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嘉卉 孫彩賢
摘要: 高等數學是大學階段大多數文理科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提高學習興趣是學好高等數學的關鍵。本文結合教學實例,從三個方面論述了如何提高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興趣。
關鍵詞: 高等數學學習興趣重要性
在大學階段,高等數學是大多數文理科學生要學習的一門基礎課程,它的重要性首先體現在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方面,而高等數學成績更是對其專業課程的學習乃至考研有重大影響。因此,學好高等數學是所有相關專業的一年級學生所面臨的艱巨任務。怎樣才能學好高等數學?任課老師必須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踏實的工作態度,高漲的工作熱情,但是這還不夠。往往有這樣的現象出現:教師才華橫溢,在黑板前講得激情四射,而下面的一些學生目光呆滯,思想走神,不知所云。從學生個體來說,數學基礎的不同等因素會導致學生聽課熱情有高有低,而對于整個學生群體,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才是使他們有效學習數學的根本方法,才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最大化地發揮他們學習數學的主觀能動性甚至是創造性。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見興趣是進行一切學習活動的動力。筆者結合多年從事高等數學課程教學的實踐經驗,就如何提高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興趣談談看法。
一、講課時注重理論和實際相結合,讓學生了解到數學的實用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從實踐中產生,又反過來作用于實踐。高等數學的教學也應該從學生的生活出發,又回到學生的生活中去。只有將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將生動的現實生活和抽象的數學知識聯系在一起,才能使學生深刻理解課本中的理論,從而熱愛數學,學好數學,體會到數學固有的魅力。例如說,在講授導數的定義時,讓學生先回憶高中物理中學到的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引導學生思考:公式是怎么得到的呢?然后從推導該公式出發引出導數的定義。另外,在講授無窮級數時,先讓學生考慮無窮多個1和—1交替相加的結果,如果應用加法的結合律會得到1或0兩種結果,那么,到底應該怎樣呢?這節課講完之后,學生便會得出答案。從這些例子中,學生能體會到數學是從實際應用中抽象出來的嚴謹理論,學好數學可以學以致用,反作用于實踐活動,促使學生以更高的熱情學習高等數學。
二、開辟第二課堂,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全方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高等數學具有理論性強、概念抽象,有時計算繁瑣等特點,這些特點很容易使一些學生望而生畏,開始沒有學好,便產生厭學情緒,后面就又沒能學好,更加不愿意學習數學,從而形成惡性循環,久而久之,這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就落下了。開辟第二課堂,即在課余時間開展大學數學興趣小組活動,比如舉辦數學知識競賽、小制作比賽等,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課外活動,可大大增加數學知識的趣味性,降低其抽象性帶給學生的困擾,使學生更多地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對學好高等數學充滿信心。
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將信息化教學手段融入到傳統教學方法中去,制作精美的課件,配以動聽的音樂、新奇巧妙的動畫,會使得本來相對枯燥的數學課頓時活躍起來。學生的視覺、聽覺收到刺激,精力就旺盛起來,這一節課就會聽得很認真了。例如,當講到空間解析幾何部分時,用動畫展示幾種常見的空間曲面,可使學生產生直觀的認識,而且印象相當深刻。
三、幫助學生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對于學生來說,通過課堂上聽老師講授來獲得知識是學習的主要途徑。然而“溫故而知新”,學生課下自己對知識的預習與鞏固也同樣重要,對于高等數學這樣相對于其他課程“偏難”的課程,學生的自主學習尤為關鍵。主要體現為學生需要在課堂之外對知識進行預習和復習。筆者在課堂授課之余,一方面督促學生進行課后的“溫故”和“知新”工作,另一方面也教學生如何高效率地預習和復習,逐步培養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方面,要著重使學生養成小結的習慣。小結包括對一題多解的小結和學完一章后的小結。對一題多解進行小結會促使學生去積極探討數學問題,歸納出相應的方法和規律,提高興趣。如講授“求極限的方法”時,有不少題目有多種解題方法。另外,我一般是在一章學完后布置學生做小結的作業,學生通過對一章內容、典型例題等的總結,能對知識進一步理解、記憶。小結的習慣可以使學生記憶效果明顯,認識結構清晰,學過的知識不易遺忘。
實踐證明,只有具備自主學習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學有所成,并保持學習數學的興趣。
總之,在高等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多種多樣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只有喚醒學生的求知欲,才能使學生愛學數學,學好數學,真正發揮數學這門課程在大學教育階段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黃友初,楊萬銓.培養大學生學習數學興趣之我見[J].溫州大學學報,2004,(5):77—8.
[2]曹一鳴.中國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及其發展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3]彭聃齡.普通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4]馬忠林.數學學習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
[5][英]PaulEmest著.齊建華等譯.數學教育哲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6]高文.現代教學的模式化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