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韓國學生在學習漢語介詞時常常受到母語韓語的影響,出現一些漢語介詞使用上的偏誤。目前研究韓國學生漢語偏誤現象的大都是中國人,韓國人對這方面的研究很少。一些中國學者不太了解韓語語法,因此產生了對韓國學生偏誤現象的誤解。筆者在韓國教學生漢語時,也常常發現學生使用介詞的偏誤。筆者作為韓國人,對韓國學生的偏誤現象進行了初步探討。
韓國學生在學習漢語語法過程中普遍感到漢語的介詞難學難用,原因之一是漢語和韓語屬于完全不同的兩種語言體系。韓語是表音文字,漢語是表意文字;韓語屬于黏著語,漢語屬于孤立語,所以其語法差別很大。韓語中沒有與漢語介詞相對應的詞類,因此韓國學生學習起來尤其感到吃力。
二、介詞“在”偏誤現象
據呂叔湘(1999)認為,“在”字結構用法有五:①表示時間;②表示處所;③表示范圍;④表示條件,構成“在+動名詞短語+下”的格式,用在動詞或者主語前邊;⑤表示行為的主體。介詞“在”可以與表示時間、處所的詞語結合組成介詞短語,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時間、處所等,還可與方位詞組合在一起,表示時間、空間、范圍、條件等等。“在”組成的介詞短語在句中主要作狀語、補語,還可以作定語、賓語等。韓國學生使用介詞“在”時,出現的偏誤主要是遺漏、誤加、錯序、混用等。下面我們對韓國學生使用介詞“在”的偏誤現象進行具體分析。
(一)遺漏偏誤
1.“在”的遺漏
有的韓國學生使用“在+處所”這一句型過程時缺失了介詞“在”。這種偏誤在初學漢語的學生中相當普遍,學生意識不到漢語介詞“在”的作用,就把介詞“在”遺漏了。
(1)*我濟州大學學習漢語
→我在濟州大學學習漢語
(2)*回家以后,我家里看書、看電視
→回家以后,我在家里看書、看電視
(3)*我昨天街上看到你了
→我昨天在街上看到你了
這些例子的處所詞前面應該加上介詞“在”。
2.方位詞的遺漏
介詞“在”的賓語后面加上方位詞“上、中、里、下”等構成介賓詞組,表示范圍、界限、條件等。使用哪個方位詞要根據賓語的性質和表達內容的需要來決定,但對韓國學生來說,介詞“在”與方位詞的組合掌握起來很難。并且在韓語中大部分情況下可以不說方位詞。
(4)*在我們班同學,他最努力(????? ?? ?? ?????.)
→在我們班同學中,他最努力
(5)*在老師的幫助,我進步很快(???? ???? ??? ??? ???.)
→在老師的幫助下,我進步很快
(6)*他把照片放在桌子(?? ??? ??(?)? ???.)
→他把照片放在桌子上
例(4)的“我們班同學”后面應該加上“中”,表示范圍。例(5)的“老師的幫助”后面應該加上“下”,表示條件。例(6)的“放在桌子”后面應該加上“上”,表示所在的處所。
(二)誤加介詞
誤加介詞是韓國學生在寫作和口語中常常出現的問題。韓國學生常常在不該使用介詞的位置上使用了介詞。造成誤加介詞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不了解漢語介詞“在”省略的用法和條件,或者是受母語的干擾。
(7)*在我們班有十個人(????? 10?? ??.
→我們班有十個人)
(8)*在路上圍著很多人(?? ?? ???? ????.)
→路上圍著很多人
(9)*在墻上有一張中國地圖(?? ?? ?? ? ?? ??.)
→墻上有一張中國地圖
漢語存現句句首表示處所、時間的詞語或者短語前面,一般不用介詞“在”。但韓語跟漢語不同,表示處所、時間的詞語不管是在句首還是在句中都要加韓語助詞“-?/-??”,所以韓國學生常常犯錯誤。這些例子應該刪掉介詞“在”。
(10)*我住在的地方很遠
→我住的地方很遠
例(10)產生偏誤的原因可能是學生把“住在”看成了一個詞,因為它們的結合很密切。老師經常造這樣的句子給學生示范,比如:“你住在哪兒?我住在濟州島/我跟父母住在一起”。如果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只舉例,而不加以說明,學生就會產生誤解,誤認為“住在”是一個詞。
(三)錯序偏誤
在韓語中,跟漢語介詞“在”相當的助詞“-?、??”要放在表示地點、場所的名詞性短語之后,例如:“我在交通大學學習漢語”用韓語的語序表示出來應該是“我交通大學在學習漢語”。
(11)*我食堂在吃飯(?? ???? ?? ???.)
→我在食堂吃飯
(12)*我補習班在學習漢語(?? ???? ???? ???.)
→我在補習班學習漢語
(13)*我吃飯在家(?? ??? ?? ???.)
