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福建
摘要:網絡改變了生活,也改變了體育新聞的傳播方式和呈現方法。倫敦奧運會是運動員爭金奪銀的戰場,也是新聞大戰的角力場,在網絡飛速發展的背景下,這次新聞大戰又將出現什么新的變化呢?追尋歷史是探尋未來的一個重要路徑,本文將分析眼光對準2010年南非世界杯專題報道、2012年歐洲杯和倫敦奧運會的賽前報道,綜合比較研究傳統媒體和網絡媒體報道方式方法的異同,籍此來理清E時代體育賽事報道變化的脈絡。
關鍵詞:體育新聞;網絡;報紙;新媒體
中圖分類號:G21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8122(2012)07-0101-02
隨著網絡媒體的日益發達,傳統媒體也悄然之間發生了改變。每一次世界體育大賽也是新聞媒體的競技場,2012年又適逢奧運年,媒體會有那些變化呢?最近的一次世界大賽是2010年南非世界杯,通過分析騰訊、新浪、搜狐、網易四大門戶網站以及《西安晚報》、《華商報》、《南方都市報》等傳統媒體的世界杯專題報道,以及他們2012年歐洲杯、倫敦奧運會的賽前報道,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幾個觀點,也可以從中窺出奧運年媒體報道方式變化的端倪。
一、網絡媒體新聞資訊更趨專業,新聞內容原創性大大提升
無論是2006年的德國世界杯賽,還是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各大門戶網站與今年的南非世界杯一樣,都曾經開辟出了專題報道。但相比較而言,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專題報道的專業性更強,原創性也得到很大提高。
(一)專題報道專業性強
德國世界杯和北京奧運會時,各大門戶網站的相關報道都以翻譯外電報道、轉載新華社報道、共享平面媒體資源為主,所不同的是各大門戶網站在對這些“二手”資訊的整合方面各有不同,但無論如何在形式上進行包裝,都不可否認的是這些資訊都是“二手”貨。網易合作的是全國晚報聯盟,而騰訊合作的則是捷報體育聯盟,這兩大聯盟都是平面媒體,而門戶網站更多的是對這些平面媒體的資訊進行二次加工。
(二)專題報道原創性大大提高
在南非世界杯的專題報道中,各大門戶網站已經擺脫了對平面媒體資訊的依賴,而是以原創內容為主。騰訊、新浪、搜狐、網易都派出了自己的記者團隊,從前方發回許多一手的新聞資訊。此外,各大門戶網站都建立了自己的專家團隊,其中既有平面媒體的一些專欄作者,也有在網絡上有影響的一些寫手,還有球星、教練、裁判等專業人士,這些專家團隊給相關網站提供的內容都是原創性的。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視頻報道的運用在南非世界杯門戶網站報道中占據了具足輕重的作用。像新浪不僅有與比賽相關的視頻畫面,而且還推出了其自創的“黃加李泡”——由著名足球評論員黃健翔和李承鵬擔綱的一檔以世界杯為主題的談話類節目。騰訊則利用前方記者,推出了梅西、卡卡等球星的專訪視頻。據騰訊網介紹,截至2010年7月11日南非世界杯結束當晚,騰訊推出的原創稿件為1034篇,新浪、搜狐、網易的原創稿件雖然比騰訊要少一些,但與各自網站自己以往的體育大賽專題報道相比則有增幅明顯[1]。就數量而言,原創稿件方面,網絡媒體已經超越了平面媒體。
綜上所述,從南非世界杯的專題報道來看,網絡媒體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只是一個“二手”資訊的“加工廠”,而是原創資訊的生產地。
