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對我國的貨幣政策逐漸轉向穩健,銀行自然會成熟巨大的各方面的壓力和阻礙,因為在貨幣擴張時期潛藏的各種危機現象都會一一浮出水面,在這個時候全部顯現出來,因而,怎么樣在使穩健貨幣政策下處理商業銀行的各種適宜,非常必要,值得商業人士深思,并給予實踐。
一、對商業銀行的狀態有所影響
(一)對商行流動性的影響
首先,要點是商業銀行的日常管理必須有一定的規律和一定的流動性。首要做好資金頭寸的控制,從資金頭寸做起,必須要實時監測、控制好資金流動和檢測預測信息。二是控制衡量的指標體系流動值,注意流動性表需要定時更新處理。三是建立不同層次的儲備性質流動量,以固定的流動資金為基礎,以短期內的些許生息非信貸到期為延伸,以較長期的信貸作為補充部分。
(二)對商業銀行利潤盈缺的控制力
通過流動性管理的各種方式相結合,可以有效的控制商業銀行的盈利經營狀況。第一,商業銀行應該考慮到資產額度等各種信息來傳遞屬于自己的風險變化,以保證融資來源的穩定性,防止由于超額的資產負債引起的各種負面影響。第二,商業銀行要通過檢測和控制來把握其現金的流量及方向,乃至于各種經濟手段的掌控,及時了解金融狀態,防止過度依賴不定期的流動資金的來源。同時應以現有可流動資金的數量來掌握并控制現有的金融姿態,修正應有的金融方向。第三,商業銀行應運用各種流動性的壓力測試來掌握很多信息乃至于承擔未來風險的能力,以提高在有一定資金緊張或者運營壓力的情況下的支付能力。第四,商業銀行應了解本行的業務量以及規模來掌控組織的基本框架和應急計劃。流動性應急計劃應按照最基本的市場狀態和壓力分布做出計劃,涵蓋銀行流動性會有臨時甚至長期危害的狀況和類似矛盾的產生。第五,條件成熟的銀行可以把某些風險轉移至可消化的內部風險之內,漸漸地采用市場宏觀的調控方式來定價,完善內部資金流動和價格產生的基本制度 。
(三)對商業銀行貸款風險的調控和處理
商業銀行在在經營和管理時期,應當注意一些流動風險的影響,一些初始目的暫時調整并緩解的壓力,最終成為了流動資金的危機來源,成為追悔莫及的危險信號和流動性風險的危機來源。
資產證券化的到來演變了更具有市場前景的金融創新,初始目的是為了減輕金融危機帶來的資金緊張,流動性資金欠缺等問題,但逐漸在發展過程中變成了危機的源頭,對流動資金的運行反而起到了不理的影響。次級貸款的被一次次翻用,反而放大了風險,變成了銀行流動資金不足的罪魁禍首。
二、商業銀行的反擊武器以及采取的策略
(一)轉換經營的主題理念和戰略戰術
要建立比較完善可行的流動性風險以及可以實施的管理系統,同時加強經營管理的基本流動觀念和風險意識。切忌忽視流動性風險管理的潛在意識,制定適當的考核機制,凸顯高級管理層對流動資金風險中意義的重要性,實施執行監督原則分離制,各個相關部門在流動資金風險問題中各盡其責,共同提高流動風險管理的有效性,并且注重完善流動性管理系統,強化經營管理主體的基本風險意識以及行為模式,還要逐步完善流動性管理決策的各個章程,包括關注技術更新和市場變化。
(二)曾強流動資金組織和控制的力度和管理
高級管理層和銀行以及相關部門對流動性危機管理的作用,謹慎經營銀行管理體系,努力養成具有前瞻性的流動風險管理的形式及策略,在流動風險管理難度系數加大的情況下,便應該將有可能對流動風險產生重大影響的部門,以及分公司,附屬公司,統一灌輸謹慎經營的理念,同時完善各個管理流程的決策。
(三)積極調整公司的貸款理論決策
要謹慎的選擇貸款客戶,有針對性的考慮壞賬風險,綜合回報率比較高的企業及客戶來進行有重點的創新和調整結構。要做好深入研究,理財,托管等中間業務和一系列的風險措施。要充分考慮銀行的組織結構,制定適當的考核,逐步獲取高額利潤。
(四)主動講收入結構做一些有利的調整和增刪
有針對性的調整某些收入主體,甚至可以做必要轉型。因為貨幣管理的首要目標是有效管理通脹的來源和內需,價格型的企業貨幣有可能加重企業負擔,從國際經驗著手,新興產業發展過程中,流動風險與商業銀行的發展息息相關,商業銀行在經營過程中,流動性風險隨時隨地關系著它的生存和發展,更要強化其經營管理的風險意識。
一般來說,央行采取擴張性政策的時候,市場流動性是比較充裕的,所以這時候商行比較容易獲取資金,容易得到滿足。這時候的風險幾乎是最小的,而且比較不容易產生危機,但是,一旦當政策轉為穩健或者緊縮的時候,將會波及到整個社會的貨幣數量急速驟減,并使信用總量也會同時緊縮。商業銀行的資金將會變得十分緊張的狀態,這時候是商業銀行成熟危險系數最高的時候。
商業銀行的流動資金來源多以存款為主,主要的是儲蓄存款,所以會具有一定的被動性和不穩定性,于是商業銀行不得不采取吸引信貸的方式處理理財資金,有時候甚至會不辭高息的決策主動負債來維持低谷狀態。
我國銀行業目前理財發展及其迅速并且有力。原本這是商業銀行為了減壓所不得不采取的手段。但是理財的時候,往往有很多事情存在著很多風險和轉機,所以,這種很難以流動性來衡量的風險在市場上的交易和理財狀況中,會發生很多一瞬間的改變,尤其是在緊縮的狀態下,會有很多的改變和狀態的一瞬間的巨大轉機,讓人措手不及。這樣也帶來了銀行的流動性理財轉機。因此,商業銀行需要時時刻刻關注理財對本行的各種哪怕微小的影響,改變基層激勵考核機制與銀行整體風險承受能力的失衡現狀,也防止經濟市場在其他方面的過度膨脹,對比與商業銀行所帶來的巨大風險。
商業銀行在經營期間應該隨時隨地的對與自己有危害或者風險的各種適宜做出決斷和考量,然后及時做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一些初始目的為緩解流動性帶來的壓力所采取的經濟手段和行為,只是為了讓商業銀行走出緊縮的低谷,保持正常盈利的狀態。
商業銀行在正常經營狀態下的盈利能力,任何商業銀行都把追求最大的盈利作為其經營活動的內在動力。
參考文獻
[1]辛書舉.流動性過剩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及對策[J].中國金融,2008(06).
[2]胡妍斌.從緊貨幣政策下商業銀行的應對之道[J].銀行家,2008(03).
[3]陳霞,劉媛杰.關于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思考[J].現代商業,2008(20).
[4]楊艷君.對城市商業銀行財務會計制度執行情況的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0(07).
作者簡介:王敏(1985-)女,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研究方向:經濟學。
(責任編輯:唐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