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利娟
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領域掀起新的浪潮,多媒體教學具有直觀形象、聲畫并茂、視聽結合、生動有趣的特點,能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并以境激情、以境引趣、以境助學,使學生學得快,理解得透,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多媒體使課堂教學更具多樣性、生動性、實效性和先進性,并給課堂教學平添了一股時代氣息,豐富了教師教學的手法和形式,符合教育學和心理學教學理論。多媒體已成為素質教育教學中的一種先進手段。多媒體在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比其他基礎學科更為突出,更具特色。但是多媒體教學也存在一些弊端,所以要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才能提高教學質量。以下是我對多媒體教學的認識。
一、應用多媒體進行電子技術課程教學的優勢
1.變抽象為具體,有效促進學生的感性認識,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有很多的知識點,用傳統教學方法往往只能使學生了解表面現象,或一知半解,更難以做到靈活應用。多媒體提供了豐富逼真的形象,可以打破時間、空間上的限制,讓學生清楚地看到事物形成、發展的變化過程;能將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形象化,有利于學生找出事物間的內在聯系,促進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充分激發學習興趣。
例如,在“三極管內部載流子的運動過程”教學中,傳統教學方法是教師在黑板上畫出示意圖或采用掛圖來增強直觀性,既費時又無立體感,而利用F1ash制作課件,可以把載流子的運動過程制作成動畫,將基極流向發射極的電流畫成小線條,且設置小的悅耳的聲音;將集電極流向發射極的電流畫成較粗線條,設置為另一種較大的聲音;匯集到發射極時又變為一種聲音,且將電流畫成更粗的線條。從而在感官上使學生明白了極管電流的分配關系。在動畫的演示過程中,既可以連續觀看動態效果,又可以暫停觀察某一時刻的情形。
2.應用仿真模擬軟件,營造實驗探究環境,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電子電路教學中,電路分析一直是教學的重點。由于電路在工作過程中各部分的工作狀態、信號傳輸過程中的變化情況對電路內部的影響等都是不可見的,加之中職學校的學生專業素養欠缺,電子電路的分析對學生而言是一個難點。
現在,各種電路仿真實驗平臺的開發,有效地解決了上述問題。其中,應用Electronic—workbeach(仿真電子工程師工作平臺,簡稱EWB)輔助教學,可將實驗數據和波形在屏幕上放大顯示,有利于復雜電路的演示和實驗教學,是電路分析的優良伙伴;同時EWB軟件的操作界面友善,有良好的數據開放性、零件互換性和可操作性,使學生在一些大實驗中存在的插件慢、出錯率高、實驗誤操作造成電路和儀器損壞等問題迎刃而解,是電子技術課程教學和學生模擬實驗的優秀虛擬操作平臺。
3.應用投影,擴大可見度,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在傳統的技能課教學中,雖有一定的器材供學生觀察,但教師展示實物電路時,大部分學生是無法觀察到教師所指的電路的,教師的具體操作過程也是無法觀察到的。這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是非常不利的。采用實物投影的方法,能讓每個學生清楚地觀察到教師對整機電路的分析、電路的構成、電路故障的分析和電路故障的排除過程,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通過學生進一步的實際操作,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二、應用多媒體進行電子技術課程教學的不足
1.多媒體教學容易忽視師生的情感交流。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不是被動的接受體。教師運用教學手段發揮主導作用,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認識活動中來,才能更好地達到教學目的;同時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的人格魅力都孕育著巨大的教育“親和力”。中職學校的教師在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尤其要創造與學生情感交融和信息交流的學習環境,并根據學生的反應調節教學進度,真正實現培養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學目標。由于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教師大量使用多媒體進行電子技術教學,師生之間的直接交流相對減少。多媒體課件在制作時先將教學過程分成若干步驟,再用固定的程序將其鏈接起來;課件完成后在課堂教學中難以改動,教師只能按程式一步步進行演示,即使教師對某些內容可做適當調整,但整個教學過程實際上是由電腦控制,教師只是一個解說員和放映員。多媒體課件容易把教師和學生割裂開來,減少師生之間的會心交流。無論應用何種教學手段,教師都必須保持與學生盡可能多的共同活動的機會。
2.多媒體教學容易忽視實際實驗教學,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和實際動手操作能力。
“告訴我,我會忘記;做給我看,我會記得;讓我親自做,我才懂得。”觀察與實驗是電子技術課程教學的基礎,是實現新課程改革“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學目標的最有效途徑。仿真模擬實驗雖然形象、直觀,但畢竟不是真實的電子實驗。在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教師應重視每一位學生的參與性,在實驗方案設計實施上,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合作性和創造性,而這些單純依靠課件和仿真模擬實驗平臺是無法得到真正落實的。
三、在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合理使用多媒體手段
1.多媒體的合理使用,應該是在正視多媒體地位的基礎上實現的,其核心特征是“輔助”,即輔助教師,而不是取代教師。“多媒體再好,也只是個教學工具,它無法替代人的情感與智慧”。
2.在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需要選擇合適的媒體,讓多媒體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配合。無論是傳統的教學手段,還是多媒體,都各有特點,在一定的條件下,各有其特殊的功能。多媒體教學有獨特的優越性,教師不能只圖省事,一味采用傳統教學手段;也不能片面地強調多媒體的作用,忽視或否定傳統教學手段。多媒體是對傳統教學手段的一種完善,在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教師應將多種教學手段有機融合,相輔相成,從實際出發應用教學手段,以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3.應用多媒體教學,要求教師轉變教學觀念,不斷更新知識和教學方法。電子專業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應用多媒體進行電子技術課程教學,要求教師具有更高的電子專業知識修養和多媒體技術使用能力。現在的Windows操作系統為人們提供了多界面多任務的桌面平臺,給教師建立多媒體平臺的有效整合、綜合利用提供了很好的條件。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教師不僅要掌握現代教育技術,還要認真鉆研教學大綱和教材,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了解難點之所在,靈活應用各種教學手段。
總之,多媒體在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應以人為核心。教師要做多媒體教學的主人,圍繞教學目標的實現,適時合理地選取。揚長避短是使用好多媒體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