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玉
【摘要】新聞調查報道具有新聞時效性和評論價值性,在選題立意、表達形式、處理手法上都與普通新聞類節目有所不同。本文以天津電視臺《視實》節目為例,探討了如何做好新聞調查性報道。
【關鍵詞】新聞調查性報道;實例分析
2010年8月1日,天津電視臺推出《視實》欄目,節目秉承“眼見為實、以正視聽”的宗旨,提出新聞性、調查性、貼近性和故事性的定位目標。目前,《視實》共分三個板塊,其中第一部分為“熱點”,每期一個主題,主題來自于當下最具時效的社會熱點問題,以記者調查的方式,在還原事件的同時,剖析其背后的本質,片長約13分鐘。在此,我們以《視實》熱點板塊為樣本進行分析,討論如何做好新聞調查性報道。
一、 選題與表達
1、選題
對于新聞來說,選題是第一步,其好與壞,決定著整個新聞的質量。對于調查性報道來說,選題更為重要。以《視實》熱點板塊為例,在選題中,始終以重要性、貼近性、客觀性為準繩。所謂重要性,除了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比如美國占領華爾街運動、人民幣升值、CPI物價指數、樓市調控等,一些發生在百姓身邊的小事,但卻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同樣也是我們關注的重點,比如公園門口停車難問題、小區私家車被故意劃傷問題等等。而貼近性和客觀性是指選題要接地氣,要真實客觀反映老百姓身邊的問題,得到百姓的共鳴。
2、表達
對于調查性報道來說,其表達同樣也離不開“人物、事件、環境”這幾個要素。
人物:報道中,除了當事人等幾個特定的人物以外,在《視實》熱點中,還設置了一個事件之外的人物,即專家或學者,他們在節目中發表觀點,對事件進行評論或解讀。
事件:事件對于調查性報道來說,是最重要的一個要素。事件發展是有潛在規律的,其特點可以總結為,矛盾產生——矛盾激發——矛盾被打破——新平衡建立。好的表達要突出事件發展過程中的沖突和矛盾,要突出其戲劇性。而這其中,懸念的設置又是強化這一戲劇性的關鍵,在節目表達中,不急于告訴觀眾結果,而是通過懸念,將事件未來發展的多種可能全部呈現出來,讓觀眾在心中先打個問號,并帶著這個問號,期待在節目中找到答案,從而關注事件的發展進程。在《視實》熱點《公租房,看你的》中,天津市出臺新的公租房政策,這讓住房困難,但論條件既不符合廉租房申請標準,又買不起經濟適用房的夾心層——賈世意,看到了改善住房的希望。但符合公租房申請條件,只是第一步,還需要條件審核、搖號選房等步驟。賈世意能否通過審核,最終選上一套房子,實現自己的住房夢?賈世意一家的期待和命運推動著故事發展,一直到天津市首批公租房搖號現場,賈世意幸運在一百多名申請者中,搖到了第16號,自己的住房夢終于實現了,到此懸念才被解開。
環境:新聞調查性報道的最終目的,不僅是讓觀眾看到事件的本身,還要引導觀眾通過事件看到其背后的社會現實,并引發思考,這也是新聞調查性報道所擔負的社會責任。還以熱點《公租房,看你的》為例,節目通過關注“夾心層賈世意一家的住房夢”,反映的是在房價不斷攀升的背景下,我國政府大力發展保障房建設,保障中低收入夾心層住房問題的現實。
二、立場
對于新聞調查性報道來說,真實性和客觀性是其本源,這就要求記者在采訪中,要始終保持著對事件真相的質疑,對于事件中每一個相關人的質疑,立場上不能有所傾向,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事件最終的客觀公正。對于事件中的每個當事人,都要聽取他們的聲音,節目才不會成為“一言堂”,才能體現客觀。
三、如何做得更好
1、學會尋找新聞事件中的故事元素
新聞調查性報道就像剝洋蔥那樣,通過調查,將事件的本質一層層的剝開。因此,在確定選題時,就要考慮如何將事件調查通過層層深入的方式向觀眾展現,在哪個環節設置懸念,才能聚焦觀眾的視線。同時,為了引人入勝,還要不斷提高講故事的水平,要有沖突,有曲折,不能平鋪直敘。
2、怎么把故事講好
(1)懸念。懸念源于對好奇心的滿足。在新聞調查性報道中,記者通過調查,將原本被掩蓋的信息收集起來,在對這些信息進行處理和重新構建上,通過懸念的設置,引發觀眾的探究心理。
(2)細節。細節對于新聞調查性報道來說,可以增強節目的感染力,讓觀眾記憶深刻。在調查性報道中,對于事件發展的一些關鍵環節或是深層剖析的關鍵點,可以將其細節進行放大,不僅可以增強節目的可視性,同樣也能聚焦觀眾的目光,留下深刻印象。
(3)制作。形象、直觀是電視節目的優勢和特點。運用畫面和畫面不同的組接方式可以增強新聞調查性報道的表達。比如,特寫鏡頭可以突出細節,刻畫當事人心情變化,而在事件表達中,融入情感變化,可以增強故事的曲折和沖突。而運動鏡頭可以突出調查性報道的新聞性,展現真實記錄的過程,推、拉、搖、移等運動的拍攝手法,可以將觀眾帶到事件發生的真實場景中,讓觀眾覺得身臨其境,并從心理上加入到事件的調查過程中,同時,運用蒙太奇和音樂,可以讓觀眾達到感同身受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新聞調查性報道來說,真實是第一要素,不能因為一味追求故事化而忽略真實,這是媒體社會責任的缺失。
(作者單位:天津電視臺新聞部)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