊密的整體。
計算機和網絡為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自主語言學習提供了積極的學習環境。然而,這一自主語言學習模式的實施還需要一定的條件。例如,學校要建立相應的自主學習中心,并有專門的技術人員監督輔導;教師除了在課堂上的指導外,還要在課下與學生交流、答疑及分享學習資料等;學生也要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并根據評價結果調整學習目標、計劃和策略等。另外,這一模式在實施的過程中還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完善,以期更好地指導學生的自主語言學習。
參考文獻:
[1]Chapelle,C.A.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Beijing:Beijing 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2008.
[2]沈昌洪,王之江.自主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3]修月禎.網絡多媒體環境下的英語教學改革之研究.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4]徐錦芬.大學外語自主學習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5]嚴明.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教程.黑龍江: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07.
本文為2011年度保定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201103013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