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利萍 吳霞
摘 要 本文在對非智力因素的概念和內涵做了簡要表述的基礎上,結合計算機教學的特點,對如何在計算機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做出了相應的探討,并提出了培養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幾個途徑。
關鍵詞 計算機教學 非智力因素 學習興趣 自主學習 創造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Training Students' Non-intellectual Factors in Computer Classroom Teaching
SU Liping, WU Xia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lectronic &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Zhengzhou Water Resource School, Zhengzhou, He'nan 450011)
Abstract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concept and content of the non-intellectual factors,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uter teaching, to make the discussion on how to develop students' non-intellectual factors in the computer classroom teaching, and put forward several ways to train students' non-intellectual factors.
Key words computer teaching; non-intellectual factor; learning interest; self-learning; creative ability
1 非智力因素的概念和內涵
非智力因素指的是智力以外的對學習活動起起動、引導、維持以及強化作用的個性心理。是在人的智慧活動過程中,不直接參與認知活動過程的心理因素。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非智力因素雖然不直接參與學生認知學習的過程,但卻會通過對學生認知學習過程的動力作用、定向作用、維持作用、調節作用以及彌補作用等對直接制約學生認知學習的整個過程。
通常來說,非智力因素的結構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主要是指的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具有持久的影響和廣泛的制約作用的因素。其屬于高層次水平,具體說來則囊括學生的理想、信念以及世界觀。第二層,也就是中間層,主要指的是對學生的學習活動會產生直接影響的個性心理品質,比如:興趣、動機、意志、性格、情感等等。第三層,指的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所呈現出的與學習活動直接相關的非智力因素,這些非智力因素對學習活動的影響作用十分顯著。如:學生學習的自制力、學習熱情、求知欲以及榮譽感等,均屬于這個層次。概括來說,這三個層次是根據不同的非智力因素對學生心理活動的調節作用以及期對學生學習活動直接作用的程度來進行劃分的。從整體看,要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應重點關注學生學習自覺性、主動性、積極性、獨立性以及創造性的培養。
2 如何在計算機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2.1 計算機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也是學生自主能動的獲取知識和技能的能力。它是多種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綜合參與的過程,是衡量一個人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參照。因此,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培養學生非智力因素的一個重要途徑,
要在計算機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應首先強化計算機教學模式的改革。通過強化計算機教學模式的改革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轉變計算機教學理念,突出教學回歸實踐、探究式學習等教育理念。當今實形式下的計算機教學改革,不僅要關注計算機課程理論方向的諸多問題,還要注意關注實際應用的相關問題,與此同時,更要注意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也就是說,不但要重視任課教師的主導地位,又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就樹立自主學習的態度和觀念。第二,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任課教師應科學選擇教材,組織能彰顯計算機教學特點的教材。計算機教學中對學生實踐能力、操作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因此,任課教師在選擇教材、組織教學內容時,應要彰顯計算機教學的這個特點,將技術教育、知識教育、操作教育等與學生未來的發展相結合,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計算機技術領域的發展,不斷更新教學內容,選擇學生喜歡的、適宜的內容,促使學生在自我學習中不斷進步提升。
其次,要在計算機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應提倡行為引導型的教學模式。行為引導型的教學模式符合計算機以學論教的教學觀。在計算機教學活動中,學生的活動占據主體地位,而“教”所起到的只是對學生的發展的輔助和促進作用。因此,任課教師在實施計算機教學活動時,應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采用多種教學模式,多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去真正的了解學習、懂得學習,自主學習。除此之外,在應用引導型教學模式時,教師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功能,指導學生科學、嚴謹、團結、高效的進行學習,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2.2 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應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激發學生計算機學習的直接學習興趣;二是,培養學生計算機學習的間接學習興趣。
學生的直接學習興趣,是由所要學習的內容和所要開展的學習活動,也就是學習過程的本身所引發的興趣。這就要求任課教師將計算機教學的過程匯總,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從問題的引入和學習活動的設計上下功夫,通過生動活潑、自主開放的計算機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來引發學生計算機學習的直接學習興趣。
學生的間接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結果所進一步引發和激發的,間接學習興趣更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潛力。學生在獲得新的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如果教師能給予及時的鼓勵和引導,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學習成果,學生就能爆發出進一步學習的強烈愿望。所以,由學生的間接學習興趣所引發的學習動機,會更具有自覺性、持久性和主動性。因此,計算機教師在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一定要關注學生間接學習興趣的培養。通常來說,要激發學生的間接學習興趣,即學即用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即學即用,不但可以讓學生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及時的得到運用,滿足學生的好奇心,而且在應用的過程也是對學生學習鞏固和肯定的過程,有利于增強學生自信心,讓學生獲得學習的成就感和樂趣,并進一步激發學生繼續學習、深入學習的興趣。
2.3 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計算機是一門新興的學科,也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學科。在計算機教學活動中開展創新教育,任課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以知識傳授為主的教育教學觀念,樹立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關注點的現代教育觀念,并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注意激發學生主動創新、勇于創新、樂于創新的精神,要善于引導而不是灌輸。因此,在計算機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轉變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充分認識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性,探索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明確教師在學生創新教育中的主導作用。
其次,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應注意營造一個良好的創新氛圍。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是引發學生創新意識、形成創新行為、培養創新品質的必要條件。在鼓勵創新的教學氛圍中,學生會更加積極主動的與他人進行交流溝通,會產生更多的創意思維。因此,任課教師在計算機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及時、適當的給予學生鼓勵,調動學生創新的積極性,提升學生創新的信心,努力營造一個鼓勵創新的教學氛圍。
另外,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還要注意營造一個良好的教育教學大環境。計算機作為一種高效的教育教學工具,其教學環境應該是開放的,不應固定局限于某一特定的學科,而應加強計算機學科與其它學科的交流。所以,任課教師在計算機教學的過程中,應引導學生將計算機巧妙的運用于各個學科的學習,加強學生在各個學科間,運用知識創造性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為了充分挖掘學生的創新能力,計算機任課教師應盡力構建新型的創新教育教學環境,比如: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定期舉辦計算機網頁設計大賽,通過為比賽設置一定的設計目標,讓學生通過發揮自己的能動性和創造力去完成比賽任務。在此過程之中,計算機任課教師一定要適時的給予指導,并對創新性突出的作品給予鼓勵,同時引導學生就各自的作品進行交流。這樣的活動不僅為學生提供了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展示自己的創造作品的機會,還能在校園中營造尊重創新、鼓勵創新的氛圍,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馬慶磊,李茹錚.試論非智力因素與學業成就[J].今日南國(中旬刊),2010-11-25.
[2] 劉美蓉.非智力因素的結構探索及培養策略研究.貴州師范大學,2008-04-20.
[3] 王俊學.“以人為本”理念下對大學生非智力因素培養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9-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