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載勝
摘要: 本文通過文獻資料,對終身體育和終身體育意識的涵義做了簡要闡述,并通過問卷調查,分析了影響高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原因,提出了建議和方法。
關鍵詞: 高中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方法
一、引言
健康的身體是人發展的前提和基礎,而身體的健康與否與遺傳、生活習慣有一定的關系,其中體育鍛煉是重要因素之一。而體育鍛煉行為通常受體育意識的支配和引導。高中時期是人的思想意識形成的關鍵時期,所以高中學校體育在培養學生體育興趣和能力的同時,可以為學生的終身體育鍛煉意識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終身體育及終身體育意識的涵義
終身體育是指一個人終身進行身體鍛煉和接受體育教育,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體育的改革和發展中提出的一個新概念,被視為新世紀的體育思想,它所倡導的“要培養終身從事體育活動的能力和習慣”思想,向我們展示了新的教育理念。它的核心是讓體育貫穿于人的一生,使學前體育、學校體育、社會體育等各個環節緊密銜接,保證體育教育的統一性、完整性和連貫性,實現一體化,使人們終身受益,充分享受體育的樂趣以及其帶來的健康。
終身體育是體育的終身化,是一個人一生進行體育鍛煉和接受體育教育的總和。而終身體育意識隨終身體育的發展而發展,是指人的一生中相對穩定的各個時期的體育意識的發生發展的總和,是體育意識的終身化。他貫穿于終身體育的始終,是通過大量體育活動實踐逐步形成的,一種內在而又客觀存在的、對體育和體育活動的認知、情感、意志、態度、價值觀的總和。
三、研究對象和方法
1.研究對象。
高中生2300名。
2.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本研究針對高中生的終身體育意識進行問卷調查,隨機發放調查表2300份,回收2071份,回收率90%。
(2)實驗法:所有受試者的年齡為16~20歲。
(3)文獻資料法:以體育教學與終身體育意識為線索,參閱體育教學、體育學報等資料。
(4)咨詢座談法:通過個別訪問,咨詢訪問各教育工作者和部分研究對象,進一步證實本研究的可行性和相關理論。
(5)數據統計法:對實驗結果、調查問卷整理后,進行常規統計處理。
影響高中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因素統計(多選)
四、分析與討論
調查顯示,影響學生參加體育鍛煉因素的排序依次是:沒有興趣、時間的沖突、無同伴、意志的影響、不懂鍛煉方法、學校場地設施差、鍛煉能力差、其他。
1.興趣因素。
從數據上看,興趣是影響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首要因素,可以說是影響終身體育意識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愛因斯坦說:“對于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睂W生只有對體育項目產生了興趣,這個項目才會有吸引力,才會讓他有想要參與的沖動,繼而才會有參與的激情。所以,教學內容要符合學生的心理,滿足他們的興趣需求,這樣才能增強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2.時間因素。
時間上的沖突,是排在第二的因素?,F在的高中生可以說學習任務很重,高考壓力很大。為了順利考上理想的大學,他們的課余時間基本上都放在了復習文化課上,沒有多少時間用來鍛煉身體。
3.同伴因素。
30.4%的學生認為無同伴是影響參加體育鍛煉的因素,排第三位。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生更喜歡結伴鍛煉,喜歡群體活動。這提醒我們,在教學中,要讓學生與學生之間有更多的交流和合作機會,也應該多組織比賽,讓學生在比賽中發現體育鍛煉的樂趣,結識更多的伙伴。
4.意志力。
意志力是影響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因素?,F在的孩子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獨生子女多,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特別是在體育鍛煉中,多數學生怕苦怕累,不愿付出很大的努力來獲取成功。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的鍛煉,從而阻礙了終身體育鍛煉意識的形成。
5.鍛煉能力和方法。
分別有28.4%和21.8%的學生選擇了“不懂鍛煉方法”和“鍛煉能力差”。可以說不懂鍛煉方法和鍛煉能力差都會影響到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從而阻礙他們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的形成。鍛煉是需要持之以恒的,并不是每個人都具有運動的天賦,運動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復練習、鞏固和總結歸納。所以,在教學中,要給學生以鼓勵,幫助他們提高運動能力,掌握科學的鍛煉方法,培養更好的鍛煉能力。
6.學校場地設施因素。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學生對運動場地和設施的要求不斷提高,運動不再是簡單的三大球和田徑,呈多元化趨勢,比如網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等。但往往學校的場地設施限制了這些項目在學校的開展,師資力量的薄弱也給一些項目的開展帶來了困難,造成學生鍛煉興趣不高,對體育鍛煉提不起興致。
五、建議
1.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學校體育在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從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上入手,讓學生喜歡體育課。以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練興趣;以豐富的教學內容吸引學生體育鍛煉;以有效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在課堂中發現和保護學生的運動愛好和興趣,從而調動學生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的體育興趣,主動積極地走向終身體育。
2.注重學生體育能力的培養。
在注重學生對體育興趣培養的同時,也要加強學生體育能力的培養。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要教會學生體育與健康的基本知識和運動技能,學會體育健身的基本方法。積極大膽地尋找多種運動方式,讓學生多途徑、多渠道地發現自己運動的潛力,樹立運動的自信,激起運動的興趣,提高運動能力。
3.豐富課外活動,開展小型體育比賽。
要充分利用課外活動,積極開展內容豐富、學生喜歡的小型體育比賽,把學生從教室里吸引出來,讓他們把所學的技能用到比賽中去,讓他們有展示自我的機會,體會體育帶來的快樂和滿足。同時通過比賽更進一步地提高他們的運動技能,從而養成運動習慣。
4.加強師資建設,教師向“一專多能”型轉變。
有關部門和學校應有目的、有計劃地安排體育教師培訓學習,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和教學水平,根據教師特點,培養教師的專項水平,使其向“一專多能”型轉變,并在學校開展選項課教學,讓學生也能有“一技之長”,在將來踏上社會之后也有繼續鍛煉的能力和欲望,使學生終身享受體育。
5.改善學校體育場地設施。
學校要加大對體育的投入力度,做好器材設備的配備工作。沒有條件的也應該因地制宜,提供簡易器材,最大能力地滿足學生體育活動的需求,為學生鍛煉提供設施保障。
六、結語
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不能僅限于認識上的引導,更重要的是在學生的實踐中主動建立起對體育的正確認識、意向和看法。終身體育意識是在漫長的體育鍛煉中形成的,培養學生良好的終身體育意識是一項漫長而又艱巨的教學工程。
參考文獻:
[1]姚國偉.如何提高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J].安徽體育科技,2005(2):20-25.
[2]鄧玉春.怎樣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J].貴州體育科技,2006,6(2).
[3]林秋菊.終身體育教學中的困惑和對策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04,2:54-55.
[4]于長鎮.試論終身體育也學校體育[J].中國體育科學學會學報,1993,13(5):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