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軍營
摘要: 20世紀70年代,西方語言學家們就開始意識到語言學習不僅是掌握語言的知識結(jié)構(gòu),而且在于掌握語言所表達的交際功能。換句話說,外語學習及教學追求的最終目標是培養(yǎng)交際能力。近年來,中等職業(yè)教育同國家普教相比,英語教學相對滯后。在這些學校開展切實可行的提高學生交際能力的英語教學,順應“提高中職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時代要求,是廣大師生的共同心聲。作者結(jié)合交際法教學理論及多年的教學實踐,介紹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關鍵詞: 交際法中職英語教學
一、引言
交際教學法是以社會語言學為理論基礎,以培養(yǎng)學習者交際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為目的的一種教學體系。它鼓勵學生在交際中使用語言,學習語言,也讓學生在交際中體驗自己的語言,最后在交際中準確運用。交際教學法的核心是關于交際能力的學說,主要代表人物如下。
1.海姆斯關于交際能力學說。
海姆斯(Hymes,1972:28)指出:一個人語言的好壞,不僅僅在于他能否造出合乎語法的句子,還在于他能否恰當?shù)厥褂谜Z言。交際能力不表現(xiàn)在一個人對語言形式掌握得有多好,而在于他能運用語言參加社會活動能力有多強。
2.卡納爾和斯溫的交際能力學說。
該學說源于海姆斯的交際能力學說,卡納爾和斯溫(Canale and Swain,19801-47)指出交際能力至少有四個方面的知識和技能:語法能力(Grammatical Competence)、社會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語篇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它的提出,大大擴展了交際能力的概念,具有非常具體的指導語言教學和語言測試作用。
3.巴克曼關于交際能力學說。
巴克曼(Bachman,1990)從語言測試的角度指出:語言交際能力就是把語言知識和語言使用的場景結(jié)合起來,創(chuàng)造并解釋意義的能力。
二、制約中職英語教學的因素
目前我國的中等職業(yè)學校在校生有2千多萬,面對教育部“十二五”職業(yè)教育“從規(guī)模擴大向質(zhì)量提高轉(zhuǎn)變”的總體目標,職業(yè)教育的改革正在向教學領域不斷深入,關于課程設置、教材建設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必須不斷加強。在“突出專業(yè)課,學好文化課”過程中,英語教學對廣大師生來說是個挑戰(zhàn),原因如下。
1.學生方面的因素。
中職生多是在初中甚至小學階段沒有良好的英語基礎,詞匯量小,英語知識體系不全面,加上沒有較強的學習意識,英語綜合能力普遍較弱,致使在授課過程中很難像要求普通高中學校的學生那樣,通過學習全面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綜合能力。
2.教師方面的因素。
中等職業(yè)學校的老師多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滿堂灌”的教學模式,互動環(huán)節(jié)少,根本不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同時英語教師在教學、教法的學習培訓機會較少,不能在教學中對學生綜合能力進行指導,忽視語言技巧,學生的交際能力整體偏弱。
3.學校方面的因素。
在中職學校中,很少學校有專門的語音室和多媒體教室,即使有這些教室,老師也未必能每次都通過網(wǎng)絡獲取文字、圖片、聲音、視頻等技術(shù)模擬真實情景,為學生提供一種可供他們體驗的語言環(huán)境,只是機械地背些短語句型,不能活學活用。
三、交際法在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教學活動形式多樣,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考慮活動形式的多樣性和趣味性,同時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1)課前五分鐘的“Free talk”。
“Free talk”是一項行之有效的口語訓練方式,在這項訓練中,學生有充分的自主權(quán)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Topic)。Topic可由學生自擬,涉及校園生活、課程學習、班級活動、小故事等,這項活動不僅能使學生開口講英語,而且為了做準備,學生們會自覺地查閱一些資料,增長見識,促進了同學之間的溝通和信息交流,提高了學生的交往能力。
(2)開展英語角活動。
提高英語交際能力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有限的時間,而應盡可能地增加學生運用英語交流的機會,教師應引導學生經(jīng)常定期定點開展“英語角”等課外實踐活動,給他們鍛煉的機會,進而提高學生的口語運用能力。在活動剛開始時,老師要認真籌備,從topic到sentence structure都有必要先提前準備,而且要由發(fā)言積極的學生帶動大家參與到對話中。
(3)成立興趣小組。
由于文化課的班級人數(shù)過多,為了使學生在課堂內(nèi)外有更多的獲得鍛煉口語的機會,老師要讓學生平時根據(jù)愛好組成興趣小組,如basketball team,music team,computer team.這樣在需要討論時,他們就能在最短時間內(nèi),結(jié)合所給話題認真準備,積極討論,給所有小組成員更多發(fā)言的機會。
2.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培養(yǎng)交際能力。
在英語課堂中不僅要傳授語法詞匯等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要通過組織各種交際活動培養(yǎng)學生初步應用英語的能力。特定的情景有助于學生的思維活動,啟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讓學生最終正確地運用語言表達思想,提高交際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創(chuàng)造語言環(huán)境,教師盡可能用淺易的英語對學生進行指導和講解,要求學生盡量多地用學過的單詞、短語和句型與老師進行交流,隨著教學不斷深入、知識面的進一步拓展,不斷豐富學過的語言,使學習和交際統(tǒng)一。在教學中要盡量運用學生語言范圍內(nèi)的多種對話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進行英語交際的機會。比如,在教句型“Whatis your favorite festival?why?”時,可以結(jié)合生活實際,一個接一個地回答,也可以同桌兩個人進行問答,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總而言之,可以用不同方式進行操練,達到正確熟練地使用語言的目的。
3.充分運用多種手段,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境,進行語言教學。
交際教學法的核心是通過一定的方式,將種種英語學習內(nèi)容轉(zhuǎn)化為豐富多彩的交際活動。交際教學法要求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直觀形象的交際情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具體而富有感染力的情景中進行語言交際。創(chuàng)設真實自然的現(xiàn)實生活情境,進行英語交際,比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教材所涉及的內(nèi)容,利用實物、圖片、簡筆畫、動作、語言和音樂進行情景教學。
四、結(jié)語
總之,現(xiàn)代交際的需要和英語教學大綱要求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交際教學法是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交際能力的有效途徑。它將在提高學生的英語整體素質(zhì)中發(fā)揮著越來越明顯的作用,必將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它一定會在“職業(yè)教育面向人人,面向社會,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道德、職業(yè)技能和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能力”大趨勢中,發(fā)揮重大作用。
參考文獻:
[1]Cannale,M.and Swain,M..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Applied Linguistics,1990.
[2]Hymes,D..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In J.B.Pride and J.Holmes (eds.),Sociolinguistics,Harmondsworth: Penguin,1972.
[3]Littlewood,W..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4]國務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
[5]中共中央,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教育的決定[J].
[6]王薔.英語教學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