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強
【摘要】新聞是新近發生事實的報道。企業新聞,想當然地就是企業內新近發生事實的報道。如今,隨著受眾的高知化,媒體的市場化,信息的多元化,企業內部的新聞,越來越難在大眾媒體上“拋頭露面”了。但是,經過一番策劃后,一些企業新聞,卻能成為大眾媒體爭相傳播的對象。
【關鍵詞】企業新聞;宣傳;策劃意識
企業新聞傳播的優勢
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企業重視宣傳工作?與廣告相比,新聞宣傳到底有什么獨特的優勢?大量的新聞實踐告訴我們,借助新聞傳播的企業信息,才會受到受眾的歡迎。
當一個企業發生了具有對外宣傳價值的重大事件時,就必須在第一時間把信息傳播出去,否則就失去了新聞價值。此時,只有啟動新聞宣傳才能實現這個目的。例如,去年10月5日凌晨1點,蘋果公司在美國加州總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推出新一代iPhone——iPhone 4S。消息發布后,全球的消費者都了解到了這一產品,產品的宣傳效果也同時達到了。
因此,當一個企業有高精尖的新產品問世時,當企業現代化的生產線投產時,當企業擴大規模時,都要及時向外披露消息,否則就失去了一個新聞傳播的機地。與廣告相比,新聞宣傳可以用文圖的方式,把一件事說得明明白白,可以把企業要傳達的目標信息傳播得更準確、詳盡。
去年,媒體曾以《翻騰長江水 儲存三峽電》為標題,對蕪湖市響水澗水庫及施工企業進行了詳細報道。文章不僅報道了水庫興建的意義,還對企業的科技創新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成為企業樂見,受眾愛看的一篇好稿件。
而記者對合肥市天鵝湖噴泉射程下降的采訪,則挖出了合肥企業的驕傲。當時,這個噴泉因為“7年之癢”導致射程下降,維修廠家是合肥的一家老企業,其水泵技術緊隨德國之后,排名世界第二。媒體對噴泉進行了報道后,又來到該廠,深入采訪水泵的技術特點、前沿科技以及產品線及應用等。稿件再次刊出后,讓合肥市民大吃一驚,原來我們身邊還有這么過硬的企業。而借助這次宣傳,也大大提高了企業在合肥乃至安徽的知名度、美譽度。
企業宣傳的策劃意識
畢竟,像蘋果公司一樣受傳媒高度關注的企業很少,一般的企業如何結合自身的優勢,向媒體推介新聞,就需要有一定的策劃意識。
企業內,出色的新聞宣傳絕對不是隨手拈來,而是系統而周密地策劃的結果。在新聞宣傳啟動之前,就必須開展系統的策劃。
在各個企業內部,均設有市場營銷部,負責產品的市場營銷;而企業新聞宣傳,也需要借鑒市場營銷的思路,進行策劃。新聞策劃,就是利用媒體追逐新聞的規律,來達到宣傳自己企業的目的,實現了這個目的,對于企業來說,這個策劃就是成功的。
麥當勞于1999年進入安徽市場,作為一家洋品牌,如何熟悉安徽市場,融入社會,就成為他們的主要任務。2000年,麥當勞根據自己的目標消費群以及企業文化,策劃了一個安徽首屆街舞大賽活動。十年前跳街舞,在安徽還是非常新潮時尚的。消息經媒體報道出來后,吸引了百萬市民的關注,大家都想看看,街舞大賽到底是個什么大賽,跳的到底是什么舞。決賽階段,許多媒體紛紛趕到現場進行報道。街舞的活潑開放,與麥當勞的快樂開心形象,迅速被社會接受。
隨著街舞風靡安徽,中學、大學都出現了一批愛好者,其他一些企業看到了這個活動的魅力,也針對這個群體,紛紛舉辦類似的活動。
在這個活動中,策劃團隊就對活動的前期宣傳,鋪墊,活動舉行中的新聞賣點,都做了詳細規劃和提示,從而保證了活動的順利舉行和宣傳效果。
大量的事實證明,事件最具有傳播力。因此,圍繞事件、緊跟熱點進行新聞策劃,是企業新聞宣傳的第一利器,常常能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2010年世博會在上海舉行,這也成為2010年全國新聞宣傳的重點。那一年,每天的報紙、電視、電臺和網絡,幾乎都有與世博有關的新聞或話題。如何與世博聯動,是許多企業日思夜想的命題。地板企業,愿意免費給中國館鋪裝他們最好的地板,空調企業,愿意倒貼錢給美國館安裝空調,甚至有的企業,愿意高價收購世博園內的一些場館,就連世博安徽館,拆掉后都舍不得扔,恢復重建后還對外賣票參觀。
所以,如果出現一個正面的重大熱點事件時,要時時刻刻地創造條件,與這個重大事件或者活動及時聯動起來,將好的創意、思想、理念,借助這個事件表達出來,從而達到讓社會廣泛關注的效果。
當社會出現一個熱點事件時,利用熱點宣傳自己,這個很容易,但是在沒有熱點事件的情況下,如何宣傳自己呢?這對企業新聞宣傳負責人是一個考驗。
節日、紀念日期間,各個企業都在做新聞,大家都不用動腦筋,就達到了宣傳目的;但是在平常日子里,如何將一湖水吹皺,就體現出各個企業的水平高低了。今年上半年,一家珠寶店就動起了腦筋,將世界上一枚最大的鉆石,邀請到合肥市來展示。碩大的鉆石,經過媒體的報道,立即吸引了很多市民前來觀賞,店內的人氣頓時旺起來了。
企業新聞就是“講故事”
新聞寫作其實就是“講故事”,故事講的好,新聞就精彩了。多名記者報道同樣一件事情,為什么有的人寫得精彩,大家喜歡閱讀;有的寫得晦澀難懂,大家不愿意閱讀呢?區別就在于講故事的能力上。
新聞的本源是事實,事實是新聞的命根子,任何新聞及策劃,都不能脫離事實。新聞的采訪過程就是還原事實,通俗的講,采訪過程就是組織完善故事的過程。凡是做得成功的報紙,新聞報道無不是擅長講故事的,包括國內外著名的財經類報紙《經濟觀察報》、《華爾街日報》等,概莫能外。
俗話說,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如果每篇稿件都是站在一個公司的立場上來采寫新聞,那這篇新聞只能發在公司的內刊上,或者黑板報上。合肥有家公司,可以用工廠生產的疊合板,像拼裝汽車零部件一樣組裝出一棟大樓,普通5層居民樓通常要五六個月才能建成,而采用這種方法,一個月就能完工,還能抗7級地震。如此高效的建筑方式,及包含的科技能力,在安徽乃至全國也是罕見的。記者在采訪這家公司時,就站在安徽省乃至全國的建筑科技角度,來報道這個事情。報道出來后,全國多家媒體進行轉載,還有外地的記者,專程趕到合肥采訪報道。因為選擇的角度較高,故事講述的又比較精彩,使得宣傳效果出奇的好,讓這家公司大感意外。
現在的媒體分工很細,有的是綜合性的媒體,有的是行業性的媒體,大家的需求角度不一樣。但媒體都有一個共性,只要故事講得精彩,大家都會搶著要的。
(作者單位:安徽商報社)
責編:劉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