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娟
摘要: 大學英語教學的進一步發展急需引入更為有效的教學法。本文從引入任務型教學法的必要性入手,結合任務型教學法的概述和應用,指出任務型教學法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同樣也有利于教師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促進英語課程教學的完善。
關鍵詞: 大學英語教學任務型教學法必要性應用方法
一、引入任務型教學法的必要性
隨著21世紀的到來,世界進入了經濟全球化、科學技術一體化時代,英語作為當前國際上使用最為廣泛的信息載體和交流工具,其重要性越發突出。近年來,由于我國的社會和經濟迅猛發展,國際交往日益頻繁,國家和社會對大學英語教學,對大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和前所未有的挑戰。為適應新世紀高校教育課程改革的需要,傳統的英語教學中的觀念、目標、內容、策略及教學方式等方面都需要進行重大改革。就教學方式方面而言,傳統的教學方法偏重應試,一切圍繞考試進行,忽略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造成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缺失。因此,為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教學中急需引入更為有效的教學法。“而任務型教學法科學地找到了學習與發展之間的最佳結合點,實現了英語學習的生活化和個性化,強調了學生英語學習的發展性與主體性。”[4]
二、任務型教學法概述
任務型教學法是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在國外已經受到廣泛的歡迎,而我國自新的《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出臺以后,很多教育工作者也開始探索和實驗這種教學法在英語教育(包括大學英語教育)中的應用。
任務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這種理論認為,“學生知識的獲得主要不是靠教師傳授,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方式獲得”[3]。建構既是對新知識意義的建構,又包含對原有經驗的改造和重組。任務型教學是指根據現實生活的交際需要確定語言學習任務,由學生圍繞這一任務制訂計劃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計劃、完成任務,而且在這一過程中不斷評估自己的學習的教學。
任務型英語教學法是以學生活動為課堂主體,以學生發展為教學目的的教學模式。此外,任務型教學從活動中獲取知識。任務完成的過程就是一個知識轉化的過程,即運用已有的知識,通過任務學習新的知識,完成從陳述性知識到程序性知識的轉變,從而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有專家曾指出:“任務型教學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是有效改變以往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現狀的最佳途徑之一。”[1]
任務型英語教學摒棄了傳統教學長期使用的五步教學步驟,提出了三大步驟。第一,前任務:教師引入任務,呈現完成任務所需的知識,介紹任務的要求和實施任務的步驟。第二,任務環:以個人、雙人、小組等形式執行各項任務,小組向班級報告任務完成的情況。第三,后任務:由分析(學生分析并評價其他各組執行任務的情況)和操練(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練習所學知識難點)兩部分組成。
三、任務型教學法的應用
任務型教學法的應用關鍵在于任務設計。任務的設計必須具有意義性、可操作性、真實性、差距性和拓展性等。確保在任務的完成過程中“學習者始終處于一種積極的、主動的學習心理狀態”[2]。
在任務教學法中,Nunan認為“對教師而言,特別具有現實意義的是學習任務而不是某種方法。教師應研究并設法找出哪些任務在課堂中是成功的,哪些任務是失敗的”[1]。因此,任務教學法的核心就是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任務設計和任務指導。與此相應,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有步驟、有方法地進行訓練。在任務型教學中常用的訓練活動有以下幾項。
1.課堂發表
課堂發表任務通常用于新課文的導入環節。該任務屬于小組合作任務,每人每學期一次。以2~3名學生為一組,自愿組合。學生們根據課文每個單元的主題結合自身實際從事小專題研究,如:健康、環保、代溝等,發表自己的觀點,要求有觀點,有論證并有結論,制作成PPT。準備工作都是課后進行,包括相關資料的搜集、整理、觀點的梳理成文、PPT的制作及課堂發表。每次上課由一組同學進行專題介紹并解答班里同學就該話題所提出的問題。課堂發表環節結束后教師要做好評論環節并由此導入新課文,激發學生對學習新課文的興趣。
2.口頭或書面就某個問題發表看法
該任務通常用于課文總結環節。同樣屬于小組合作任務,每人每學期一次。將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小組,2~3人為佳,自愿組合。在每個單元課文部分結束后教師針對課文內容設計若干話題供小組成員挑選一個話題討論后或口頭或書面就該話題發表觀點,同樣要求觀點明確,盡量使用課文中的內容作為論據來論證觀點并得出結論。同樣在該環節結束后教師要做好評論總結環節由此幫助學生復習課文內容,加強對課文知識的鞏固。
除了以上所舉的一些方法和例子以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可采用課堂提問、課下作業等多種方式方法。通過這些訓練把單一的語言學習與語言運用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此改變老師一言堂的模式,使學生成為主體,課堂成為供學生獲取知識的平臺,從而使學生在活動中主動地甚至創造性地獲取所需知識。
四、結語
要將任務型教學法引入大學英語的課堂,教師就必須在課堂上做到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只是組織者、引導者和學生的助手。此外,任務型教學法的引入增加了在課堂里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合作的機會,使得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練習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它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同樣也有利于教師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促進英語課程教學的完善。
參考文獻:
[1]Nunan,Davi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鄔蔚群.基于任務的大學英語口語交際教學法[J].寧波大學學報,2007(6).
[3]張海楨,劉洪泉.任務型教學法在中學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運用[J].科技資訊,2007(7).
[4]張瑞芳.淺談任務型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