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鴻飛
傳統閱讀教學雖經若干年的探索、改革,取得了長足發展,但其基本模式并沒有發生根本變化:固定的地點(教室)、固定的施教者及其對象(教師、學生)、固定的教學程序(整體閱讀—部分探索—回歸整體)。由于傳統閱讀教學受到時間、地域、內容等方面的限制,導致語文教學中少、慢、差、費的現象。網絡提供給人們一個以電腦技術、多媒體技術和通信技術為基礎,以個人為主的個別化學習和交互式集體合作為主要學習方式的虛擬教育學習空間,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較,網絡教學具有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優勢。時下的網絡空間已經為學生發表作品提供了極為自由和廣闊的陣地,學校、學科、班級、個人主頁層出不窮,E—mail(電子郵件)、ICQ+Netmeeting(網絡尋呼+聊天室)、BBS(電子公告欄)等都成為學生發表作品交流信息的良好載體。學生作品發表欲的滿足,將直接激發創作欲,形成良性循環,促進語文能力和信息素養的同步提高。我國教育技術專家桑新民博士指出:“中國網絡教育模式必須完成教師灌輸為主向學生自主與協作學習為主的歷史性轉變。”網絡技術當然不是包治教育百病的靈丹妙藥,但毫無疑問網絡環境下的閱讀與寫作將獲得可持續發展。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是我們最重要的任務?;谝陨峡紤],我們提出了構建網絡環境下的閱讀教學與寫作新模式的設想,并付諸探索研究。
1.閱讀與寫作的方法
根據網絡的特點、網絡寫作的目的,現擬定幾種閱讀與寫作方式。
1.1興趣主題寫作。就是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選定某一主題進行網絡寫作。學生開展主題寫作的時候可以利用網絡上的搜索引擎,鍵入主題(或稱為關鍵詞)進行信息檢索。找到各種各樣的相關資料,把它下載到自己的資料庫中,在進行討論、整理后展開寫作。雖然是同一主題,但由于興趣與角度不同,寫作形式多樣,也就使得寫作內容新穎、豐富。興趣主題寫作,使學生在浩瀚無際的網絡信息海洋中,確定了航標,正像德國基爾中學的網絡指導教師科恩所說:興趣“主題可以提高學生思維的目的意識,強化他們的思維活力和領悟能力。”
1.2無主題寫作。這里所說的無主題,主要指教師不給學生指定主題,學生可以從網絡中搜索自己感興趣的信息自由進行創作,老師不做任何干涉,在校園網頁上自由發表。
1.3情境式寫作。利用網絡技術中的虛擬現實,設置的多維寫作環境,讓學生進入某種特定的環境,通過聽、說、看等,進行多角色扮演,去親身體驗一種感情,一場活動,一片風景,然后記錄下自己的感受。
1.4休閑式寫作。利用網絡上的BBS和聊天室,同學們可以自由組合,自由交談。
2.教學環節的調查研究
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教學活動,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教師工作的強度也會加大,每一個教學環節都得做周密的調查研究。
2.1備課。首先,教師必須根據學生語文能力建構的階段性特點,確定每次網上閱讀與寫作訓練的能力培養目標。就某一次教學活動而言,網上閱讀與寫作雖然是一種綜合能力的訓練,但教者應該有所側重,不應該眉毛胡須一把抓。其次,教師必須了解網頁上相關資源的分布情況,以利于在上課時能指導學生迅捷地找到信息源。否則,學生在得不到教師的指點時,一上網,就如同初次出海的漁夫到了汪洋大海之上,不知道到哪兒捕自己要捕的魚。再次,教師必須考慮課堂情境的設置,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利用聲音、圖像等媒介,創設生動活潑的可以激起學習興趣的情境。最后,教師必須對整個訓練程序進行預測,諸如時間的靈活分配,學生知識與能力方面可能出現的障礙,媒體操作方面可能出現的故障,等等,都需要縝密的考慮,想好應急措施。比如網上“塞車”現象的消除,理應采取如下措施:一是盡量考慮信息源的廣泛性,如果幾乎所有的網頁都有可供閱讀的材料,那么,就不會出現太大的“塞車”現象。二是將某些網頁可以下載的信息移置到校園網上。
2.2課堂。教師得充分利用監控平臺,有效地啟發、誘導學生進行閱讀和寫作,或者進行評價與總結分析。在學生自主學習之前教師通過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出訓練能力目標,指示獲取有效信息的途徑,即明示相關網址,讓學生快速上網。學生進入閱讀階段,教師應隨時調閱學生閱讀情況,及時幫助學生糾正不良的學習態度,比如在網上閱讀與教學活動無關的不太健康的圖文。學生在網上寫作時,教師更應頻頻調閱學生習作,了解整個的寫作情況及個別典型,以便寫作后的評價。進入評價階段,先可以由學生互評,教師得講清互評的要求,如果要進行網上討論,教師必須課前幫助學生開辟討論園地,如建立聊天室,電子郵箱,留言簿等。這一階段,教師要快速進入每個聊天室了解討論的情況,把握成功討論的群體的情況,禁止利用網上討論不健康的話題。這一系列的活動,教師都得發揮監控的作用。
2.3課后。
教師在可利用辦公室上網的電腦和家中上網的電腦,對學生的寫作進行比較詳細的查閱,在網上進行評價分析。然后,構思下一輪訓練。
3.正確選擇網上閱讀與寫作訓練環境
概括地說,正確選擇網上閱讀與寫作是物化條件及語文能力養成的客觀規律的完美結合,使網上閱讀與寫作訓練成為可能。信息和通訊技術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人類的生存方式和學習方式,并導致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高等教育越來越網絡化、虛擬化、國際化、個性化。如何使初中師生盡快適應這種日新月異的數字化生存新環境,這是我國初中課程與教學改革必須著重研究和思考的重大課題。當前不僅迫切需要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改善初中的辦學條件和教學環境,更重要的是必須更新廣大師生的學習觀念與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在多媒體和網絡環境中高效學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