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成英
摘要: 新課程高中英語合作探究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在尊重學生學習認知規律的前提下,優化教學思維模式,發揮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能動作用,還學生學習的自由空間,鼓勵他們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習知識。
關鍵詞: 高中英語教學合作探究教學模式體驗
新課程下的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就是在發揮學生學習主體作用的前提下,鼓勵學生在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究的基礎上,運用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從而起到優化課堂教學過程和方法的積極作用。運用這樣的教學思維模式,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教學的氣氛,幫助學生實現知識和技能的有效內化生成發展,還能夠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以提高他們未來的學習適應能力。
一、開展合作探究教學,開辟學習新空間。
合作探究學習要培養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還要在教學中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這樣的合作學習給了學生更為廣泛的空間,主要表現在注重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源于學習任務的需要,只有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才能夠更好地進行合作。英語的交際功能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合作需要進行一定的語言交際,創設更具有現實意義的情境。例如:在教學Module 5 Unit 1 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時,為了讓學生真正了解友誼的含義,就“friendship”的話題設計了探究:(1)學生閱讀“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并要求他們說出友誼的作用。(2)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每一幅圖片后的三個問題。(3)布置學習任務,以問題為主讓學生思考:①How well do you get along with your classmates?②Is it important to have a good relationship with others?Do you think so?③What is the meaning of friendship?(4)學生圍繞上述問題進行合作探究。
二、激活學生學習思維,培養英語語感。
新課改強調以學生學習發展需要提高其綜合素養。這種以人為本的教學就是要還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鼓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展潛能。這樣的合作探究模式能夠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理解感悟的基礎上,生成一定的學習思維。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下有所創新。例如:在教學《牛津高中英語》模塊3 Unit 3 “Back to the Past”的Period 2 Reading: Lost Civilizations時,為了激活學生英語學習思維,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教學,告訴學生怎樣正確地閱讀日記,自主閱讀文本內容,并劃出其中不懂的地方,進行同桌之間的合作探究。布置思考題:①Whats the meaning of the article?②Can you tell us what happened to Pompeii in August 79 AD?③Do you think Loulan was an important city about 2,000 years ago?④Whats the meaning of the last sentence?學生在這種學習思維的指引下,不僅要主動閱讀文本,而且要在學習的過程中,與同學合作探究才能夠完成。
三、注重動態語言表達,促進內化體驗生成。
英語教學不僅是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更是對語言學習的一種動態生成。這樣的互動生成不僅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和諧交流,提高其語言表達水平,還能在彼此交流互動的過程中形成生成體驗,獲取更為豐富的語言知識和技能,以滿足學習發展需要。要注重學生的互動實踐過程的多樣化,鼓勵學生運用同桌問答、小組討論等方式予以合作探究。這樣,不僅能夠使知識內容呈現一定的動態展示過程,還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例如:在教學《高中英語》Unit 2 Spors Event的Reading “The honourable games”時,為了體現動態展示的過程,就作了這樣的安排:同桌之間在互問互答的基礎上完成“Reading A”中的三個題目;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Reading strategy:reading 8 apeech”上,了解演講的閱讀思維和方法;再思考這樣的問題:①Where were the first modern Olympic Games held?②Who did win four Olympic gold medals in China?這樣不僅體現了英語學習的動態展示過程,還促進了學生知識和技能的有效內化生成。
四、鼓勵學生大膽表達,增強合作探究效果。
鼓勵學生大膽表達,既能夠幫助學生深化對語言知識的感悟,又能夠在表達過程中形成正確的學習思維。學生在表達中要圍繞探究問題進行思考,這樣就充分展示了他們的學習思維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對合作探究的一種再現。鼓勵學生大膽地表達,首先應該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其次是讓學生有足夠的表達環境;最后對學生的表達予以適當的點評,有一定的學習反思。學生在探究中的言語表達是對探究過程和成果的總結歸納,這種表達,在《牛津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語言學習認知規律,鼓勵學生嘗試和探索運用多元化的思維方式重新審視探究任務,以此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思維能力。教師可在學生探究過程中做如下指導:要求學生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以此培養表達和理解能力;要求學生圍繞“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article?”這個問題進行表達,讓其他同學補充說明。要求學生就合作探究中最為深刻的地方進行表達,以增強合作探究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忠衛.探究合作式教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2009(1).
[2]謝武斌.高中英語合作探究教學與實踐[J].考試周刊,2009 (44).
[3]花月明.合作探究學習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科教導刊,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