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存生
摘要: 學分制下的高校學生宿舍是大學生日常生活、學習的一個重要平臺,也是學工人員開展管理和思想教育的重要載體,其管理制度直接影響到高校的平穩運行。高校學生柔性、自主化管理制度就是通過培養學生自主和自律的意識和能力,倡導學生進行“三自”教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宿舍管理工作中來,進而實現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實效性,培養全面發展的合格大學生。
關鍵詞: 柔性管理自主管理高校學生宿舍管理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模式的改革、學分制的進一步推進、學生向公寓化發展等,傳統意義上的班級管理作用開始逐漸弱化,學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以班級為基本單位也因上述的變化達不到以前的效果。以班級為單位的管理作用逐漸弱化,使得學生宿舍日漸成為影響學生在校學校發展的重要單元。因此,開展學生事務管理工作(簡稱學工)繼續堅持以班級、年級管理為主的同時,要把積極開展學生宿舍的管理工作創新作為重要的新工作思路,在高校學生宿舍管理的發展和改革中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增強實效性,進而更好地改善高校辦學條件。
1.柔性管理的內涵
柔性管理[1]的本質內涵在于,采用非強制性的手段,在學生中產生一種潛在的說服力,進而把組織意識變為自覺行動。但是,柔性化管理并不是一味的放縱,而是在遵循大學生的心理和行為規律的前提下,在具體管理中體現“柔”的原則和“軟”的控制,并根據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情感交流的方式、權變性的管理手段等柔性管理的特征來科學管理。
2.自主管理的基本涵義
自主管理是一種動態的組織管理,也可認為是一種柔性管理。高校的自主管理[2]就是指為了實現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標,滿足社會日益對大學生具備的素質要求,以高等教育學和管理學為理論支撐,結合大學生的特點,通過學生參與管理活動,推動學生發揮主體性,以逐步實現學生的一系列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簡稱三自教育[3])的活動。
3.柔性、自主管理思想在高校宿舍管理中的應用
(1)搭建完善的宿舍管理制度平臺、助推三自建設。
高校宿舍是高校管理、育人的重要平臺,是需要“以人為本”的柔性和自主管理理念的必要環境。宿舍管理是一個民主管理、內控的過程。根據管理之道在于借力的原則,有必要在高校宿舍管理中實施學生自主管理并培養建立一支相對專業的學生自己的管理隊伍。為此,在傳統的常用的學生宿舍管理一系列的管理辦法(如宿舍管理條例、文明衛生宿舍辦法)的基礎上,劃分以學生宿舍區并采取院系學生相對集中住宿的模式,以宿舍區和每棟學生宿舍樓為單元構建如下的宿舍學生自治管理隊伍(每棟宿舍樓設樓主1名,每層層長1名;相對集中的宿舍樓群設片區長1名),組織結構圖如下。
在傳統的宿舍管理模式中,一般是后勤部門負責具體的管理,學工人員只是常規性地檢查安全、衛生問題。學生幾乎沒有機會參與宿舍的管理事務,積極性受到壓抑,主觀能動性無法得到發揮,對于培養其自主、自強、自律的能力和參與管理的意識起不到多大的作用。所以,要在推進學生“三自教育”管理功能建設上下工夫,在某種程度上彌補學生不能參與到宿舍管理工作中來的不足。
設立學工老師指導下的學生自治管理委員會(簡稱自管會),發揮上傳下達的作用,更好、更快地收集學生反映的問題,同時更好、更快地向學生管理部門匯報,以解決這些問題。成立這樣的學生組織,目的是通過柔性、自主的管理方法,讓學生參與管理工作中來,充分發揮學生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并在參與宿舍自主管理的過程中充分實現學生的“三自教育”。
(2)以宿舍文化為抓手,增強宿舍效應。
宿舍效應[4]從內涵上可理解為在一個新的環境,對身邊的人和事有一個由淺入深的感性認識過程,同時身邊人的學習、生活和做事態度都對其他人產生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宿舍成員間在作息習慣、生活情趣、業余愛好等方面也會形成趨同和從眾,共同合成對宿舍成員的鞭策力。宿舍文化建設是高校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大眾參與性的課余文化生活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管理的最好載體。在當前大學生的生活中,超過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宿舍中度過,在宿舍區里的學生比較集中,容易調動廣大學生的參與性,由于活動的非功利性,學生參與其中完全是基于興趣和好玩,容易對其產生共鳴,從而使得宿舍管理更加人性化。故而在宿舍片區內廣泛開展學生活動,不僅有利于學生個性發展,更有利于“三自教育”好習慣的養成,進而推動宿舍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宿舍效應。為此,要以情感交流為主線的多種形式的活動開展,建立成員間平等、互信和真誠的交流和溝通。
一要引導大學生自主思考高校宿舍文化到底是什么,可以什么樣的形式展現。這種引導的形式可在同學們中間以小組討論,以宿舍片區組隊展開辯論、在全校范圍內演講、征文等活動,使宿舍文化由一種無形、無意識或潛意識的文化轉變為有意識、可展現的形式。
二要在學生宿舍片區舉行榮譽、成果的多形式的展演。可通過舉辦涂鴉大賽、文明宿舍評選多媒體展演、攝影作品展、安保之星、學習型宿舍和溫馨宿舍評比等活動,展現宿舍文化建設豐富的內涵,引起同學們濃厚的興趣,從而注重自身素質的培養和能力的提高。
三要開展片區學生宿舍間的活動交流。男女生宿舍聯誼、宿舍間的各種文體競賽(如五子棋、象棋、趣味籃球賽等)等活動的經常多樣性開展,不僅可以促進交流,增進了解,更能增強無形的“宿舍效應”。
4.結語
自全面實行學分制后,宿舍已經越來越成為大學生生活、學習、思想交流的主要場所。加之面對當前選課制、教學與生活管理相對分離等日趨突出的問題,高校學生宿舍管理展現出了新的情況:突發事件,不能及時了解,信息不暢;學工隊伍對宿舍區的管理不到位等。這些新情況需要柔性、自主管理理念在宿舍區里廣泛使用,并在這種理念的引領下,使高校學生宿舍管理隊伍真正成為一股“源于同學,用于同學”的教育力量,達到潤物無聲的效果,促進學生管理、教育工作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蘇麗娜,張春梅.論高校學生柔性化制度管理的實施方法[J].高等農業教育,2011(12):84-86.
[2]郭昕等.自主管理視域下的高校學生管理創新[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1(6):61-64.
[3]勞榆.新時期高校學生宿舍管理工作的研究探索[J].東華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4(4):526-528.
[4]程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視角—“學習型宿舍”建設的思考[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3):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