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閱讀首先是為了得到樂趣,為了獲取信息。閱讀不應只是為了學習語法、詞匯,更重要的是為了獲取新的知識,提高認知水平,增強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一點上,它和語言學習的目的是不謀而合。但我認為,閱讀更重要的一點在于它能陶冶讀者的情操,促進讀者人格的完善,促進學生價值觀、人生觀的構建。可以說,在現代的信息社會中,每個人都是在閱讀中成長,在成長中閱讀。
一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目的不僅在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養成課外閱讀的習慣和初步掌握閱讀的方法和要領,真正為今后學生在閱讀能力方面的可持續發展打下牢固的基礎,而且要通過閱讀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讓學生獲取更多的語言信息,從中了解和熟悉英美等國的文化習俗,發展跨文化交際意識,從而擴展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提高文化素質,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語言的機會。因此長期以來,英語閱讀教學在英語教學中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無論是在教學中,還是在英語測試里,它都有相當的分量。但在教學中為閱讀而閱讀的現象長期存在,許多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存在著很大的盲目性。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普遍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1.教學觀念上的問題。許多教師在教學思想上,沒有認識到閱讀作為語言技能的一部分,在日常教學中,忽視閱讀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獲取更多信息、知識,拓展視野,激發學習興趣是很不利的。對提高人文素養、提高分析、思考能力和判斷能力的重要作用也認識不足,因而對它的研究不夠重視。
2.日常教學中的問題。許多老師在閱讀教學中,有的把閱讀當精讀;教學過程就是講解生詞、補充詞組、羅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結構、語法等。而有的教師相反,把閱讀當作課外閱讀來上,劃詞組,對對答案。學生自讀后僅了解一下故事情節。由于教學方法單、陳舊,學生感到乏味,沒有閱讀興趣,很難鍛煉他們的閱讀能力。
3.教學方法上的問題。許多教師沒有形成一套科學有效、易操作、體現新英語課程標準、體現學生主體作用,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促進學生體驗參與,形成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教學方法。對英語閱讀教學的研究不夠、實踐不多,學校教研氛圍不濃的老師更會忽視對教學方法的研究。
二
為了改善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就要積極拓寬學生的閱讀面,增加語言輸入。所以我們必須采用課內、外相結合的辦法,即加強課內指導,拓展課外閱讀,以課外閱讀為主,全面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習慣。也就要求我們教師要注意以下方面。
1.加強課內指導。課文教學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一個主陣地,在課堂上教師利用課文和教材配套的閱讀材料采取精讀方式,通過交流和互動的模式,指導學生摒棄逐詞逐句翻譯的習慣,提高閱讀速度,指導學生學會分析文章的結構和層次,指導學生如何抓住主題句、主體段和根據文章提供的事實和線索進行深層剖析,掌握文章主旨大意等正確的閱讀方式與基本閱讀技巧,培養學生對語篇進行分析、推理、綜合、歸納并從中獲取信息的能力。
2.建立閱讀機制,拓展課外閱讀。確保閱讀落實。在合理利用已有的課本教學資源的基礎上,根據課程標準中對學生年齡特點、知識結構、認知能力、不同年級的閱讀速度、閱讀量的要求,有計劃地擴大課外閱讀,例如,根據教學活動常規安排,讓學生有目的地進行閱讀實踐,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從七年級上期課文教學后,我們就提供給學生閱讀材料,做到按時閱讀、定期檢查。課外閱讀主要由教師購買符合本校特點并具有新課程理念的閱讀教材,或者廣泛收集貼近學生實際生活、貼近學生實際生活,具有時代特點,內容健康、豐富的閱讀資源自編閱讀材料。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中西方文化的差異等因素,主要關于文娛、運動,飲食文化,著名的節假日,旅游勝地,交通,外國音樂,國外家庭教育,服裝與禮儀,常用典故和俗語等閱讀材料。這些材料有實際意義,受學生的歡迎。通過組織有意義的材料來組織初中閱讀教學,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促進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
3.劃分閱讀階段要求,讀、說、寫相結合。教師要根據學生知識能力水平和教學過程的階段側重,安排好適當的閱讀量。七年級每周可安排2—3篇課外閱讀,八年級每周必須完成3篇課外閱讀,九年級可再增加1—2篇,還要鼓勵有能力的學生讀英語名著簡寫本,等等。在安排學生課外閱讀的同時,從七年級上期中后開展好句翻譯比賽,每隔一段時間還可以要求學生將這一段選擇的好句連句成文練習,將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開始安排學生對閱讀文章進行縮寫、改寫、仿寫訓練,這樣既檢查學生對語篇的理解。又訓練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4.閱讀任務分層要求,實行不同閱讀目標。在閱讀能力培養的過程中教師面對的學生存在個體差異,所以要求教師要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識能力,實行不同層次不同目標,分類指導,使基礎好的學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飽”,能力低的學生“吃得了”。教師要給學生提高平等的學習機會,同時合理應用評價手段,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及時表揚、肯定不同層次的學生所取的進步,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原有的閱讀能力基礎上有所發展和提高。
總之,教無定法,殊途同歸,做好英語閱讀教學工作,必須以新課改理念為指導,關注學生,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加強課內指導,拓展課外閱讀,以課外閱讀為主,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習慣。引導學生參與、體驗英語閱讀的快樂,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有效的學習策略,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