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瓊
幼兒教育只有在歡快、友愛的氛圍中進行,孩子們才會獲得豐富的知識和情感體驗。為此,我就區域活動中教師作用的發揮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選擇制作區域活動內容時,教師要考慮幼兒的興趣
在選擇區域活動的內容時,教師要關注幼兒的需要和興趣,使區域中的各項活動及時滿足幼兒的需求并能促進幼兒的發展。如我看到小班幼兒對“創意貼紙”很感興趣,便收集很多瓶瓶罐罐等材料,讓幼兒進行自由創作。在活動中,他們不僅學會了自己動手做立體畫,還進行“你畫我涂”等活動,體驗了與同伴分享的快樂。
二、區域活動中教師要重視觀察。
教師要善于觀察,只有觀察才能了解孩子的興趣、需要和思維方式,從而有效地調整環境,更有針對性地指導幼兒活動。在美工區開展“創意貼紙”活動剛開始時,沒有一個孩子想到與同伴一同創作,甚至還有孩子想著辦法拒絕與同伴合作。于是,我有針對性地在班級里營造相互關愛的情感氛圍,鼓勵幼兒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創意成果,讓幼兒談談自己與朋友合作的快樂。到活動快結束的時候,班上能夠主動合作的幼兒占了一半以上。
三、區域活動中教師要給予有效性指導
一個班的孩子在語言發展方面會存在差異,教師要將眼光投射到孩子語言發展的積極面。成人信任、理解、接受的態度可以使孩子的交流愿望自然變得強烈。教師應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對于能力強的幼兒,注重培養他們的語言表現力,對于能力中等或較弱的幼兒,教師應耐心傾聽幼兒的發音和講述,對于羞澀不敢表現的幼兒則要引導他們與同伴一起朗誦和游戲,再過渡到獨立主動地表達。
四、教師對于區域活動的評價方式要靈活多樣。
區域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來說更能體現幼兒的自主性。在他們自由探索時,也應當學著自主地評價和自我激勵。如每次在區域活動結束時,我就會請最先收好區域材料的幼兒來當小小安檢員,去檢查材料的收放情況。這樣幼兒就能不斷激勵自己努力,自覺維護活動秩序。
同時,一個良好、有序的環境是幼兒能夠在區域中自由活動的必不可少的條件。區域活動中的材料取放、環境維護、安全操作等方面的規則,應當是所有幼兒認可和理解的規則。活動中教師要不斷地贊賞幼兒遵守規則的各種行為,逐步建立起區域活動的有序環境,從而保證活動的有效進行。
(本欄責編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