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萍


【摘要】產經新聞網絡專題往往具有以下特點:一、選題聚焦熱點,以小見大,富有經濟引導力;二、“三位一體”的立體式信息傳播模式;三、多元化頁面設計彰顯特色,多方位滿足網民需求。產經新聞要實現其實用性、功能性、服務性的最終目的,應著力提升經濟新聞的價值引導力。
【關鍵詞】產經新聞;網絡專題;報道策略
產經新聞作為經濟報道的重要構成部分,其報道內容聚焦市場中的企業、行業與產業。就企業而言,產經新聞關注企業所進行的經濟活動,使受眾充分了解企業經濟運行狀況;就行業而言,產經新聞考量在宏觀經濟與社會背景下的行業現象、行業問題和行業形勢,為受眾解釋經濟現象以及行情分析預測;就產業而言,產經新聞在社會轉型、困難與挑戰并存的背景下,追蹤產業結構的調整、產業本身的嬗變與發展趨勢。相比于傳統的經濟新聞報道,新形勢下的產經報道對宏觀的把握與微觀的透視顯得更加理性、深邃。
網絡新聞專題是我國網絡媒體在新聞傳播活動中參與競爭的重要手段,它“通常是圍繞某個重大的新聞事件或事實,在一定的時間跨度內,運用新聞消息、特寫及背景性資料、新聞分析、評論、新聞調查等體裁,調用文字、圖片、聲音、視頻圖像等多種表現方式,通過專門的編排與制作,進行連續的、全方位的、深入的報道和展示新聞主題前因后果、來龍去脈的新聞報道樣式(組合)。這樣一組相關新聞或信息匯集的整體,就是新聞專題。”①
鳳凰網的產經專題屬于其財經頻道下的專題中的一大類。目前,網絡專題暫無公認的分類標準,業界人士提出按照專題的來源及生存周期的不同,可籠統地分為事件類專題、主題類專題、挖掘類專題和欄目類專題。②鳳凰網的產經專題一方面具備欄目類專題的特點,圍繞市場對在某一個時期內的某個新聞熱點或冰點所涉及的企業、行業或者產業予以關注,在形式上屬于鳳凰網的固定欄目;另一方面鳳凰網的產經專題還具有挖掘類專題的屬性,充分利用各種新聞資源的“整合”以及“再加工”,國際化與本土化相融合的視野、以生動活潑的形式對經濟事件做專業化解讀,從而讓受眾了解新聞背后的新聞,領悟到經濟事件的實質,實現鳳凰網“知識創造價值”的目標。具體而言,鳳凰網產經專題具有以下特點:
一、選題聚焦熱點,以小見大,富有經濟引導力
1、突出新聞性,小處著手,探求與梳理某一經濟事件或現象
縱觀鳳凰網產經專題,我們可以看到,它具有高度的新聞敏感性,對時下某個經濟事件或者享有較高知名度的企業所遭遇的困境或者問題作深度報道。通過對具體某個事件或者企業的剖析將其與產業發展、市場變動聯系起來,幫助受眾全面理解現象背后的政治、經濟乃至社會等問題。
以2011年下半年鳳凰網產經專題報道為例,標題如表1:
這一時期的專題報道主要針對消費品行業中具有較大規模或影響力的企業出現的重大問題,將海量的信息進行加工、整合,回答人們關心的問題,并提供具有前瞻性的信息和知識。如:《康師傅收購百事中國》這一專題,不僅一一呈現了兩大公司聯合的原因、具體操作流程以及效益等,還整合了專家的評論分析此次收購事件對行業的影響,指出“百事在中國謀求獨資化意圖日漸明顯”,還以圖表的形式向受眾描繪了收購前后康師傅股權架構對比,以專業化的數據處理幫助受眾分析產權重組問題。
2、公司產業報道的國際化和國際公司產業新聞的本地化處理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成熟以及對外開放程度的進一步擴大,公司產業的經濟活動的國際合作與競爭加劇,越來越多的個人、組織乃至國家的利益卷入其中。因此經濟全球化呼喚經濟新聞傳播全球化,當下產經新聞報道需要樹立一種國際化的視野,培養冷靜的國際觀察力。另一方面,對國際公司的產業新聞,則要運用本地化的視角抓住地域讀者心理或利益上與本地讀者的接近點來展開報道,增強對地域內讀者的吸引力。前者如鳳凰產經專題中2011年2月10日“光明競購法國酸奶企業”專題,將光明乳業的此番舉動置于中國食品企業的海外收購歷程之中,在介紹此次事件的前因后果之外,還為讀者介紹中資中國食品企業的海外收購現狀。而有關在華的跨國公司出現某些經濟問題的專題如:“沃爾瑪陷入‘涉假豬肉門”、“肯德基醇豆漿也是一個傳說”、“味千骨湯拉面是個傳說”等專題從擬題風格就可管中窺豹,看出其本土化視角的新聞處理。
二、“三位一體”的立體式信息傳播模式
“三位一體”的立體式信息傳播是網絡媒體新聞專題獨有的報道方式,通過這一成熟有效的方式運作,無論是在新聞信息深度的開掘還是廣度的拓展方面,網絡新聞專題都顯示了其優越性。
以“電信聯通遭反壟斷調查”為例,鳳凰網產經專題板塊在由《人民郵電報》四問央視報道而引發的媒體之間的論戰后迅速啟動專題制作,開始對事態發展進行密集持續的關注和連續深入報道。
第一,整合其它媒體信息資源,信息提供更為充分
網絡媒體充分發揮網絡的先天優勢,整合其他媒體的采編資源,綜合了多種信息表現手段來表現新聞主題。具體情況如表2所示:
