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昌
摘要: 形成性評價是一種新型的評價方式,已在教學實踐中得到應用。本文分析了形成性評價在學習過程中的作用,并以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為例,闡述該評價方法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形成性評價應用方法
傳統教學的評價方式,是以考試成績評價學生的,但是成績評價并不能反映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狀態,不能評價學生對知識的困惑,對成功的喜悅,也不能促使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不能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形成性評價彌補了成績評價的不足,關注了學生動態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由被動地接受評價轉變為評價的參與者,形成性評價成為了學生學習的動力。
一、形成性評價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作用
對學生學習結果進行評價一直是教學活動的重要一環,但是,教學評價以考試為載體,以分數為結論,不能起到對學生進行全方位評價的作用。形成性評價在1967年由美國斯克里芬提出,主要是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體驗、表現、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等進行評價,以利于學生反思進步的一種評價體系。形成性評價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作用,首先體現在它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方法得到改進。通過形成性評價可以暴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從而使學生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攻克難點。其次,可以確定學生的學習程度。通過形成性測試結果,可以分析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從而利于學生和教師確定學習和教學的速度。最后,通過形成性測試,可以對學生某一階段學習進行反饋,促進學生下一階段的學習。
二、形成性評價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一)建立英語閱讀小組互評機制。我們在進行英語課堂閱讀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英語閱讀中,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進行小組之間的閱讀對抗賽,然后對閱讀小組進行評價,促使小組成員共同進步。例如:我們可以進行“Who read the best?”比賽。
(二)對學生的閱讀筆記進行個性化評價。教師要讓學生養成記閱讀筆記的習慣,教師要對學生的閱讀筆記進行評價,在評價中不能簡單地評價“very good”,可以采用給紅花、給笑臉、畫大拇指等方法進行表揚,既直觀又生動,學生也樂于接受。
(三)對學生的英語閱讀情況采用顯性標記法。教師對每個學生的閱讀情況統一制成表格,記錄每個學生每次閱讀的成績,可以用紅花表示閱讀很好,用其他顏色如黃色表示稍差,用藍色表示要努力了,用綠色表示一定要加強閱讀訓練,這樣在全班同學和其他小組成員的監督幫助下,提高閱讀能力,完成閱讀任務。
(四)強調榜樣的作用,找出“閱讀小標兵”“優秀閱讀筆記”。每周或者每月,學生和教師共同評出一份優秀的閱讀筆記進行展覽表揚,閱讀小標兵也由教師和學生共同評出,也可以參考累積的顯性評價數值。
(五)采用階段性測試方法。教師每講完一課就要進行階段性測試,這種測試因為不會累計過多的知識量,所以即使學得不扎實的學生,通過評價發現學習上的不足后,也能夠較為輕松地趕上來。對于教師來說,也可以通過階段性測試找出自己在本課當中對知識講解上的漏洞,做到及時彌補。
(六)建立學生閱讀成長檔案袋。這種評價方式把學生閱讀的過程動態地呈現出來,在閱讀成長檔案中對學生閱讀的英語文章,閱讀的效果,閱讀后的手抄報,自己對英語閱讀方法的記錄總結等都要記錄下來,這些就會成為教師和學生對英語閱讀進程的參照。
(七)開展“我愛閱讀”英語閱讀活動比賽。對于課文,要盡可能多地讓學生用作閱讀比賽的資料。例如:蘇教版八年級上Unit1 Reading,我們就可以在講解完成后,利用課文作為閱讀比賽的內容進行閱讀比賽。
(八)建立課堂閱讀評價方法。在進行英語課堂閱讀時,教師可以隨時對閱讀程度好、閱讀能力提高快的學生進行及時評價,采取發小獎品或者貼紅花等方法,激勵學生閱讀,養成好的英語閱讀習慣。
三、形成性評價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局限分析
形成性評價有其不可比擬的優點,但是在實際實施過程中也會因為種種原因出現不少問題,匯總來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1)形成性評價在英語閱讀中的評價語言過于簡單,教師往往使用“read well”,“good”,“keep on working hard”等簡單、表面的贊揚,不能對學生的閱讀進行指導性的評價,使形成性評價流于形式。(2)對學生的評價不能及時進行。因為形成性評價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動態的評價過程,這就需要教師為此付出大量的精力,為了使評價及時有效,教師無論是在課上還是在課下,評價活動都要認真進行,這就花費了教師大部分的精力,也占用了教師一定的教學時間。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有可能出現不能及時進行評價的現象。(3)學生之間的評價不能達到互相促進提高的作用。在閱讀教學中,我們雖然設計了學生之間的形成性評價活動,以期達到互評提高的目的。但是,基于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學生之間的互評就是幾句簡單的相互鼓勵,不能說出有價值的評價意見,實施起來,教學效果難以達到預期。(4)學生的英語閱讀成長檔案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閱讀成長檔案,需要教師精心設計,用來反映學生英語閱讀過程中的成長歷程。但是,教師往往把成長檔案簡化成資料收集袋,只是用來承裝英語閱讀手抄報、閱讀反思等,其功能不能很好地發揮。
盡管形成性評價在實施過程中,有一定的欠缺,但是這種評價方法以學生為評價活動的主體,既參與設計評價機制,又接受評價,對學生的成長極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