二、平面媒體在深度報道和幕后新聞挖掘方面比以往著力更多
面媒體、電視、廣播,這是以往大眾接受新聞資訊的主要渠道;如今,網絡已經成為資訊傳播的重要平臺。當網絡從“二手”資訊的“加工廠”升級為原創資訊的生產地后,這也對平面媒體產生了深遠影響。就西安本地的《西安晚報》和《華商報》兩大平面主流媒體來分析,可以看出平面媒體已經在網絡媒體的影響下產生了比較明顯的變化。
(一)平面媒體的編排方式已經產生了很大變化
與過去相比,平面媒體更加重視圖片的運用,也更加重視新聞標題的制作。由于在傳播資訊的速度和豐富性方面,平面媒體無法和網絡媒體相抗爭,那么平面媒體要想在第一時間吸引受眾,就必須在報道的形式方面提高視覺沖擊力。提高視覺沖擊力,最重要的便是圖片的運用和標題的制作。以6月12日的《西安晚報》為例,當天推出四個版的世界杯專題報道,但文字內容僅有13篇,而圖片卻有14幅,圖片的數量超過了文字稿件。從當天四個版稿件的標題來看,前三個版的頭條標題都只有四個字,字數少字號大正是為了提高標題的沖擊力,從而提高對讀者的吸引力[2]。
(二)平面媒體的資訊選擇從“場內”轉至“場外”
同樣以6月12日的《西安晚報》為例,盡管此前一天有兩場重要比賽,而且還有萬眾矚目的世界杯開幕式,然而,對于比賽和開幕式本身,當天的《西安晚報》只是用一篇稿件、一幅圖片進行了報道,但在另外三個版面中,卻用大量篇幅對第二天的比賽之前各隊動態進行深入報道和分析,并對發生在比賽場之外的記者被搶事件進行了重頭處理[2]。就資訊分類來看,發生在“場內”的比賽本身,受眾已經通過電視、網絡在比賽當天充分了解,在這方面平面媒體已經落了后手,因此對“場內”資訊的處理輕描淡寫,也是平面媒體在網絡媒體的沖擊之下作出的“避短”之舉。而對第二天比賽的賽前資訊進行報道、分析和整合,則是平面媒體面對網絡媒體做出的“揚長”手段。因為,這樣做不僅可以為讀者在觀看比賽直播時提供服務,而且可以讓讀者在觀看電視(或者視頻)直播之前,通過平面媒體作到心中有數。
(三)平面媒體更加注重人文專欄的開設
體育比賽,也是社會人生的一面鏡子,通過體育比賽,不僅能看到參賽選手的勝負哀樂,也能照出社會人生的悲喜。平面媒體通過邀請人文社科方面的專家,開設相關專欄,使讀者在通過看電視了解到比賽本身之外,通過閱讀報道專欄,可以對人生對社會進一步反思,這也提高了世界杯相關報道的深度。《西安晚報》在世界杯專題報道中就為陳忠實、商子雍兩位作家開設了相關專欄,也取得了比較好的反響。《華商報》同樣為作家甚至娛樂界人士開設專欄,以豐富其世界杯報道內容。
三、2012,新媒體彎道超車
今年是國際體育賽事大年,除了倫敦奧運會(7月27日~8月12日)之外,還有萬眾矚目的足壇盛事歐洲杯(6月8日~7月1日)。雖然最受關注的倫敦奧運會尚未開賽,但媒體報道方式的新變化已經顯現。
傳統媒體合縱聯橫,并加強了與門戶網站的合作。“全國晚報體育新聞協會”已經有三十多年歷史,目前會員單位已達60余家,早在十多年前晚報體育新聞協會便在世界杯、奧運會、全運會等世界體育大賽中協同作戰,以期進行資源共享,增加各自報道的信息量,從而彌補在信息量方面與網絡媒體的差距。2007年,《成都商報》、《南方都市報》、《楚天都市報》、《重慶晨報》、《每日新報》等十一家地方都市報媒體組成“捷報體育聯盟”,其初衷與“全國晚報體育新聞協會”相同。值得一提的是,傳統媒體與網絡媒體并非完全對立的競爭關系,而是利用各自影響力進行優勢互補。2008年奧運會時,“全國晚報體育新聞協會”與網易達成戰略合作關系,而“捷報體育聯盟”則與騰訊攜手。由于網絡媒體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因此自身的采寫力量薄弱,但網絡媒體對于受眾的影響面卻遠大于傳統媒體,這也使得雙方在競爭的同時攜起手來,傳統媒體的內容為網絡媒體所看重,而傳統媒體也充分利用網絡媒體擴大自身在外埠和年輕受眾中的影響力。這一伴隨著合作的競爭關系,沿續至今,也將在很長一段時間保持。