→我在家吃飯
(14)*我學習漢語在濟州大學(?? ?????? ???? ???.)
→我在濟州大學學習漢語
例(13)、(14)的偏誤,雖然一些學者認為這也是受韓語影響的結果,但我們認為出現這種偏誤原因是很多人認為漢語和英語的語序差不多,英語的介詞短語放在句子的后面,因此韓國學生以為漢語的介詞也可以放在句子后,產生了這樣的偏誤。
(四)混用介詞
在韓語中“在、從、到、離”都可以使用助詞“-?/-??”,而且都可以跟處所詞組成介賓短語。韓國學生誤認為“在”是最常用的介詞,因此應該用別的介詞的時候也使用介詞“在”。出現這種偏誤主要是由于不了解漢語常用介詞的用法或者受母語的干擾。
(15)*我在韓國來的
→我從韓國來的(?? ???? ??.)
(16)*我家在學校很近
→我家從學校很近(???? ???? ???.)
(17)*在昨天,我才收到他的信
→從昨天,我才收到他的信(??? ?? ?? ??? ???.)
例(15)中的“在韓國”應該改為“從韓國”,表示起點。例(16)中的“在學校”應該改為“離學校”,表示距離。例(17)的“在昨天”應該改為“到昨天”,表示到達。
三、偏誤產生的原因
第一,對外語學習影響最大的應該是母語。對韓國學生來說,母語對學習漢語介詞的影響是很大的。韓語中沒有介詞。韓漢兩種語言的不同語法特點是造成介詞使用偏誤的主要原因,如:介詞短語“在+家里”在韓語中是“家里+在”。因為這種語序的顛倒所以產生“介詞錯序”的偏誤現象。
第二,漢語介詞本身用法復雜,如近義介詞的區別,介詞的省略條件及省略特點,在什么條件下不可以省略,介詞靈活的句法位置等。韓國學生還沒有掌握漢語介詞“在”的用法和特點,因此在使用介詞過程中常常產生偏誤。
第三,語法知識,往往是教師講得過多、過細,給學生練習的機會太少。雖然教師講得很全面,但是學生還是理解不清,尤其是學生最容易出現偏誤的語法點沒有作為重點和難點來練習,所以經常產生偏誤。
四、教學對策
第一,韓國學生在學習漢語語法方面首先遇到的是語序問題,這在初學漢語的學生中最為明顯。漢語的基本語序是主動賓,韓語的基本語序是主賓動;漢語依靠數量眾多、用法復雜的虛詞造句,韓語則是依靠詞尾和韓語助詞。
講介詞“在”時,教師可以先教給學生一個簡單的公式——“在+處所詞+動詞”,然后造句:“在食堂吃飯/在家看電視”。教師可以把處所詞空白,讓學生填空;也可以把動詞空白,讓學生填空,如學生出現偏誤,應當再結合偏誤給學生講規則。
第二,受母語韓語的影響,韓國學生在使用“在+處所+動詞”時,常常遺漏介詞“在”,尤其是在初級階段。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強化“在”的使用。
學習介詞“在”作結構補語時,容易將“住在”“放在”等看成一個詞使用,這一方面給學生正確使用“在”作補語帶來了一些便利,另一方面也影響了學生對“住、放”等詞的掌握。我們在教學中需要注意幫助學生對這些詞語加以區分,以便準確掌握它們的用法。
第三,漢語中,某些方位詞語在表達語意時必須使用介詞“在”,而另一些方位詞語在使用時則絕對不能使用介詞“在”。如果教師對有時用或者有時不用介詞表示方位處所的特點講解不清楚,可能會給學生造成很大的困惑。我們認為,課堂上教師對這一方面加以適當強調,對學生掌握漢語介詞“在”的特點將有所幫助。另外,在教學中有必要給學生講解清楚使用“在”的介詞短語中方位詞的重要性。
五、結語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分析了韓國學生使用介詞“在”的過程中出現的偏誤現象:遺漏、誤加、錯序、混用,還探討了針對介詞偏誤的一些教學對策。對有些語法現象的研究還不深入,對介詞“在”的解釋深度也不夠,相關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探索。
參考文獻:
[1]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2]劉月華.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增訂本)[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3]丁安琪,沈蘭.韓國留學生口語中使用介詞“在”的調查分析[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1,(6).
[4]張艷華.韓國學生韓語介詞習得偏誤分析及教學對策[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05,(3).
[5]吳成煥.韓國留學生習得漢語介詞偏誤分析[D].吉林大學,2006.
[6]崔立武.韓國學生漢語介詞學習錯誤分析[J].語言文字應用,2006,(12).
[7]王辛丹.從語言習得角度看美國學生使用漢語介詞“在”的偏誤現象[J].德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2).
[8]???.?? ??? ?? ???? ??? ?? ??[M].????,?????,2009.
[9]???.??? ??? ??? ??? ??? ?? ??[M].????,?????,2009.
(吳侖真上海交通大學國際教育學院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