第二,整合不同媒體差異化的報道內容和角度,報道廣度、深度得以保障
互聯網是一個巨大的信息數據庫,多樣化的信息來源支撐了網站新聞報道數量上的優勢,并且保障了當事各方相對平等的話語權;不同的報道角度則有利于全方位的透視事件的真相,為網絡媒體自身塑造獨立、平衡、專業的品牌可信度,成就和詮釋“大事看鳳凰”的影響力。
就“電信聯通遭反壟斷調查”而言,鳳凰網產經專題首先重磅出擊,在開頭就編排兩則具有震撼力的綜合報道,聚焦于軒然大波中的當事主體各自的應對,以鎖定受眾。隨后編發此次調查的最新進展進行跟蹤報道,同時配發分析性、意見性的三則評論將事件焦點鎖定,為受眾提供實現富有深度的新聞。此外,設置“聯通和電信回應”、“市場影響”、“業界建言”等小版塊,以翔實豐富的報道資料,為受眾提供連貫而完整的新聞報道,使受眾對這一主題有了多角度的了解。
第三,運用網絡互動功能,即時傳遞反饋信息
網絡媒體通過網絡受眾的反饋信息,能夠及時發現受眾所關注的新聞熱點、焦點和難點問題,掌握受眾對重大新聞事件的不同看法,成為網絡傳播的又一優勢。目前,在我國的網絡新聞專題中,被廣泛運用的互動功能主要包括兩種方式:一種是網絡調查型互動方式,一種是網絡論壇型互動方式。
“電信聯通遭反壟斷調查”專題在事件導語的右側就設置了兩個調查:“1、您是否支持發改委對電信和聯通進行反壟斷調查?“、“2、您認為哪個行業最需要反壟斷?”。因這種投票式的調查和采用百分比的統計方式的統計結果相對直觀,網絡受眾往往熱心參與。另外,受眾在閱讀了專題之后還能夠直接跟帖評論,這也是了解受眾的意見與觀點,提升專題的關注度的有益設置。據數據顯示“電信聯通遭反壟斷調查”共有1842人參與,其中評論171條。由此可見,互動欄目的設置吸引了較高的參與程度,傳者與受者的意見得以自由、及時進行交換,共同完成了新聞專題的傳播。
三、多元化頁面設計彰顯特色,多方位滿足網民需求
中國人民大學的彭蘭教授認為,新聞專題有核心信息、周邊信息和輻射信息三個層次,可以滿足不同受眾的新聞需求。通過對網站的頁面設計能夠使眾多雜亂無章的單體新聞“集中”和“聚合”起來,體現層級式的信息結構,并且呈現出新聞邏輯性、關聯性,便于不同層次的網民方便、快捷地獲取所需新聞。
1、簡約的版面編排設計,符合現代網民的審美趣味
網絡專題在具備精良的內容以外,還需要突出醒目的外包裝,吸引受眾的注意,提高網站的點擊率。現代版面設計越來越趨向于簡約化,鳳凰網產經專題也是如此,網頁采用與主題相符的底色配之模塊排版、橫題到底的版式,采用統一的標題字體以及欄間距變寬使得整個網頁具備某種整體風格、明快清新流暢、頗具人性化的視覺享受。
2、圖文并茂,烘托新聞主題,激發讀者閱讀欲望
隨著淺閱讀時代的到來,圖片的作用和地位越來越突出,形象、生動的圖片往往既直觀又具有強烈的感染力。“關鍵在內容,重點在形式,突破在圖片”③,這在版面設計業界已經成為共識。
鳳凰產經專題十分重視對圖片的運用,一個專題往往配發4到5幅新聞圖片、漫畫、卡通圖片。其直觀性、幽默性、形象性使得主題思想寓于圖像之中,配合文字從多層次、多角度、多側面反映、報道某一經濟主題。
3、設置簡潔明快的新聞標題及導語,吸引網民的注意力
通常在網絡專題的主頁面上,標題與內容在空間上是分離的,有一邊的小標題則逐行列出。而網絡讀者往往沒有太大的耐心逐一挑選某一新聞內容,因此設計巧妙的新聞標題往往能夠吸引更高的點擊率。而對導讀功能的強化即提示專題關鍵詞、耐人尋味的導語則能夠凸顯整個專題的重心焦點,從而增強專題對于網絡受眾的黏合性。
就鳳凰網財經專題來說,其網絡新聞標題通常為實題,以簡明、醒目、生動的語言揭示和評價網絡專題的主要內容,吸引受眾的點擊率,完美地營造出版面“第一眼”效應,通過人的視覺生理和視覺心理產生強大的視覺沖擊波,讓讀者在看到版面的一瞬間被牢牢勾住眼球。
綜上,產經新聞是市場的觀察哨和監督崗,是保持經濟社會穩定和健康發展的重要的一環。鳳凰產經專題定位于有價值的財經門戶,通過優秀的網絡策劃以及品牌影響力,聚焦企業、行業、產業中的新事件、新問題,全面、深刻地為受眾提供具有引導力的產經新聞,從而實現了經濟新聞實用性、功能性、服務性的最終目的,是值得研究和推廣的有效的新聞生產探索。
參考文獻
①鄭俊杰,《我國網絡新聞專題探析》[D].河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②周科進,《網絡媒體表現形式的集大成者:網絡專題》[J].《新聞戰線》,2004(6)
③張建星:《新聞的創意時代》[M].上海:文匯出版社,2004:202
(作者: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新聞與文化傳播學院2010級研究生)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