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平
國家教育部決定全國從小學開設英語課以來,英語學習貫穿了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因此英語成了學生、家長、學校和社會共同關注的一門重要課程。
1.語音訓練要貫穿始終。
在語音訓練的全過程中,不能孤立地練音素發音,而要做到音不離詞,從單詞中求音素,也就是說,通過學習包括某個音素的一系列單詞的發音,辨認這個音素,領會它的發音方法,進而掌握它在不同語境下的變化。另外,要在語流中正音。一句話中的每一個詞單獨發音準確,串起來成句,發音可不一定準確。因為詞與詞互相影響,而且彼此的音輕重不同,聲調高低不同。此外,還有個調子的問題。因此要在一定速度的語流中正音正調。以齒齦清塞音/t/為例,在單獨發音時它只有一種讀法,但在語流中有十二種不同的讀法:在tea中讀/t/,強送氣;在steps中讀/t/,不送氣或少送氣;在eat中讀/t/,無聞除阻;在I can t pull it up和Let me try.中被同化為/p/;在What color is it?Who s that girl?被同化為/k/;在I don t know what you want.中與/j/融合為/t?蘩/;在at the school中被齒音化,在on the right side中讀/s/;在You must know the traffic rules.中/t/被省略掉;在How can I get to the zoo?中延時除阻;在little中舌側除阻;在cotton中讀/tn/,鼻腔除阻。這些音變說明語流中的音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其讀音往往與處于孤立狀態時的讀音不完全相同;這些音變雖沒有區別意義的功能,但對于小學生所說的英語社會是否接受(socially acceptable)顯得至關重要;這些音變存在于小學課本的每個章節,真可謂無處不有。教師不應完全按詞典注音說英語、教英語;教師要在理論知識不可言傳的情況下教小學生讀好這些音變。對于小學生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習慣的形成過程,也是一個全新體系的建立過程。
2.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教學情景。
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習興趣是學習活動的重要動力。”小學生學習英語,大都存在一種獵奇心理,他們對新事物、新知識開始表現出很濃厚的興趣。然而,他們的年齡特點又決定這種興趣存在的短暫性。因此,如果單純地反復認讀、書寫單詞、句型、會話等,就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心理,喪失學習興趣,從而影響教學質量。如果教師在教課中,適當聯系生活實際,創設出一些生活情景,就能消除學生的厭倦心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產生出不同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字母“T”和“V”時,教師可以先問學生:“你們看過這兩個字母嗎?你們知道玉田電視臺的縮寫字母嗎?”這樣的問題對平時愛看電視及一些細心觀察的孩子來說是很容易回答的,他們會很快說出:“看過,在電視上看過,YTTV”等,繼而發揮想象力,說出:“NMTV、CCTV”等,你一言,我一語,由少數學生參與學習慢慢地帶動了全體學生。這樣既活躍了課堂,學習了新知識,又鞏固了學過的知識;同時,聯系了生活實際,學以致用。運用生活實際,把日常生活中的交際形式搬上課堂,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課堂上所學的英語創造條件,可使學生學習熱情高漲,集中和保持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語言交際能力。
3.利用游戲進行教學。
3.1有利于學生語言的發展。
大量的語言是通過實踐來掌握的,游戲為兒童提供了語言表達的環境,兒童在游戲中必須與同伴交流、練習。通過游戲兒童語言的發展充滿了多元化和趣味性。比如,借助游戲,兒童可以通過扮演不同角色來理解課文,而通過對話,兒童可以練習英語口語。研究認為,在游戲中兒童可以最為迅速地掌握英語。
3.2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的主動性。
在英語游戲中加入適當的游戲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興趣,符合“樂學”的原則,游戲教學方法強調學生的主體性,體現了教師主導與學生的主體地位。小學生活潑好動,利用無意注意的特性,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同時化難為易,減輕學生負擔。
3.3創造民主、和諧、活潑的教學環境。
游戲教學中教師將枯燥的語言現象轉變為生動的游戲活動,和學生共同參加活動,參與游戲,能喚起學生友好、愉快的情感體驗,從而形成一種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的課堂學習氣氛,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思想活躍,會自在地表現自己的才能。
3.4提高兒童的英語聽說能力。
每節課進行形式各異的游戲和競賽,能使學生由被動的聽轉為主動的聽,在游戲中激發說的欲望,最終達到提高學生英語交際水平的目的。
4.培養學生良好的寫的習慣。
“寫”對小學生來說,主要是指“書寫”。要求書寫姿勢、方法正確,斜體行書規范書寫,大小寫、筆順、標點符號和格式正確。
小學生在學英文書寫前,已學會漢字及漢語拼音的書寫,且已養成一定的書寫習慣,這對學習英文書寫有利也有弊。就書寫而言,二者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點。對于書寫的坐姿、握筆方法,兩者要求相同。而漢字與英文在書寫上差異很大,漢語拼音與英文斜體行書在書寫上風格各異。因此,英語教師必須利用學習正遷移,防止學習負遷移,對學生英文書寫進行嚴格的訓練。時至三年級,仍有部分學生書寫坐姿、握筆方法不正確。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在教英語書寫時及時糾正,不能放任自流。讓學生明白書寫坐姿、握筆方法不正確會影響身體健康,影響書寫質量與速度,對今后學習不利。啟發學生加強自我督促意識,保持正確坐姿、握筆方法。特別要向學生指出,書寫英文時,紙要稍向左斜放,紙的下邊與桌面邊緣成10°角,不要正放。
在書寫教學一開始,學寫字母時,教師就必須使學生養成按照規范筆順書寫的習慣,在四線三格中位置正確。值得一提的是,要強調每個字母都稍向右斜,斜度要一致(約5°)。中國學生由于寫漢字的習慣,豎直橫平,有棱有角,四方端正。因此,在書寫英文時,常出現直、方、角現象,對此教師要運用“比較法”教學,及時指正。隨著學習的進展,教師要繼續堅持不懈地抓好單詞、句子、段、篇的書寫及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切實做到英文書寫規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