隨著新媒體的迅猛發展,2012年會成為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超越之年嗎?倫敦奧運會也許不會給出確定的答案,但目前已經能看出端倪。以往的世界大賽,從賽前到賽中到賽后的報道,傳統媒體在自采稿件方面都處于絕對優勢,但這一現象在今年的歐洲杯和倫敦奧運會賽前報道中已經徹底改變。就版面設置方面來看,新浪、搜狐、騰訊三大門戶網站的奧運頻道和歐洲杯頻道早已開設,更加值得關注的是,三大門戶網站都已經派出自身的采訪隊伍進行報道。2012年3月初,三大門戶網站均派出各自人員前往歐洲杯具辦地波蘭進行了探營采訪。在奧運會的賽前報道方面,門戶網站用力更多,都已經有了原創性的采訪報道,尤其是騰訊網。早在2011年10月27日,騰訊網便公布了自己的倫敦奧運會戰略,據騰訊方面披露他們擁有數十張國際奧委會的注冊采訪證件,屆時將派出近百位記者前往倫敦采訪報道奧運會,同時騰訊也于去年十月份開始了原創性談話類奧運節目《中國茶館》[3]。2012年2月初,騰訊網開始推出奧運探營系列報道,派出十位記者分赴各國進行采訪,截至3月底采訪已經涉及了巴西、美國、俄羅斯、法國、日本、韓國等國家,采訪對象包括了各國的名星運動員、奧委會官員、運動場館以及風土人情等內容。與這些門戶網站相比,傳統媒體卻一如繼往地只是對相關新聞進行隨機報道,不僅沒有推出相關的專題報道,自采新聞更是寥寥無幾。僅僅就奧運會的賽前報道來看,無論是質還是量,傳統媒體已經被網絡媒體超越。
隨著移動互聯終端的普及,以及視頻、微博等網絡傳播手段的發展,網絡媒體的潛在受眾人群正加速度轉化為真正的受眾,再加上原創性內容在質、量都已經實現了飛躍式的發展,不難預見,網絡媒體在2012年奧運會上將實現對傳統媒體的超越。
四、小 結
隨著傳統媒體向全媒體的轉型,嚴格意義上的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僅就機構而言,區別將越來越模糊,因為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網絡媒體,發展的目標都已經趨于一致:就是盡快搭載數字技術來影響受眾。以在全國都市報中影響力最大的《南方都市報》為例,其全媒體網站奧一網僅微博用戶已經突破一億,這表明傳統媒體只要能盡快成功轉型,仍然能在新聞大戰中贏得市場。所以,與其說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將成為網絡媒體對傳統媒體的超越之年,不如說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發展之年。只是,在這融合發展的潮流之中,誰將勝出并不取決于媒體的屬性是網絡媒體還是傳統媒體,而是看誰能將新聞內容的優勢與數字傳播技術進行最大限度的融合。
參考文獻:
[1] 騰訊網世界杯報道10項第一領跑互聯網[OL].騰訊網,http:// worldcup.qq.com/zt2010/zongjie/index.htm.
[2] 世界杯專題報道[N].西安晚報,2010-06-12.
[3] 騰訊公布奧運戰略 原創節目開播劉翔妙語連珠[OL].騰訊網, http://2012.qq.com/a/20111027/0001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