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菁菁
摘要:高音是歌唱技巧中的重要環節,它關系到一首歌曲的完整性,統一性。明亮,堅實,圓潤的高音是我們聲樂學習者一直不斷追求的目標。它的形成不僅需要我們持之以恒的思考,訓練,實踐,還需要對一些技巧的掌握與運用,達到與我們人體發聲器官相互協調。最后擁有我們夢寐以求的高音音色。
關鍵詞:高音;技巧;聲樂學習
眾多聲樂學習者都能很敏感地意識到在突破高音技巧上的艱難困苦,高音對于聲樂學習者猶如上青天,幾乎唱者變“色”,潛意識有著對高音的恐懼。這點本人在聲樂學習中體會頗深。我們本能地不能輕車熟路地駕馭它,掌握它,但是可以通過一些技巧達到對高音的改善。我們在唱高音時常遇到以下幾種情況:一是高音聲音刺耳,缺少生命力,這種情況是由于我們在增加氣息準備高音時,無意間增加了喉頭的力量,造成高音擠撐情況,聽者非常不舒服,類似于喊叫,甚至高音會出現偏低情況。二是高音虛,音量很小,感覺很單薄,這種是由于我們歌唱充分運用假聲,奪著嗓子唱高音,這樣的高音雖然上的去,甚至聽起來還覺得挺輕松的,但是這也不是高音所需要的厚實,明亮,圓潤的音色,它已經脫離我們中低音區的統一位置的的音色,音量無法均衡。聽起來虛無縹緲,聲音沒有穿透力。三年是高音硬扯著上去,時常臉紅脖子粗,發出嘈雜的聲音,干澀,又缺乏泛音,令人難以接受。針對以上幾種情況,本人淺談自己幾年來對高音唱法技巧的一些見解,與大家分享。
一、克服恐懼高音的心理
高音之所以難,有一半原因要從歌唱者自身的角度去尋找。試問,有多少人在還未唱高音時已經先望而生畏了。良好的歌唱狀態是我們學習聲樂的基礎,唱歌是一種愉悅身心,給別人以美的享受的過程。我們在唱高音要始終感覺和唱低音時一樣的心理,一樣的放松。甚至還要覺得高音很輕松。這是一種“意念”指導,對抗。我們在唱高音時要有心理提示自己:高音很輕松,很容易。然后不斷放松放松,達到一種松弛,平靜的狀態。只有在這種心平氣和的狀態下,才能使全身處在一種積極,協調的歌唱狀態。才不會因為緊張使得喉部周圍的 肌肉緊張起來,從而影響歌唱。肌肉的放松取決于我們心理的放松。唱高音就是要拿掉肌肉幫忙的力量,用氣息歌唱,所以心理狀態非常重要。著名歌唱家沈湘教授在解決學生恐懼高音的心理障礙時,常常提醒這樣一句話:“唱高音之前,要相信唱法,相信位置,而不是相信自己去蠻干。能不能唱好高音,關鍵是前面那個音能不能唱好。在高音之前的那個音就要在思想上做好高音的準備,心理非常安靜,嗓子周圍很放松,就在唱高音的那一剎那,施展你的高音技巧,毫不猶豫地把她唱出來,這樣的話,唱高音不僅不害怕,而且有把握了。
二、以情帶聲
所謂的以情帶聲,就是我們借助情感的力量去唱高音,在唱高音前所有的思想都在歌曲的感情上面。情在歌唱中起了主導和統帥的作用,是聲音的靈魂和抵住。人的聲音是內在情感激發的結果,內在情感是外界客觀事物刺激的反應。人心感于物而動,聲音動于心而發。大詩人白居易說過:“感人心者,莫先于情。”記得平時課上時,老師常常說:“什么都不要想,當你在陳述一段你親身經歷的往事,跟著感情走,高音只是故事的高潮,用你的所有情感力量去告訴人們你要表達的思想。”這樣一種歌唱狀態很經常能起到效果。我們在歌唱一首歌曲時候,也要去了解詞情曲意,并且通過豐富的想象和聯想的情感體驗,使心中和腦海里顯現出豐富的內心視像,進而在心靈上受到感染,在情感上產生強烈的共鳴。 這樣來帶動唱高音的狀態。
三、合理過渡高音換聲點
一般來講,男高音和女高音的換聲點一般在f2,低音區換點一般在 f1;男中音和女中音的高聲區換聲點一般在e2,低聲區換聲點一般在 e1;男低聲和女低聲的高音區換聲點一般在c2,低聲區換聲點一般在c1 。高音換聲點通常就是我們在自己的音域內開始覺得有點困難,需要用唱法去合理過渡的點了。在對過渡音的感受上來說,都是聲音通暢,聲帶沒有“擠卡”的力量,能在流通的氣流中自由振動。同時獲得明亮,圓潤,厚實的聲音。要合理過渡這個“音坎”,我們要用方法去改善:一是打開喉嚨,沈湘老師說過:“不會打開喉嚨的人就不會唱高音。”意大利聲樂大師基諾 貝基說過:“喉頭不穩定就會產生聲區不統一的現象,在換聲區就會出現破音。”打開喉嚨不僅是為氣息的流動讓出一條通道,而且會使咽喉腔通向口咽腔的會厭以最佳的狀態打開。通常我們打開喉嚨的狀態最接近于我們“打哈欠”的狀態,因此我們時常去感受 “打哈欠”的狀態,經過一定的訓練就能很快找到打開喉嚨的正確渠道了。二是“高位置,深呼吸”很經常我們在練習高音的時候位置都會偏低。這是由于我們氣息越來越淺,托不住音高,繼而位置不斷地下掉。越是到高音,我們越要感覺到連綿不絕的氣息。氣一直向下,保持原來的位置,高音就越顯得輕松。高位置通常就是我們說的鼻竇前方,哼名的位置。我們唱歌時候,要一直掛住哼名的位置,不論哪個字,哪個音。然后用氣息的力量,把高音向后甩出去,形成一個拋物線落到頭腔共鳴位置。三是真假混聲。真假聲混合就是一種“虛實結合”的狀態。通常真聲比較重,比較吃力,而假聲比較虛弱,輕松。但我們將真假聲混合起來不僅美化的聲音,還拓寬的音域。我們在唱高音的時候運用真假混合的唱法會越感覺到唱高音的輕松。真假混合需要的是“腔體打開,共鳴點集中”的感覺,需要我們細細去體會“貼著咽壁吸著唱”和“聲音落在胸口上”的感覺。
高音突破的技巧還有很多很多,需要我們聲樂學習者自己細細體會,總結。本人就自己聲樂學習探索過程中淺淡自己的一些體會與心得,希望對大家廣大聲樂學習者有所幫助。探索,實踐是聲樂愛好者不斷進取的一個過程,我們應該以這種精神深入體會聲樂的各個技巧,以來幫助我們更好地歌唱。
(作者單位:福建師范大學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