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1世紀的基礎教育提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教育教學實效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重要課題。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作為一種綜合的教學手段,具有整合文本、聲音、圖像、動畫、視頻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特點,其傳達的信息生動、逼真、信息量大,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趣味和教學效率。怎樣才能用好現代教育技術,發揮其在美術教學中的獨特作用呢?
【關鍵詞】素質教育 現代教育技術 多功能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5-0119-01
一、現代教育技術有利于創設情境:
情境創設如果不能對學生的視聽感官形成刺激,引導學生由無意注意轉向有意注意,就很難使學生保持持久的興趣,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情境中來。以談話、講故事的方式創設情境,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因而還需要必要的輔助手段引導學生的注意力。多媒體課件演示容易引起學生的獵奇心理,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它通過連續的畫面、聲音、文字等對視聽感官的刺激,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拓寬了視野空間,再現了復雜情節,變抽象為具體,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使有限的課堂得到了無限的延伸。如欣賞多幅“中國畫——梅花圖”時,播放歌曲《梅花雪》,隨著歌曲的節奏與意境的展現,在學生的心目中,二維的畫面變成了立體的動態的聯想:隆冬漫天飛雪、萬花紛謝之際,唯梅花傲然挺立,不畏嚴寒,傲霜斗雪,噴紅吐翠……這種身臨其境的美妙遐想,造成學生與畫面及樂音的情感共鳴,學生個個興趣盎然。
二、現代教育技術有利于引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使中學美術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達到寓教于樂效果,可根據教材的特點,適時地、適當地使用現代教育技術,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求知欲。如在教預備年級《家居裝飾設計》這一課時,我利用網絡把一些家居裝飾的Flash小游戲下載下來,讓學生在課堂中能為家居配色,搭配家具飾品,這些游戲模擬真實的三維生活場景,操作起來饒有趣味。以游戲結合實踐,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符合預備班學生的年齡特點,如果用手繪來設計家居裝飾,需要一定的美術功底,對預備班的學生就顯得要求過高了。
三、現代教育技術有利于化繁為簡
在美術“構成”教學中,圖案的規范、嚴格,填色技巧很講究,因此范畫的制作或作業的完成耗時費力。而且在涂色過程中出現差錯往往會使辛苦多時的作品毀于一旦,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情緒和信心。然而在電腦中進行圖形繪制、著色、編輯和修改,卻非常方便、快捷,比如說平面構成中點、線、面等元素的構成,以及重復構成、漸變構成等一系列構成原理和方法都可以在電腦中顯示。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可以提供和使用豐富的信息資源,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四、現代教育技術有利于擴展教學資源:
僅憑教材提供的圖片是不能解決問題的。這表現為:教材中的圖片相對集中,具有代表性,但是數量較少,容易使學生的審美體驗拘泥于少量的審美形象之中,難以拓展審美眼界;教材中的圖片具有一定的針對性,但是由于地域、文化和風俗習慣的差異,它不能廣泛地適用于所有地區和學校的學生情況,相當一些圖片不能與當地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需要必要的補充和替代。網絡信息技術打破了時空的隔閡,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圖片資源。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通過網絡下載、圖片編輯、投影放大等形式,可以把豐富的網絡圖片信息轉化為教學資源,既能豐富學生的視覺感受,又能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和需要聯系起來,成為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手段,也能提高學生的美術素質。
五、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運用的原則
作為一種適應時代發展的新型教學手段,它不是萬能的,它不能取代其他的主要教學手段,因此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還必須注意以下一些原則:
1)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使用必須注意對美術課堂教學有沒有輔助作用,與教學目標和教材是否貼近。
2)教學手段只是教學成功的外因,而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積極性才是教學成功的內因。
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是為教學服務的,但不能為技術而技術,更不能用媒體代替老師、代替教學,選擇和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必須從課本和學生的實際出發,注重實效性,科學性,藝術性,恰當地選擇運用的形式和內容,才能有效提高課堂效益。“藝術教育的目標是使人在創造的過程中,變得更富有創造力。”要使學生有創造性的學習,教師首先要有創造性的教學。
幾萬年前,遠古時期的“畫家們”在洞穴的壁上作畫,到了現代,美術工作者們用電腦及其它科技輔助產品作畫,運用激光藝術將電影和錄像轉換成數據。跟隨著信息時代的腳步,美術教育者會有更多機會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美術創作和教學。
作者簡介:
邱康玲(1983.2-),女,上海浦東人,上海市五三中學美術教師,學士,主要從事美術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