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育及高校體育的發展狀況
(一)體育的產生
(1)為了求食而進行的身體活動。如,狩獵、捕魚、農耕等。(2)為防衛而進行的武力防衛。如,攻、防、格斗等。(3)日常生活必須的活動技能。如,走、跑、跳、投、攀爬等。(4)生理舒展本能需要的身體活動。如,伸展、轉動動作等。(5)反應原始人精神生活的身體運動。如游戲、競技、舞蹈、娛樂等。
(二)體育的發展
(1)西方體育發展概況。西方體育的發展大致經歷了遠古時代、古希臘時代、中世紀時期、工業革命后、二戰期間、二戰后這幾個主要時期。在古希臘時期,對體育非常重視,體育被作為教育的重要內容。此后,西方進入沒落的中世紀,在此期間的公元500~1300年,西方體育進入衰落期。再次見到曙光時,西方社會進入文藝復興的1300~1800年,思想的解放使體育再次復興。19世紀,西歐由于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和民族主義傾向的存在,各國不斷發生戰爭,由于強國強民的需求,迫使各國加強對體育的重視,并隨之產生一批體育著作和體育學者。西方的體育迅猛地發展起來。參加體育活動的觀念深入人心,體育運動逐步在西方各國發展起來。
(2)中國體育發展概況。中國體育的發展與社會的興衰也有著絲絲入扣的聯系,體育伴隨著我國古老的幾千年文化而不斷演進。我國的體育發展經歷了蓬勃興起的奴隸社會,在夏、商、周、春秋、各個時期體育都取得很大的發展。進入封建社會,體育的發展進入跌宕起伏的時期。在這個漫長的時期內,體育經歷了從初步到深入,從單一化到多樣化的發展。到了清代末期到民國時期中國的體育發展進入倒退的時期。面對外憂內患的困窘局面,生存問題沒法得到保證,體育根本沒有發展的社會基礎。直到新中國成立后,穩定的社會局面和經濟的日益恢復,為我國體育的復興創造了條件。特別市在改革開放后直到今天,中國體育開啟了騰飛之路。
(三)體育的功能簡述
(1)體育的健身功能。具體體現在體育運動能改善和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工作能力。(2)體育的娛樂功能。一是由于體育本身所特有的魅力;二是人們參加體育運動所得的樂趣。(3)體育的教育功能。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主要內容。(4)體育的政治功能。具有維系社會穩定的作用。(5)體育的經濟功能。作為一種新興產業,可以拉動國民經濟的發展。(6)體育的交流功能。推動人與人,國與國間的友好交流。
(四)高校體育發展狀況
(1)理論的研究跟不上形勢的發展。高校體育領域尚未形成具有系統思想的學術流派,雖幾經改革,但都無關痛癢,使廣大體育教師無所適從。(2)課程結構與內容安排不夠合理。現階段,缺乏一套完善的體育教育體系,對于學生的特點差異性更是未得到重視,更甚至對于體育的認識還存在偏差,這樣就不利于體育教學的合理有效進行。 (3)運動教學中的教學目標和手段不明確。我國存在的問題是過分注重挺熱鬧過,強調競技,特別重視對成績的提高,而忽視了通過運動教學以完善學生的體質為本,去實現領悟體育并進而應用體育的目標。(4)教學情境和學習環境建設意義認識不夠。現行的高校體育教育對于“體育”和“人”的理解與認識不夠,忽視了身心健康對于生命的重要作用,如果不能做到“以人為本”,也就不能充分認識教學情境與學習環境建設的意義。(5)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還有待加強。教師作為教育教學最主要的主體之一,其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教學的水平。據調查,目前高校體育教師絕大多數都只注重以競技體育為主的課堂教學,對健康教育了解很少,這樣的做法對我國高校體育發展極為不利。
二、高校文學作品的發展狀況綜述
我國的校園文學興起于1919年的新文化運動,文學社團、學校老師、學校學生成為校園文學的主力軍,高校的文學作品也隨著文學的勃興而迅速的發展。在這一時期出現優秀的校園社團,如,《中國校園文學》《青少年詩報》等。當代校園文學作品的發展是以高校為依托的,尤其是北京大學作為文學界的泰斗,為校園文學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近年來,校園文學方興未艾,校園文學作品也十分興盛。據了解,從《2010中國高校文學作品排行榜(散文卷)》的具體情況我們即可了解校園文學作品之勝景。該比賽從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10000余所高校的26000多位大學生參賽作品中選出117位獲獎作者有代表性、有影響力的高校優秀文學作品。由著名作家賈平凹、阿來、肖復興、韓作榮、李敬澤、馮秋子、商震、林莽等擔任評委,評選結果如下:
[中國人民大學]冰玉《蕭關情》;[西安培華學院]王灝然《羊的眼》;[清華大學]周景耀《九九不重陽》;[延安大學]王靜《普雅的等待》;[安徽大學]王娟《秒速5厘米》;[云南楚雄師范學院]琚建波《高速的村莊》;[南昌航空大學]潘文惠《上海的弄堂風情》;[山東女子學院]張炎佳《山》;[華僑大學]許曉婷《小窗幽記》。由此可見,高校文學作品的發展成果是應當給予肯定的。
三、體育與大學文學作品的粘著性探討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體育的影響力早已超越其本身的范圍,在娛樂,政治,經濟甚至于文化層面都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大學文化的建設催生大學文學作品的發展,而其創作范圍也打破傳統的疆界,在校園體育與校園文化兩大洪流迅猛并進之時,體育與校園文學作品之間呈現出很強的粘著性。
究其粘著性的體現,高校體育文學的產生就是最好的佐證。高校體育文學是體育與校園文學二者的有機結合,它是把校園的各種體育活動從校園這一視角出發,用文學作品的形式表現出來,在體現體育活動的文學價值和藝術內涵地同時,也帶有鮮明的校園特性,不僅如此,校園體育文學還是融藝術、健康和審美于一體的完美結合。高校體育文學是體育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體育運動技術傳播和交流的一種有效途徑,體育文學具有強大的藝術生命力,撼人心魄的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及凈化讀者靈魂、傳播體育精神的功效,而且還負載著對體育運動在人類進步、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做宣傳和促進的作用。
除此之外,體育對于校園文學作品的影響也是十分明顯的。最主要的體現在校園文學作品的內容和形式上的變化,體育進入校園文學作品,使得文學作品的內容發生轉變,校園文學作品不必拘泥于傳統的內容,作者的視角可以進入體育這一領域,通過在這一領域的認識與學習,在反應于文學作品,著本身就是一種文學的創新。同時,體育使校園文學作品形式更加新穎獨特,可以帶給讀者不同的閱讀享受。
總之,體育與校園文學作品在社會多元化發展的過程中,兩者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共同為校園文化建設,對于推動我國體育事業向著更高層次的發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簡介:么長青,唐山職業技術學院體育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